周如俊
教师的行动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本文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悟。
行动研究始于“被逼迫”
回顾自己专业成长的初始阶段,我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也正是经历过校长管理、制度规定、同事竞争、业务竞赛、自己加压的逼迫下才不断发展的,教育技能和专业素质也只有在这些教育、教学实践行动研究的逼迫中才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
1.一次说课比赛逼迫出我的“教学效应”。中小学教师在成长中可能遇到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大赛,与其逃避报名、胆怯害怕、埋怨参赛,还不如勇敢面对、积极参与。记得大学毕业后工作第三年,校长选派我与另一教师组队参加市学科知识考试与说课的“两轮教学业务比赛”,面对代表学校荣誉参赛的压力与领导对获奖等次要求的“逼迫”,参赛前一周,我的心里忐忑不安,但我很快冷静来备赛,准备了许多参赛资料,结果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从而形成教学动力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之中,发挥出教学的连锁效应。
后来,我的学生参加市学科知识竞赛,曾连续三次获学科竞赛团体一等奖,有时还囊括一、二等全部奖次,我还被评为市高考优秀辅导教师。当然这些获奖与荣誉并不是我参与比赛的最终目的,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总结比赛中辅导学生的教学方法,我也在比赛中找到了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明确了教学发展方向,提升了教学技能品质。
2.一次论文评比逼出我的“教研兴趣”。过去,我也认为学校要求教师写教研论文与发表论文数量的硬性规定是“面子工程”,认为教与研是“独联体”,教师只要拥有学科专业知识,会讲就可以。这种误解使我对写教研论文感到负担过重。结果在我校组织的论文评比中失利,由此明白了教与研应是“融合体”,并为教而写一直在探索着。在后来的一次备课中,我对《机械基础》教材中的个别章节产生了质疑,为了解开困惑,我查阅了国内研究生、本科、大专、中职等不同层次的教材,然后从数学角度给出严格证明,提出对教材错误的修改建议,并撰写一篇商榷性文章投给杂志,结果当月就被刊出。目前国内相关教材这节内容不少都按照我的建议做了修正。由此我才真正体会到教研写作对教学促进作用的价值,教学写作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一发而不可收。我也因教科研成绩显著,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先进个人。
3.一次课题申报逼迫出我的“问题意识”。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学校领导对教师课题申报也做出了硬性规定与奖励,教师也为此困惑和苦恼。我也曾对教学的“热点问题”“宏大问题”来展开研究,将课题研究肤浅地理解为某种教育模式构建研究,而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视而不见。这种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所谓“研究”,产生的后果是忽视了教育的真问题。结果是我连续报了“五年”省级课题,皆是杳无音信,这让我有些泄气。正因为学校对教师课题申报的规定,我才从实践中领会到教师课题研究应定位于“以校为本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这一理念。最后在结合教学反思与实践问题这一理论框架下,我申报了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将总课题分解成10多个子课题研究有序开展,目前已发表20余篇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了我校教师开展教育反思实践并提高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4.一次评估验收逼迫出我的“系统理念”。当前学校“达标检查(评估)”是一种导向,是学校办学努力的方向。可以说,教育部门制定相关的检查(评估)标准中不少内容就是针对学校日常工作的总结与推广,它也是学校办学、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依据,我们应努力把达标检查深化到日常工作中去。但是我们教师对此大都有抵触情绪。
2006年校长把接受国家重点校评估验收任务让我牵头负责。我带领创建组认真学习评估标准,细化指标,把创建工作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对平时工作中教育教学资料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形成档案,实现了学校知识管理系统,最后以高分通过评估验收。通过评估验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与系统性,也明确了学校创建的关键:学校工作重在对平时工作的过程管理与师生知识管理,将发展理解为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持续、整体、协调、平衡的运动过程。我在创建中也提高了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性、前沿性、系统性的把握。
行动研究贵于“常态”
中小学教师占主流地位、最实用、最有效的研究并非课题式的研究,而是对日常教学实践的常态研究。
1.什么是“常态研究”?所谓“常态研究”,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中高频率出现的平常状态,也就是未经雕饰的自然状态;二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状态,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研究。
做教学研究的方法很多,一种是抽象的理念研究;一种是旨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应用研究;三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持续不断地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师而言,什么才是有效的“常态研究”?我个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坚持写教学反思,它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的支撑,只为解决自身遇到的教学实际问题。
自2004年4月开始,虽然我从事繁杂的行政管理工作,但还坚持一线教学,在忙碌之余进行教学反思:认真思考教学的得与失,坚持每天挤出时间写作一篇教育反思随笔。仅2007~2008年就有五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更重要的是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日趋提高了,教研与写作水平也日趋成熟。
当然,写文章并发表论文并不是我常态研究的最终目的,关键是我在写中有学,学中有思,在常态研究过程中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听课更满意了。
2.常态研究的策略。勤能补拙,在困惑中产生问题、在忙碌中收获课堂、在模仿中积累经验、在读书中提升、在合作中研究,只要教师能够做到“三心”“二意”“三法”,善于做教学上的有心人,就会在反思与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中进步与成长。
“三心”:做常态研究的有心人。教学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靠感觉和悟性,而感觉和悟性又来自于教学闪光点和教育机智的瞬间捕捉。教师要留心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情境,各种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随时将其实践、困惑、经验做记录,以备反思研究之用。
做常态研究的耐心人。常态研究要有一种毅力,老师要吃得起苦并且耐得住寂寞。因为教学现象的复杂性、教育规律的隐蔽性决定了开展常态研究也是一项见效慢的长效劳动。因此教师只有甘于寂寞中做常态研究和写教研文章,才能在教与研中追求生活内在的愉悦感。
做常态研究的性情中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富于灵性的学生,只有智慧而没有炽热的感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做常态研究要有一种情怀——在成功面前不骄不躁,在困厄之中不鄙不俗。同时在研究中要敢于敞开自己的心扉,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种教师的直接行为感染与理性思考是任何其他研究都不能比拟的。
“二意”:培养“问例”常态意识。每一堂课始终都是我们教学研究的对象,教师要重视教室里出现的真问题、真困惑,并将“教学问例”作为一种自己的日常性研究——研究备课、反思说课、诊断听课、反馈评课、学会教后反思。这样融研究于教学情景之中,变教室为研究室,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培养“选题”常态意识。中小学教师开展常态研究并不排斥课题研究,但常态研究毕竟不是专业理论研究者所从事的研究,它应是一种着眼于“教学小现象”的行动——感悟式“小论题”研究,即“小论题”是一个问题、是一个主题、是一个愿景。因此选择“小论题”行动研究不仅仅是对教学一般性的思考和感想,它更需要经历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等研究过程,即“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反驳假设、提出新问题”四个步骤。教师要学会通过教育实践检验假设,并不断修正已有的阐释,形成新的见解,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三法”:坚持“读书”中常态研究。读书是教师的生活必需。教师不仅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还需要阅读大师的经典作品;不仅要浏览报刊杂志,也要网络阅读。这样在读中置疑,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创新,会在无形中“转识成智”,提升教师的教科研品位,从而使教师的精神更富裕、专业化程度更高。
学会随笔中常态研究。教师尝试写作时不要企图一蹴而就,应学会研究鲜活的教育案例,记录成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的失误、教学中的遗漏、教学中的感悟,写好教学反思的“豆腐块”,内容要灵活——或写一种快乐的心情,或是记录一点感悟,或是贮存的一个新观点……,如与朋友谈心般轻松,无需精神负担,无需华丽的辞藻,但却以小见大,短小精悍。
学校日常教学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写在教材、教案里、教学笔记中,这样写出的随笔是教师的一笔宝贵财富。当然,“豆腐块”写好了,“大块头”的教研文章也就容易写了。
善于合作中常态研究。教书育人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作坊式劳动,而是润物无声的合作过程,其中有许多规律需要教师去发现和利用,取长补短,形成集体智慧。教师要经常参加校内外组织的研讨型的学习场、沙龙型的学习场、展示型学习场,养成与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研究、与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研究、与校外专家合作研究的习惯,并以教育案例的形式“写”出来,使自己“在业务中学、在分布中学、在团队中学”,从而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