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茂 任 燕
摘要:在秦岭北麓地区,“峪口”这一自然因素通过发挥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峪口型地域”。“峪口型地域”开发历史悠久,人文内涵深厚;峡谷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山前洪积扇水土资源配合较好;回归自然的绿色产业发展指向力强,具有深层次开发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人地矛盾突出、区域内环境污染加剧、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等问题。通过分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峪口型地域”深层次开发的基本思路。同时,提出制定科学的综合开发规划,实现政府行为、部门行为和群众行为的统一,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市场定位宜精品化,以及要在资金筹措、技术创新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上为深层次开发做好后盾等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5-0055-05
秦岭北麓是关中城市群的水源涵养地与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从潼关至宝鸡由东向西沿途背靠秦岭,发育有为数众多的河流,直接流入渭河的就有150余条,其中较大的河流约有70多条,这70多条河所在的山谷被称为秦岭“七十二峪”。秦岭“七十二峪”河的出山口俗称“峪口”,是秦岭北麓重要的地貌因素之一。用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审视秦岭北麓经济空间地域结构,笔者认为,在秦岭北麓经济地域空间结构不断整合和重组的大背景下,“峪口”这一自然因素已经成为构建新时期经济地域空间的主导因素。它通过发挥自身特有的区位优势,沿河流为开发轴带,把“峪口”内的峡谷地段和“峪口”外的山前洪积扇地带两个亚单元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独特的“峪口型地域”。该地域既是秦岭北麓地区自然生态变化最具有过渡性质,又是开发历史比较悠久、人口比较稠密、受人为影响较大的地域。因此,“峪口型地域”的开发对于有效地保护秦岭自然生态,实现秦岭北麓地区和关中城市群的整体可持续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一、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开发的基础
(一)“峪口型地域”开发历史悠久,人文内涵极其深厚
在秦岭北麓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和交通较便利,“峪口型地域”有着良好的自然植被环境,开发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区域内反映“儒、释、道”宗教文化的古寺名刹遍布,佛教十大宗派中的法相、净土、律宗、华严四大宗派的发源地(祖庭)均在终南山,区内有佛教寺院40多座。周至县东南的楼观台是道教始祖“老子”讲授《道德经》的场所,作为道教的祖庭在国内外也颇具影响。在秦岭的抬升过程中,沿秦岭北麓形成许多断层构造,因而在峪口地带多有温泉出露。如临潼的华清池温泉、蓝田的东汤峪温泉、长安沣峪口的东大温泉和眉县的西汤峪温泉等。历史上这里一直是皇家避暑、狩猎、休闲、游乐的地方。著名的华清池作为皇家宫苑,始建于秦代,唐时达极盛;周至黑河峪口隋文帝杨坚修建的用于避暑和礼佛的仙游寺也以佛教胜地而名闻天下。而且秦岭北麓更是历代文人学士、官僚商贾等踏青避暑与隐居之地。史料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维、韩愈和杜牧等人,都曾到此游历、写诗、作赋、著书、讲学和隐居,留下大量的文学诗篇和民间故事传于后世。因此,该地域现已逐步成为了解周秦汉唐历史、宗教文化以及休闲度假、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旅游景区。
(二)“峪口”内峡谷资源类型丰富多样。自然景观独具魅力
秦岭北坡陡峭,河流下切大多形成狭而深的河流谷地,即峡谷地貌。峡谷地貌是秦岭北麓“峪口”内一种重要的自然景观,具有重要的旅游观赏价值。秦岭北坡的山、石、水、林、鸟、兽等各种自然景观要素,如泉水、山崩地貌、岩溶地貌、古冰川遗迹、森林植被、动物类型、垂直气候分布,均可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峡谷地段高山深谷的“雄、奇、秀、险、幽”等几种静态的山与动态的水最紧密结合的图画景观。主峰太白山、西岳华山和终南山等秦岭北麓著名山峰的高、寒、雄、险、奇,也正是由于峡谷这种动态景观的衬托,而表现出一种强大的自然活力和生命力,更加引人入胜。另外峡谷地段的山水动静结合并形成了局部小气候,也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因而使峡谷地段“林深叶茂,鸟鸣猿啼”,更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三)“峪121”外山前洪积扇水土资源配合较好。形成多样的田园生活环境
秦岭北麓地区水资源丰富,是临近城乡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供水源地。秦岭的“七十二峪”河水流量较大,河流由山区进入山前峪口洪积扇,流速骤减,产生大量垂直渗漏,有的大部分渗漏殆尽,全部补给山前洪积扇中地下水,形成规模庞大的地下水库,而且具有易蓄易采的调蓄功能,蕴藏着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山前的峪口洪积扇地势较为平坦,有着良好田园农耕生活环境,土壤构成受农耕历史悠久、生产活动影响较深,人工培育而成的农业土壤分布广泛。洪积扇的顶部一般以褐土、黑娄土为主,更适宜各类杂果树的栽培,如葡萄、桃等;中、上部则为红立茬土,适合于栽培各种旱作物;洪积扇前缘排水不畅的洼地和河流两侧河流阶地以及河漫滩,形成各种水成土壤或半水成土壤。如潮娄土、水稻土,多栽培稻谷、蔬菜等喜水农作物。因此,与其他地域相比,该地域水土资源配合较为良好,形成多种农业生产类型相互嵌合的格局和田园农耕生活环境。
(四)地理区位适宜,回归“自然”的绿色产业发展指向力强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人口的激增,使西安等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长期处于过度开发之中,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的地形较为复杂,又远离城市,不利于与城市的工业企业建立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传统农业仍是经济的主体,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原生生态系统尚未大范围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再加上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使自然生态压力有所减轻,生态环境重建的效果开始有所显现,正在成为关中城市群近郊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因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这里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之一,对发展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经济产业有极强的区位指向力。
二、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增加,耕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干旱是关中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重大威胁。由于秦岭北麓的黑峪河、沣峪河、汤峪河等河流流量丰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条件,在西安附近一直流传着“金周至,银户县,……”的民谣,这正是对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在传统农业社会中长期保持繁荣富裕的生动描述。因而,这一地域一直是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为稠密的区域。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然而耕地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人地逆向发展的矛盾比较尖锐。土地负载过重,往往导致对土地的掠夺和对环境的过度索取。据计算,中纬度地区以农业
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合理负载人口密度大致是:山区应在100人/km2以下,丘陵区为100~200人/km2,平原区为200~300 人/km2。目前,秦岭北麓地区的长安、临潼、蓝田、户县、周至等区县人口密度均在200~600人/km2以上,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优的“峪口洪积扇”地区人口更是稠密。
(二)农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环境污染加剧
秦岭北麓毗邻关中城市群,交通便捷,在经济空间地域结构上属于关中城市群的功能性远郊区地带。近年来,在西安等城市快速发展的辐射影响和带动下,“峪口型地域”的农村特色种植业、乡镇工业、旅游业等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商品农产品生产基地,如周至的“中华猕猴桃”生产基地、户县一长安的“户太8号”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眉县的杂果生产基地,以及一些药材、花卉苗木、食用菌培植和蜜蜂、桑蚕、蝎子、驼鸟、兔子、野猪等特色养殖基地,并依托这些基地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渐打破了原先的自我半封闭的、自给自足式的发展状态,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组织能力。但是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该地域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特色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另外,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养殖业产生的动物粪便随意堆积,建在峪口河畔的众多采石、采矿、水泥、冶炼、火电、化工、印染、造纸、五金、农产品加工等乡镇企业“三废”随处排放,农村环境污染呈现出加剧和蔓延之趋势,以至于秦岭“七十二峪”河流大多刚出峪口,即被峪口附近的村庄和企业随意倾倒的垃圾与污水污染得面目全非,水质恶化。
(三)旅游资源无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秦岭北麓地区是一个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带,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也比较严重,因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其中最突出的是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秦岭山麓环山带旅游地产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威胁近年来,秦岭北麓环山地带掀起了旅游地产开发的高潮,特别是环山带的“峪口”附近地段,开发了各类温泉度假中心、休闲山庄、生态别墅花园等旅游地产项目,这些开发项目规模和强度大,开发面积一般都集中连片在数十公顷以上,多是依山体的缓坡毁林而兴建的,不仅破坏了植被,加剧水土流失,而且建筑风格和布局不合理,与自然景观不协调,使原来山、林、水、农田和古老的小镇街区所构成的天人合一的和谐、宁静的画面平添了许多不和谐色彩,破坏了自然美,缺乏自然情趣。另外,这些地段大多没有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因而产生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大多直接排入河流,这不仅造成河水污染,还堵塞河道,威胁行洪安全。
2.自然生态资源的盲目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峪口”内的峡谷地段是秦岭北麓地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集中地,也是旅游开发最密集的地域之一。目前不少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的开发缺乏总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大多数景区的建设毫无个性特色可言,生态旅游开发偏离主题,旅游产品倾向于城市化色彩浓厚的娱乐活动,导致多数游客在此的收获并不是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和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反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性造成严重的破坏。
3.文化生态资源的低层次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在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秦岭北麓地区,经千年文明的熏染,自然与文化已融为一体,“天人合一”的生态景观是其生态旅游开发最大的特点,尤其是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生态景观。但在宗教文化生态资源开发过程中并没有深刻挖掘其作为多个宗教流派祖庭的“高”和“雅”之意蕴,而是青睐于商业开发,因而重建、乱建庙宇和亭台楼阁等低层次开发现象屡见不鲜,如有的一边是金碧辉煌的佛门禅院清净之地,另一边却是灯红酒绿的商务旅游娱乐场所,这种低层次开发对原有“天人合一”生态景观的风貌造成了极大地破坏,给人以不协调和矫揉造作之感。
三、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深层次开发的思路及其建议
(一)开发的思路
1.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深层次开发的取向通过对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所存在问题的把握和分析,结合其在秦岭北麓经济开发带的功能,以及为了实现与关中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接,我们认为,该地域发展的关键是经济发展能否与自然生态的保护有效地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的经济发展既要面向市场,把当地的生态环境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又要注意到生态环境的过渡性和脆弱性构成了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因此,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经济开发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根据生态环境特点,调整产业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变粗放式开发为集约式的环境友好型开发,走出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路子。
2.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危害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为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打破PPE恶性循环,实现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等诸多系统之间协同并进的整体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因此,依托地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产业布局和结构进行调整与提升,将成为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实现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具体而言,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可有以下几种:
第一,生态农业模式。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技术核心是生态农业,而生态农业也是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经济开发的重要内容,鉴于“峪口型地域”的独特土地结构,这里的生态农业是一个大的概念,既包括了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还包括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等等。“峪口”内峡谷地段由于地形、水文和小气候等原因,经营限制多,生态风险大,生态农业模式结构主要有:林—灌—草型、林—草—牧型、林—果—经型、林—草—特(菌、药)型等。“峪口”外山前洪积扇地带,地势起伏小,光热水资源配置多样,开发历史悠久,人口较多,环境压力大,生态农业模式表现为资源与群落合理配置,有利于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多样化,主要有:粮—果—林—工型、粮—林—草—牧型、粮—牧—工型、果—特—粮型等。
第二,农村庭院种养模式。农村庭院种养模式是在农村庭院与离人较近的零星土地上,利用农村的四大资源(零星废弃土地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独特的环境资源、剩余劳动力资源)所进行的以商品
生产为目的的庭院园艺、庭院养殖与庭院农副产品加工等活动。秦岭北麓地区的广大农村群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许多庭院种养模式,如,林果一畜禽型、林果一花卉—畜禽—加工型、畜禽一沼气一林果型、林果一食用菌一沼气型等。这种利用庭院立体空间的嵌合结构模式,利用作物生长周期差别的时间节律结构模式,利用食物链进行组合的食物链组合结构模式以及内容繁杂的庭院生态农业加工链模式在农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一方面拥有发展有机农业的生态环境的基础优势,另一方面又临近关中城市群迅速成长的庞大市场,布局有机农业的条件匹配极佳。其主要模式为:无公害粮果—无公害畜禽加工型,即建立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质使用量和使用强度,降低土壤重金属、水体富营养化等污染程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第四,以旅游为龙头的旅—农—31—贸联动发展模式。秦岭北麓“峪口型地域”旅游资源富集依托资源优势,以旅游为龙头产业,带动其他行业和产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建立旅—农—工—贸联动发展模式。围绕着目前已经建立的大旅游产业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解决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问题,兴建旅游接待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二是建立精品农业生产基地,发展观光农业,带动相关农业发展;三是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发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四是发展第二产业,开发各种旅游产品,对土特产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适应或引导游客的需求;五是发挥旅游业的牵线搭桥作用,让旅游市场带动信息、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招商引资、技术和人才的引进等;六是加强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秦岭良好的自然生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二)几点建议
1.制定科学的综合开发规划,实现政府行为、部门行为和群众行为的统一秦岭北麓地区“峪口型地域”分布在西安、渭南和宝鸡3市的11个县(区),不同的“峪口型地域单元”的自然生态基础不相同,并且深层次的生态经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把生态经济建设纳入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多学科进行科学研究,制定综合开发规划,作为组织、指导、协调和建设的纲领,避免重复开发与过度开发,并逐渐形成资源优势互补。“峪口型地域”深层次的生态经济开发涉及不同部门和不同学科,需要各个部门进行配合协作,使政府行为、部门行为和群众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结合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发展,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市场定位宜精品化秦岭北麓地区“峪口型地域”资源最突出的优势是自然生态,也是最大的市场卖点,这恰好与目前消费需求发展的趋势耦合在一起,生态消费是一种高层次和高品位的理性消费,突出人的精神心理需要。因而结合资源条件,针对市场需求特征,在进行生态经济开发时,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核心应是围绕开发精品,突出特色与个性,树立市场品牌形象。比如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要加大精品粮、果和土特产品的生产力度,改进和提高加工工艺和包装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深刻挖掘其自然和历史渊源,结合不同游客市场提供不同的层次的产品,形成由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和观光旅游,富有刺激和挑战的探险旅游,以及感受生态体验与宗教文化洗礼和升华的生态旅游共同构成的精品系列。只有精品化的市场定位,才能做到既发挥了资源的比较优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实现了资源减耗,减轻了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3.“峪口型地城”的深层次开发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作后盾首先,从资金层面讲,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从资金上给予支持,而且产业布局和结构生态化调整的实现,还要广泛向社会集资,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的运作机制,加快开发和建设步伐,社会化投入和多元化融资将是“峪口型地域”深层次开发的重要途径。其次,从技术层面看,目前实现深层次的生态经济开发的循环经济,要求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化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下,实现效率和利润的最大化。很明显,由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循环利用的成本很高,因而现有常规技术是无法支撑循环经济体系发展的,循环经济技术并不一定是高技术,但是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带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各级政府应该大力资助和鼓励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创新,并将其作为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最后,实现深层次的生态经济开发的循环经济技术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技术,要求使用者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门技能,为此必须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和培养的投入,推进相关生态经济技术的普及,提高当地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方起东,祝炜平.峡谷的自然地理特征与旅游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68-71.
[2]胡文海.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6):34-36.
[3]任燕.秦岭北麓地区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研究[J].理论导刊,2007,(1):70-73.
[4]杨松茂,张鸿.建设陕西生态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3):92-95.
[5]王寿兵,吴峰,刘晶茹.产业生态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55.
[6]梁中效.秦岭南北共建“西三角”打造中国第四增长级[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1):14-19.
[责任编辑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