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鸣:上海大市民文化的涅槃之路

2009-10-13 03:29胡凌虹
上海采风月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市民上海文化

胡凌虹

顾晓鸣

现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旅游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叙事文化传播公司总监、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2003年为IBM的ThinkPad X系列笔记本电脑担任一年的形象代言人,此举开了中国学者拍广告的先河。在学界顾晓鸣被称作“学者型的文人”和“文人型的学者”,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科技和商业的前沿,思维发散,想象力丰富。主要代表著作有:《追求通观》、《我走路还是路走我》、《犹太充满悖论的文化》,主编了《中国的智慧》、《世界的商人》、《中国传统商人》、《网界辞典》、《网址导航》等丛书。

上海大市民文化的内涵在于杂

记者:顾老师,今天想请你谈一下上海文化这个话题。首先请问,你认为什么是上海文化?

顾晓鸣:上海文化有两块,一块是大市民文化,一块是小市民文化。上海的大市民文化首先体现在杨树浦那一带。开埠以后,英国革命、乃至更早的文艺复兴的第三波来到第三世界,上海承接了这一波,形成了上海的大市民文化。上海的开发首先沿着黄浦江往杨浦区方向发展,电力、电灯、桥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立,跟世界技术同步。除了杨树浦,还有浦东一块,仓库、船坞等率先在浦东出现,宋庆龄也生活在川沙。其实浦东大道有一批比浦西更早的东西,只是现在这些原来的建筑被拆掉了。上海的石库门和新式里弄相当于以前“外资企业”的宿舍,其中也是当时高级白领的住所。还有虹口、闸北那一带,1910年左右,已经形成了很深厚的文化土壤,比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更加厚重。总体来看,全国很多文化是从上海文化里滋生出来的。白话文、漫画、写实画、《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先在上海出现。上海话成为了国语和外文之间的桥梁。从浙江以及沿苏州河一带过来大量的文人,如李叔同、鲁迅、陶行知、周韬奋等,发展了上海的文艺、理论、教育、出版等文化事业。上海的新式大舞台,把全国最好的人才、最好的戏都吸引过来,这些草台班的戏剧经过上海这个大舞台,通过上海优秀的观众完成了现代戏剧的转型,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同时,开埠以后外国流行的东西也涌进上海,如好莱坞的热门电影、爵士乐等,电话系统和电台等传媒也与世界同时建立。上海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的好房子,如朱家角富豪民居、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前身)等。在这个大文化背景下,共产党在这里成立,三次工人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都在上海举行,这不是偶然的。1927到1937年间,上海和南京比较发达,商业方面上海又超过南京,当时强生出租车公会等已经建立;和帝国主义有联系的资产阶级开始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新文化运动,提倡讲卫生讲文明讲礼貌。所以今天讲的城市运动、社区建设、城市居民的自我教育运动,已经在当年做了尝试,更不要说像外白渡桥市民自发斗争那样的市民运动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先导性的意义。

记者:上海大市民文化的内涵或核心是什么?

顾晓鸣:上海文化的多样性和杂糅性。全世界最厉害的文化是英国文化,英国地理偏远,不像法国那么优雅,英国人吃饭其实比较粗陋,但为什么英国工业、文官制度等,直到晚近的创业产业那么发达?因为英国是一个多种族民族,生活着各种族的人,彼此容纳融合。上海跟英国有相似的地方,在上海的大文化里,杂交是天然的,上海的学科之多,仅次于北京。在上海,各种文化艺术都有,上海话南腔北调。上海人本身是杂融的,以前根本没有你是外地人、我是上海人的思想,但是后来慢慢封闭了,本性上开始排斥外地人。你看马路上那么多的雕塑都是模仿外国人的。之前我写过一个方案,主张在上海竖立56个少数民族的雕塑,以前上海的同乡会太多了,今天也要让从全国各地来上海的人感觉上海是第二故乡。上海人应该以杂为光荣,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阿拉不是上海人》。

上海不要变成外国摩登的传声筒

记者:刚才说了上海的大市民文化,那么你说的上海小市民文化又指什么呢?

顾晓鸣:上海没有真正的本土文化,没有根。在成都、杭州、长沙等城市的公园里,经常可以看见一些老大爷在唱京剧。但是在上海,没有这些老的文化底蕴,对洋的东西抵抗力很小,一进来马上就模仿了,上海变成一个国际文化的前沿,外国摩登的传声筒。在过去封闭的条件下,上海借着开放的优势,可以称老大。但是现在西湖旁边国外的顶级店都陆续开张了,成都举行的咖啡师比赛上海尚未举行过,上海这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小。同时,广州的高级宾馆,老百姓能进去喝早茶,但是上海的大宾馆,普通老百姓是走不进去的,外滩X号之类更是拒老百姓于千里之外。在上海,一部分人依附于外国,走在世界文化的前沿,使劲吹嘘着上海的豪华;但是另一端,老百姓过着简单的大饼油条的生活,呆在上海时尚的屋檐下,不是房子里面。他们实际的居住条件很差,心态很小,跟邻居斤斤计较,形成上海特有的小市民文化,以及特有的自卑心理。

记者:长此以往,这种小市民的文化或心态会有怎样的负面作用?

顾晓鸣:深层次的自卑以后会产生一种反常现象,一方面斤斤计较,另一方面要充作老大,要去挣一个面子,凡事都命名为“第一XX”。结果看到富人、洋人不由自主会软,同时又觉得我跟富人在一起了,对于别的地方的人,认为我比你们阔了,我跟你们不一样了,不跟你们比高低了。这种所谓的“巴”文化,延伸到城市建设中,就恨不得把所有的街道都变成外国版的。比如现在的淮海路,居民迁走了,留下的都是手表店等品牌店,这样的淮海路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还是不断地引进外国的东西,像阿玛尼这些店在国外都是“冲头”去的,上海却仍在山寨版地克隆人家。新天地是“田螺里面塞红肠”,把外国廉价的东西都塞进去了。如今杭州西湖全开放,外地有这个自信,但是上海还是盼着迪斯尼,模式也是克隆人家的。湖南台搞超女,上海台也跟着学。于丹、小沈阳红了,上海就跟着起哄。上海没有办法创造出自己的东西,一方面想做老大,一方面老克隆人家。这种浅薄的小市民文化很危险,第一心态不放松,第二为了保险系数大,绑人家成功者,模仿多、山寨多,结果丧失了文化的创造力,没有主心骨,跟大上海不相吻合。

记者:几十年来,上海有着非常好的大市民文化的积淀,为何现在小市民文化却越来越彰显?

顾晓鸣: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把东方曼哈顿,东方好莱坞弄起来就是现代化了;另一方面,解放前有一些西学的底子,但是建国后中断了,现在电影业的领头地位中断了,广播、电视业的全国影响中断了,市民文化的“夜总会”——“大世界”也没有了。早年传教士进来的时候就把油画引入上海,但是解放后上海很好的美术学院也没了。幸好上海音乐学院没有中断,小提琴、钢琴、声乐等培养出了很多人才。上海有大聪明,上海还有着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基础,产业功能,拥有着很多学者,有新民晚报等媒体,这些表明大市民文化还在内部支撑。但是我们现在宣传的往往是小聪明的东西,什么老年爵士乐队、和平饭店、“夜上海”之类。1995年我做《当代电视》的改版主编时,就发表过文章,警告张艺谋他们,上海绝对不是妓女加流氓,他们搞风月,看到的恰恰只是小市民的东西。

上海要认认真真向全国、向国外学习

记者:既然有很好的基础,上海文化要发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顾晓鸣:上海要重建有全国各地文化杂交的真正的上海文化,做中国文化的特殊版,只有先做中国文化才有上海文化。一方面,上海一定要向全国学习,我的名言是:上海是长三角的儿子,不是去做老爸。另一方面,上海要认认真真地向国外学习,要真正地懂得外国文化。上海有这个基础,但是上海人并不用功,现在一些全国的外语比赛中,上海的名次都不是很高。上海应该是讲到韩国,就有懂韩国的人,讲到土耳其就有土耳其通。全世界各种文化最懂行的,上海都有代表人物才好。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上海也不要妄自菲薄,以为外国人的都好,现在证明,外国的东西也未必好,像浦东机场,资源浪费得不得了,里面要走一里地,要用电瓶车,这就是太相信外国人了,没有自己真正的眼光。此外,如果我们一直把垃圾式的外国交响乐、歌舞,或者老套的东西引进来,以商业化的形式来做,就会使艺术变成附庸风雅。最后讲一点,成也商业,败也商业。大市民文化为什么这么厉害?近代的全部秘密在于,商业真正造就了文化。美国文化的秘密就是美国的商业,消费主义,营销、广告、公关,都纳入整个生产体系,民众参与了整个创造。之前上海的戏曲、电影也是这样,老百姓要看,就不断改进。败也商业,如果不吸纳全国各地的文化,不懂得各种各样的外国文化,而是简单克隆人家,反而会压制自己的文化创造力,使自己的审美趣味越来越浅薄。上海人怀里揣着颗大钻石,但自己还不清楚,把周围反射过来的光影当做宝贝,其实反射的光不是钻石本身的,不要迷恋这些光,要看清怀里的宝贝。所以上海只有通过打造自己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改革开放,把真正好的东西引进来,增加自信心,自主更新,这才是大市民文化真正的凤凰涅槃之路,上海大市民文化才会迎来新的春天。

猜你喜欢
市民上海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送清凉
氣溫驟降 杭州市民溫泉裡涮火鍋抗寒冬
欢乐上海迪士尼
“意义”的问题所在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