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鑫
摘要:树立农业经营理念,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不管是直接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还是宏观指导农业经营的各级政府,都应强化农业经营理念,坚持把农业当作一项产业去经营。
关键词:农业 经营 销售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149-01
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主要差距不再是饮食生活的差距,而是“住”、“行”和劳动、生活、娱乐的条件及环境的差距。一些贫困地区“未解决温饱问题”,并非我国粮食总量不够,而是这些地区“缺钱”,即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自然资源,更深层次看问题,是那里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因此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农业向产业化的转变才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经营观念的保守阻碍发展的道路
经营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农民之所以解决了增产问题,却迟迟不能增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普遍缺乏经营者意识和市场营销素质。农民无论从他的社会存在,还是经济地位来看都应该首先是一个经营者,其次才是生产者。农民一般不被雇用,不领工资,且拥有自己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像企业一样,经营的好坏是产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这一点在农业生产能力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尤显重要。发达国家的农民历来把经营能力视作合格农民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许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本身就是企业,家庭成员按企业组织分工,按企业制度管理,按企业运营分配。农场之间、农场与社会也按照企业形式协作和联系。也只有企业化经营管理,才能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活动积极有序地融入现代社会的生产、市场、金融、流通、信息、社会福利等活动中去,农民才会摆脱旧生产方式下愚昧、落后、宗族、迷信、孤立、分散的羁绊。
我国农民正是因为经营意识的淡薄,市场营销知识的缺乏,虽然有着世界少有的优秀农业生产传统和技能,但总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近年,从种粮热到种菜热,从种果热到种花热,从蟹、鳖、虾、鳝到鹌鹑、鸵鸟,农民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优秀的技能,使每一种市场需要的农产品迅速饱和,然而致富的路却越走越艰难,究其原因正是忽视了经营意识的培养和发挥。长期以来对农民只重视生产技能的培训,缺乏经营、营销、管理知识的教育,是我们对农业教育的一大失误。无论是送科技下乡,还是办农民训练班,甚至培养农业人才,过去都忽视了农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知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我国应当尽快把优秀农业经营人才培养当成加强本国农业或振兴本国农业的最重要战略措施。
2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强调经济效益
从建设现代养殖农场和大力发展集约化、机械化农业入手,依托重点企业的拉动作用,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契约化合作、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新型农业。同时,注重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使农业变工业、农场变车间、农民变工人。在这个现代农业体系中,重点企业成为为农户抵御风险、提供保护的载体,资金、技术、销路问题得到解决,各种力量得到整合,农业现代化水平得以提高,生产效益得以保障。这样,农民多年来赖以生存的“主心骨”的发展,为农村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发展非农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新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农业是不够的,“额外收入”至关重要。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富裕,除依靠农业发展外,非农生产开始凸显作用。一方面,根据市场需要,鼓励利用农村闲置厂房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小型加工业、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鼓励发展乡村旅游,要在道路、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并加以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提高民俗旅游的文化品位、服务水平和整体效益。再者,鼓励发展便民服务业,鼓励农民在乡镇所在地和行政村发展小型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大众公共浴池等涉及群众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农村商业服务业,活跃地区经济。
用抓项目的方法建设新村镇对待村庄建设像抓工业、城建、基础设施项目一样,用项目的手段组织,根据市场的需求,把行政班子、行政领导、市场资源、资金、技术都配置好,各种力量整合好,注意建设的社会性、经济性和科学性,整体规划,突出特色,体现文化内涵,保护生态环境。
4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强化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实践证明:龙头企业一头联结市场,一头联系农民,是很好的产业化枢纽。因此,各方力量要向龙头企业倾斜,引导、扶持、带动、促其壮大。产地市场具有成本低、吸引带动力强等优势,要在完善设施、健全功能、改进管理、搞好服务、规范秩序上下功夫;要抓好品牌化经营,向无公害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档次。
5发挥政府助力作用,为农业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农业经营可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而且涉及第二、三产业: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农民,而且涉及农村工作的各部门及与此相关的诸多部门。这些工作单靠哪一个部门是不行的,靠市场或农民的自发行为也是不行的。农业经营需要一个支撑保障体系,这个支撑保障体系包括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健全的市场机制、科技和农业的基础建设、高效综合服务体系、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秩序等等,诸如此类的基本建设是政府责无旁贷的。因此,政府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去指导工作,关键在于转变职能,辅之以必要行政手段进行调控。
农村经济的发展借鉴工业发展的经营理念,强调质量、品牌、效益,强调“经营成果”,并像抓工业一样进行论证、分析,组织实施和科学经营管理。用经营的理念建设新农村是当前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丽.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 桑晓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3] 路剑.提高对农户信息服务水平的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4.
[4] 刘安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
[5] 杜娟.论现代农业建设与新型农民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
[6]胡玉珍,韩英.努力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