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铭 黄 悦
摘要:依据面向区域经济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的运作特点,对协同物流系统各子系统建立模型,并构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链上制造企业协同物流体系结构,模拟面向北部湾经济区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实际运作过程设计原型系统;对面向该区域经济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 制造企业 协同物流系统
中图分类号:F25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03-0017-01
1协同物流系统研究现状
物流体系营运方面。西方国家多采用协同组织的模式,充分发挥物流企业的作用,如德国不来梅物流园区就是由52家物流企业发起组织的,并由企业、协会和政府共同经营。可以说欧美物流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遵循“自下而上”的建设模式,区域物流的发展首先源于企业需求和组织,然后引发政府提供宏观指导。我国物流体系的建设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政府倡导物流发展,然后鼓励和引导企业来组织。
2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设计
现代物流系统整体效率的提高,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由于广西制造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很大的比例,许多企业都以协作联合的方式组织生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产业链,它要求企业间能更敏捷的协作和提供更周密的物流服务。
协同物流系统追求高效、协调的整体效果。从物流系统的角度来说,任何不增值的活动都是浪费。协同物流系统要尽量剔除那些只增加成本不增加价值的多余活动(如搬运、装卸、仓储等)。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应以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为基础,来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标。建立了基于成本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多级物流配送决策优化模型,解决了整个系统中物流流向和成本问题。
在面向区域经济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中,当发生用户需求时,对时间、区域和能力等要求可能不是一个配送中心所能满足,则可以协同不同地域和能力的各级配送中心共同完成任务。所以通过对虚拟网和多级物流配送模型的分析研究,结合敏捷制造思想,可建立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模型。
用户对分销商或配送中心C1具有需求。C1可以通过虚拟仓库C2、C3甚至Cn直到制造商组织货源,并将货物直接通过C4交到用户手中来完成,这些配送中心可以看成配送中心C1的"虚拟仓库"。由它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放大了。这样,企业在组织资源的敏捷化程度。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就占有了很大优势。实际上它们之间是结成为动态联盟关系,我们可以把各级制造企业协同物流配送中心看成为物流配送供应链上的一些动态点,通过虚线连接构成一个虚拟网。其建立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敏捷化程度;二是为一共同的利益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内结成的相互协作的利益共同体。虚拟网的组建与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敏捷而迅速获取相互协作而产生的效益,一旦这个目的达到或利益不存在,那么动态联盟解散。虚拟网也就消失。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模型中的信息系统设计应能适用于单物流中心、单物流中心多仓库结构、多层组织多物流中心结构和物流配送虚拟网结构。可以进行配送的采购、销售、存储、配送中心内部作业、运输车辆、车辆业务处理和管理,并实现包括用户、供应商、供应链合作伙伴在内的客户关系管理,尤其是组成虚拟网的配送合作伙伴的实物传递和过程监控、信息的传输和共享。结合物流中心的GPS等内部作业监控和数据采集。实现整个制造企业协同物流中心的配送和作业过程及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特别是通过可共享的信息平台实现分布的物流配送中心无缝连接,加强了配送全过程的监控,从而提高配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制造企业协同物流配送中心数目、各配送中心位置、各配送中心的规模等。在多级多层次的配送网络体系下。根据自治、分解的原则,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网点布局问题可转变为:
①根据物流需求的地域、分布、流量、服务要求等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规模、层次。
②确定各层次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区域划分、辐射范围,可综合考虑物流需求、行政区划、经济、地理条件等。
③由各基层的物流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可确定该配送中心的地址,这时就是简单的单一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然后在各基层配送中心地址选定的情况下根据各基层区域的物流情况进而确定上级区域配送中心的布局,直到最后确定一级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
3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展望
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模型是一个融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进经营组织方式。在以信息与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物流信息现代化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市场竞争手段。制造企业协同物流系统的发展,应以完善的协同物流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制造企业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志成,安涤心.敏捷制造模式下多级物流配送决策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