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

2009-10-12 09:51刘世雄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7期
关键词:辅助板书课件

刘世雄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媒体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人们对事物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变得容易了,从而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多媒体,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少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下面就谈谈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1.喧宾夺主,过分追求形式,为用而用,把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成了教学目的。一些课堂,课件的播放自始至终,教师把课堂摆弄得绚丽夺目,整节课热热闹闹,学生看得眼花缭乱,最终造成本末倒置,使本应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多媒体变成了追求多种感官刺激的干扰源,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扎实地进行语文基础教学,也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另一些教师为追求形式,把多媒体当成演示教学内容的高级黑板、语文课堂的装饰品、出示文本的捷径,使用多媒体,进行“文字搬家”,以此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材料,不仅没有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疲倦,达不到新课改要求。

2.公开课,尤其是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许多学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多媒体教学仅仅用于上公开课,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使用的所谓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美国大众传媒学家施兰姆曾说:“如果两种媒体在实现某一教学目标时,功能是一样的,我一定选择价格较低的那种媒体。”也就是说,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3.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传统媒体的运用。一些语文课,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全程播放课件,学生40分钟面对着屏幕,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成了放映员。如一位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乌鸦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过程。结果,许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乌鸦的神态动作上,并且由于制作技术原因,动画中瓶子里的水是升得比较快的,学生对“一颗一颗”、“渐渐”等重点词的理解,体会并不深。更有甚者,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有打开过,课文内容全在投影屏幕上。笔者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

4.以视听代替朗读。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不多见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很多非语文学科的老师在听了语文课之后都会说:现在的语文课已越来越不像语文课。这种不正常现象应该得到纠正。

5.忽视系统性的板书。板书是我国中小学最通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系统的板书是学生在教师讲解引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中间手段。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有的教师认为板书耽误时间而不板书,这是不对的。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黑板的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其次,一篇文章的鉴赏、分析过程,应由教师亲手在黑板上完成,通过师生共同的鉴赏、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再次,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当然,课堂上若需大量的板书,可用多媒体演示以减少无谓的重复劳动,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但是,一般地在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系统的板书,其它学科也是如此。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和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如果能较早地注意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误区,用多媒体为语文教学不断构建新的平台,提升语文教学创新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彰显且洋溢浓郁的人文气息,更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开展。

猜你喜欢
辅助板书课件
构造辅助函数妙解压轴小题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件设计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
WEB课件开发系统的设计思路
精简课件,优化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