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近日,教育部就据闻“历时8年”“经过专家全盘考虑、反复研究才得以出台”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这份《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写法。譬如:“琴”字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提”;“唇”字的厂字头由半包围结构调整成上下结构;“亲”“杂”“杀”等字底下的“竖钩”改为“竖”,最后一笔由“点”改成“捺”等等。孰料这份“征求意见”一出台,立刻招致广泛的非议,某家网站就此进行了相关调查。发现竟有多达87.14%的网友表示明确反对,而支持者仅有2.69%——普罗大众实在是太不给我们的教育部门和专家们面子了。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今天看来,仓颉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汉字的整理者、规范者,真正造字的应当不是仓颉而是天下苍生。说仓颉造字大概缘于古人文化水准普遍偏低,文字的使用尤其是整理正形乃是一项特别“贵族化”的工作,所以,“一人整理,天下使用”之说或恐成立。
在汉字出现、推广之后,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篆书,继而演变为隶书、楷书,这种由繁到简的发展变革基本上就没有仓颉以及他的同行们什么事了,差不多都是由民间向官方一步步浸润,民间使用者在文字改革上的推力要远远大于政府机构的强制力。秦汉时期颇具力度的文字改革,政府的所作所为其实只不过是顺水推舟临门一脚罢了,这与我们上个世纪50年代“自上而下”“删繁就简”的文字改革大相径庭。上个世纪50年代的那次改革,大陆强行取缔繁体字,推行简体字,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中国“速成式”的扫除文盲的需求,但同时带来了不小的副作用:造就了更多的文盲,正如某些“复繁派”所言的“我们再也看不懂古人的书卷,再难领略到古文之美和古人之智了”。其实,这也正是用行政命令取代文字有规律的渐变所带来的恶果。但是,这一改革已经历经半个多世纪,已有两到三代人(时下的中青年为其主流)在简体字的濡养下长大,简体字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所以那些对中国历史文化情有独钟的“反简复繁”论者注定难以战胜他们取得文字复辟的成功。
这次教育部推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恢复了51个异体字似乎可以看作是对上个世纪50年代文字改革的一种“矫枉”,人们或许能够接受,但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我觉得就有些“过正”了。大家都已习惯了几十年的写法你再去“吹毛求疵”“斟酌损益”,是不是有些没事找事?至于“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之类的专业术语如今也早已吓唬不了普罗大众了,毕竟现在已经远不是仓颉所处的时代了,汉字早已经失去贵族化了。再有“美化汉字”之说恐怕就更是一厢情愿之言了,那几个被整形的汉字我看上去只觉得别扭,又何美之有?莫非我们还需要专家们再来一次汉字审美方面的普及教育?
汉字是一种文化,但更是一种大众使用的工具;它需要改革,但这种改革必须尊重民意而行(诚如不少论者所言,还得核算一下经济上的巨大成本)。如今这年代,谁也当不了仓颉,真正要进行文字改革光靠几个专家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还是应当去问问天下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