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回到现场,回到具体的人

2009-10-12 00:00黄瑞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09年11期
关键词:指导者设想公开课

黄瑞夷

我想对这句话进行窄化理解。把现场与具体的人限制到课堂内,教师教学没有现场感——教师的教学是一种概念性的教学,不能把课堂的现场信息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内,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示出应对现场的灵活性,即凡是只按原来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不能依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都是没有回到现场的教学。回到现场,还有生命在场的更深层意义,生命在场就是教师所教的、所说的都带有自己的生命温情,而不是自己都未曾理解的,生硬地塞给学生,或是自己昏昏而学生不能昭昭时,便大发雷霆,将自己的无知迁怒于学生。现场与内心不能谐调也是没有回到现场的教学。

教师备课时,头脑中是以学生的整体进入备课程序的,是教育学中所提及的——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这是特殊的、抽像的、设想的学生学习状态,如果按这个设想不折不扣地进行教学,那就是教学没有回到具体的人。要回到具体的人,首先教师教学要回到自己,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功底、自己的优势、自己的习惯,从自己的思考出发,体现这是李老师的教学,而不是王老师的教学。如果学生说,李老师教得和王老师一样,那就是失去了个性,就是没有回到自己。回到自己,还指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不说言不由衷的话,不说只指责他人而不反省自己的话,也不剽窃别人的思想而沾沾自喜地吹嘘。回到具体的人。还指回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带着他的生活背景而展示在你面前的。回到具体的人,就是在教师眼中有名字的学生,教学不是要追求一个统一的结论,统一的要求,而是能从学生的角度去判断、去要求,这让我想起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记录,在他的笔记本上不但记有一个个具体的学生的名字,而且还记下他们的身高、体重、喜乐、忧虑,记下他们每年的具体变化,甚至家庭背景的变化,那是真真切切的,一个个真实的个体。有具体的人就会有多种尺子,就能对“天真”的答案抱以温和的笑,让学生有自尊地坐下。

回到现场,回到真实的人。真实的人是指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人,完全都能按照你的设想来配合你,你想达到怎样的目标他就能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大纲只是规定了某门学科的知识目标,而达到这种目标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言外之意,就是教师心中应当有具体的、真实的学生,而不是你备课时想像中的理想的学生。有些学生学习某一知识需要一节课,而另一些学生,学习同样的知识,可能要一个月才能真正掌握。所以,“课堂上教师要能与学生的目光聚焦,闪闪缩缩的眼睛里是不会有真实的人的”(张文质语)在目光碰撞的那一刻,读懂学生当下的思考与情绪,“智慧的老师总能透过眼睛看到孩子的心灵”。

回到现场,回到真实的人。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不能丢失自我,对教师而言,是“我”的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我”的学习,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任何人也不应去剥夺。“任何学校都不应有具体的教学法的典型崇拜,这种崇拜会使其它教师处于从属的地位。”这句话是有道理的。诸多的赛课指导,就是让执教者处于从属的地位,就是让他们失去自我的教学。固然,指导者更为高明,但一个人要接受另一个人的思想是极不容易的,更何况教学是综合性才能的展示,要让授课者上的课,成为指导者的课,那么只有牺牲。所以在指导者的眼里是没有真实的人存在的,而这样的课堂(早已模式化的定型)学生也都是指导者设想的,也没有真实的人存在。无论到哪个学校,哪个班级的学生,他都那么上,都那么精彩,这哪有现场,哪有真实的人,都不过是成为精彩的附属品。

课堂的真实性,除了为获得认可、获奖而演戏外,没有现场感,没有真实的人、具体的人的课堂都是不真实的课堂。有时人在某一具体的场合会失去自我,可能是被动地失去,也可能是主动地失去,这种场合就是非常态场合,所有的离开原初教室的公开课都具备了这一特性。我常听张文质老师说,大型的公开课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当时不太理解此话的含义,现在从回到现场、回到具体的人、真实的人的层面去思考,就有了感受。离开教室的公开课,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学生是一反常态的,在这样的场合中进行的教学,是很难在常态下使用的,既然日常教学都无法用上,那么还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意义究竟何在呢?于是就有了为公开课而公开课,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公开课的做课“大师”,于是公开课越上越夸张,越上越精彩,听得你非鼓掌称赞不可,乐得你非笑不可,悲得你非落泪不可,就有了公开课课堂总是教师多话,多动作,总是热热闹闹,高亢激昂,教师智慧无比。而实际呢?这样的课仅供观赏,可看而不可学。

日常教学中,我们能看到学生真实的状态,一些学生听着听着就开小差了,一些学生总是难以沉静,一些学生会心不在焉,教师认为不先解决这些问题课就上不下去,这样一来,教学就不可能任由教师一相情愿地表演。日常课总能看到学生真实的面貌,真心的话语,看到教师变化着的情绪。而离开教室的公开课,学生是很规矩的,是接近理想、抽象、设想中的学生的,学生为了配合你的表演,一切都收藏着、压抑着。我们看到的学生,不是“真实”的他,而是从属的他,教师也不是真实的,而是“伪装”或理想的。这里没有真实的、具体的人,只不过有现场,是一种特殊的现场,然而就是这种现场,执教者还未必能回得到这种现场,更多的是回到被指导者所限的现场,所以,公开课不可学也就在此了。

猜你喜欢
指导者设想公开课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①
——基于目标理论
表达感谢的方式与时机对高职学生朋辈群体指导互助效果的影响研究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对驼峰测长的改进设想
跟踪导练(一)1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消除空袭后果的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