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婷
抢投资、抢设备、抢人才,国家4万亿元投资蛋糕刚一出笼,眼疾手快的大江集团就抓住机会,上演了一幕幕化“危”为“机”的精彩大戏——
去年底,得知国家将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消息,重庆大江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川的第一反应就是算账:“粗略估算,4万亿元当中,至少会有5%—8%用来购买工程机械设备。“4万亿元5%就是2000亿元啊,按照规划,这笔投资将在2010年底前到位,换句话说,未来两年中,国家每年都会给大江集团所在的行业注入高达千亿元的新鲜血液!”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2007年7月,杨川来到大江集团,之前他在建设集团任副总经理。相比于在建设集团,杨川明显忙碌了许多,昆明、唐山……一场场新品推介会,显示了大江集团高调开拓国内市场的决心。正当杨川带着他的团队频繁穿梭在各大城市之间,意在占领更广阔市场时,金融危机不期而至,结束了大江集团高速增长的势头,出口需求迅速萎缩、库存积聚增加、资金极度紧缺……一下子,他感受到了经济寒冬的“刺骨”。
每枚硬币总有两面。在四面楚歌中,一些企业选择“冬眠”,一些企业选择“冬猎”,杨川和大江集团的领导们决定选择后者,在寒冷的冬天苦苦觅食。
恰逢此时,国家捧出4万亿元大蛋糕,大江集团岂能放过?
“大江集团的好时候来了!”杨川兴奋地说,“4万亿元投资主要流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煤炭生产、运输物流、汽车制造等领域,正好和大江集團的支柱产品一一对应!”
即便是天上掉下的馅饼,也要伸手去抢。虽然从2003年开始,大江集团每年保持30%的增长速度,但仍然无法撼动徐工集团、三一重工等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冬猎”,与狼争食,不能硬碰硬,必须独辟蹊径,在差异化上做文章。
“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势必拉动工矿企业对工程专用车的需求,而中吨位吊车将最具增长潜力,这也正是我们的强项。”杨川进一步明确了“冬猎”的切口。比如,徐工专用车发展重点是30米以上的高空作业车,大江集团则主要生产14米到23米的高空作业车;在专用运输汽车领域,大江集团也有意避开徐工,重点瞄准自卸车。
这种差异化的“抢食”策略,使大江集团很快尝到蛋糕滋味。到2008年底,大江集团一举创出30亿元销售业绩,势力范围从华东、西南等传统地区,延伸到陕西、内蒙古、新疆等地;今年头两个月,大江集团再次夺得15亿元大订单,占全年销售计划的40%左右。
对这个1965年建厂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来说,在眼下填饱肚子,仅仅是第一步。在夺得一块又一块蛋糕后,大江集团把目光投向了设备和人才。
大江集团的胃口很好,但消化能力有限,技改扩产迫在眉睫。以核心产品重车桥为例,每月的市场容量约4000根,但大江集团却受制于产能,月产量只有2500根左右,接近一半的蛋糕,即便吃下去也消化不了。
“2009年大江集团的首要任务就是升级装备。”杨川说,金融危机爆发后,出口产品是难事,但采购设备却“占尽便宜”,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均大幅降价,大江集团决定在两年内斥资1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增强与龙头抢食的能力。
除了升级装备,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大江集团“升级”人才带来了良机。“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应占企业总人数的25%—30%,但大江集团占比还不到20%。”杨川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众多尖端人才把目光投向中国,大江集团虽然地处内陆重庆,但在经济寒冬抛出的橄榄枝,也颇具吸引力,目前,已有一名在美国美驰车桥工作了12年的博士决定加盟大江集团,更多的引才计划正在实施。
“未来5年,大江集团将实现市场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春天的阳光照在脸上,杨川对大江集团的未来颇为自信,“现在看来,或许用不了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