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常勇
【印象】
一桌,一椅,一书橱。
办公室摆设简单,整洁,桌上文件众多,但丝毫不乱。
“你好,请坐。”杨利从椅上站起,躬身说。
巴南区花溪镇连续8年在全市镇(街)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前三,没想到这么牛的镇,党委书记却如此平和。
“杨书记功利心很淡,有种‘随遇而安的气质。”他的下属证实了我的感觉。杨利平淡地说:“我只想做一名合格的‘纤夫,与花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李家沱长江大桥南岸,有一“颗”被民政部授予的“中国乡镇之星”——巴南区花溪镇。
2008年,花溪镇地区生产总值达43亿元,撑起巴南区经济的四分之一河山。更难能可贵的是,2008年,花溪镇财政安排5175万元用于民生民计等福利,演绎出重庆乡镇发展中惹人注目的“花溪现象”。
这些,与一个镇党委书记的“首善”追求密不可分。
■ 实力之善——“野心”勃勃抓经济
25发礼炮朝天轰响。
2008年12月19日,由清朝名臣张之洞一手创立的建设集团,缓缓关闭谢家湾一号大门。
这是建设集团在谢家湾盘踞68年后的首次整体搬迁——大集团“迁都”,极其罕见,但花溪镇只抛出一个“绣球”,便打动了建设集团。
在花溪镇,有一类人堪称英雄,那就是说服建设集团等知名企业将总部迁到花溪的人。
这是一支由杨利挂帅的“别动队”——项目策划包装室。他们的任务就是为吸引知名企业入驻而量身定做不同的“绣球”。
这是我市首个镇级项目包装策划专门机构——杨利创办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将花溪镇打造成“中国摩托车第一镇”。
“宗申、建设、康超三个集团的年产能分别是220万辆、200万辆、100万辆,加上巴山摩托等,明年,花溪镇摩托车年生产能力将达到520万辆,占全市的40%,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摩托车第一镇。”杨利轻言细语地说。
2008年4月29日,第八届中国西部家具博览会在铠恩国际家居名都开幕。
“3052辆轿车!”家博会保安刘强揉着眼睛说,“我们3个人从早上8点半开始数,直到10点才数完。”
“交易总额突破38亿元,相当于重庆其他同类卖场一年的交易额。”杨利眼里闪着光亮,“8次承办西部家博会,年年创历史新高。”
其实,通过铠恩国际家居名都承办西部家博会来打造西部家居会展中心,只是杨利的“野心”之一。
几年前,东莞考察之旅让杨利长了见识——东莞凭借一个个镇级专业市场带,硬是生生挤进了全国GDP10强城市,厚街是全球家具业的“第五大道”,大朗毛织产品雄踞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
考察归来,杨利“野心”冲天,决心复制东莞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带。
“野心”之一就是打造“西部家居工业第一园”:投入20亿元,建设西部家居会展中心、家居工业设计中心、家居物流创意中心、现代家具工业园,5年内,形成家居制造产业300亿元、流通服务产业100亿元的大市场。
“野心”之二就是打造“重庆南部汽车销售中心”:依托渝南汽车会展中心、重庆西部国际汽车城,打造百亿级汽车销售市场。
2008年,这两个专业市场总成交额达114亿元——杨利的野心正在变成现实。
■ 恤民之善——人民给的权力只能为人民谋福利
民主村村民刘兴洪热泪长流,因为感动。
50岁的他获得了一份电工工作,这对他至关重要——妻子患病在床,儿子正上大学,急需用钱。
2005年,刚从农民转为市民那会儿,全家获得一笔补偿,刘兴洪还获得有生以来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摩配厂当保安。
去年底,摩配厂不景气,他失业了。这时,妻子大病一场后背上了药罐子,家庭支出陡然增加。“一辈子用惯了锄头,找工作谈何容易?”刘兴洪愁眉紧锁。
怎么办?镇就业培训服务中心安排他去学电工。
刘兴洪以“零支出”方式迈上再就业之路:培训、体检、上岗证,全由镇财政买单。
零支出就业培训,是花溪镇人人都享有的待遇。全镇已有5000多人因此走上新起点。
“人民给的权力,只为人民谋福利。”杨利淡淡说,“在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的背景下,应该体恤民情、关注民生。”
零支出就业培训,这是杨利抓的第一大福利工程。
新屋村村民周宗兰也哭了,同样因为感动。
她又到村里报销了1000元医疗费,重病在身的她,已累计报销了3600元医疗费——这缘于镇里探索的“留地经济”政策。
在城市化進程中,花溪镇大部分农民变为市民,但失地农民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杨利在进行一番调研后,决定大胆尝试:为农村被征地居民预留一块土地,集中起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让农民共享收益。
新屋村就是利用这块“留地”,修建了标准化厂房,并成功吸引10余家企业入驻。
新屋村厂房的年租赁收入达300多万元,5%用于农户分红,其余用于医疗、入学、养老等公众福利。按这种模式,镇里各村都搞起了“留地经济”,有的村连物管费都由集体买单。
“留地经济”,这是杨利抓的第二大福利工程。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是杨利抓要务的温情。
■ 文明之善——助长一个又一个“文明细胞”
“屋后桑龄四十三,累累伤痕压枝弯。虽然不作栋梁用,甘哺春蚕绿叶繁。”吟出这首《桑树》绝句的,是地道的农民杨荣平。和屋后桑树一样年纪的老杨,诗龄才3月。
2008年12月23日,镇里成立了“花溪镇文联”——这是全市第一个镇级文联。文联下设文学、舞蹈、书画等6个协会,杨荣平是文学协会的一员。
“文学协会注册会员已有400人。”镇文联主席杨昌菊说,“3个多月来,这些土诗人已有20多篇作品在省市刊物上发表。”
“写诗弄文,让我们找到了文化的乐子。”杨荣平说。
“开始写诗后,牌友换成了诗友。”这个自称“半辈子没受到尊重”的农民,现在连村干部都对他另眼相看,“写诗让我找到了人生价值,想想以前,除了伺候庄稼,就是打牌赌钱,城里人瞧不起,自己也觉得窝囊。”
“在文学协会,弄文的人没有一个再赌钱。”杨荣平眼里泛着光。
“以前很多人一谈到花溪,就嗤之以鼻,说我们的农民素质低,是一个典型的只认钱不认人的经济强镇!”杨利说,“这话虽然尖酸,但一针见血,这充分反映了花溪镇文化建设的缺失。”
“农民的富裕离不开文化,富起来的农民更需要文化。”杨利说,“所以必须抓好文明之善,让他们有精神追求。”
文明之善,一是抓“文联”,除了创办文联,镇里还投入数百万元,修建了镇文化活动中心,并在每个村建立了文化室,依托这些场所,群众文化精彩纷呈;一是抓“孝德”,评选“和谐家庭”、“好媳妇”等系列活动。
阴雨连绵后的大晴天,建新村村民陈惠珍赶紧将婆婆的被褥抱到坝边晾晒。多年来,每逢大晴天,她都有这样的“条件反射”。
“去年我们家被镇里评为‘五好文明户,今年我要争取‘好媳妇称号。”陈惠珍说。
“你随便走访几个农户,去闻一闻老人的被子,就能感觉到我们镇的文明程度了。”杨利说,花溪镇通过实施各种“孝德工程”,家庭和个人已成为一个个“文明细胞”。
“让人人享受文明,这是最大的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