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垠

2009-10-12 04:27徐永祥李丽娜
老区建设 2009年17期
关键词:宜春市宜春杨树

徐永祥 李丽娜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生猪和水产,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看到宜春二字,心底那份惬意感和清爽感就油然而生。在我们前往宜春采访前,就想象着这片土地定该如其名般莹媚如春、气候宜人。果不其然,用“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来描述宜春是再合适不过了。对于这么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它的扶贫开发工作也应该是不同凡响的,我们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到达宜春,市扶贫办主任时平向我们介绍了宜春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概况,从时主任的话语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宜春市扶贫开发工作倾注的心血和爱。时主任说,宜春的扶贫是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加强干部扶贫、科技扶贫,突出民生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全市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如今,绿色帮扶工程成为了宜春扶贫开发的热门,它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方式在扶贫领域得以发扬。

一、众人拾柴火焰高——结对帮扶送温暖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扶贫开发是一项社会事业,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扶贫,才能真正为贫困户谋福利、为社会谋发展,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宜春市从2003年起开始在全市城乡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万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

明确帮扶任务。明确要求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带头体现党的先进性,积极参加扶贫帮困活动,市(厅)级干部帮扶3户,县(处)级干部帮扶2户,科级干部帮扶1户。市(厅)级干部资助资金每户每年不少于500元,县(处)级干部资助资金每户每年不少于400元,市县机关科级干部资助资金每户每年不少于400元,乡镇科级干部资助资金每户每年不少于300元。干部帮扶贫困户要帮助其掌握一门以上生产技术,发展生产或经营,增加收入,确保贫困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

选定帮扶对象。农村帮扶对象由乡镇政府调查确定,城镇扶贫对象由街道办事处调查确定,把人均年纯收入在685元以下,年人均占有粮食在150公斤以下的农村贫困户和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不足100元的城镇贫困户以及军烈属、优抚对象、计生纯女户、残疾人、遭受天灾人祸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由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统一报县市区帮扶办,由市县两级帮扶办统一安排落实各级干部结对帮扶。同时,落实“四定一包”帮扶责任制,即定对象、定时间、定任务、定效果,包解决温饱或脱贫致富,实行不脱贫不脱钩。

加强调度督查。将各级各单位干部扶贫帮困工作纳入到全市农村工作和市直机关“联创联建”工作的年度考核内容,把干部帮扶情况作为公务员考核评档的重要条件。市县两级帮扶办每季进行一次帮扶情况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平时不定期进行抽查,每季进行一次情况通报,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和效果明显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对帮扶工作不落实和贫困户面貌依旧的进行通报批评。

2008年,按照厅、处、科级领导干部分别帮扶3户、2户、1户的要求,全市共有11155名副科以上党员干部参加结对帮扶活动,其中厅级领导42名,处级领导895名,科级干部10218名,共扶助贫困户13821户。帮扶干部坚持以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通过扶资金、送技术、供信息等方式,帮助结对贫困户发展各种致富项目4395个,帮助解决贫困群众吃饭、穿衣、住房等实际困难及办其它好事实事18715件。上高县大力实施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六个一”增收工程,带动全县一千余名贫困户发展增收项目。镇渡乡埠头村贫困户吴友根在帮扶干部的扶持下,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与同村青年合伙购买了一辆农用车,跑起了运输,每月有上千元的纯收入,极大的改善了生活状况。

二、绿树青山总关情——绿色帮扶传真情

“绿”,是大自然的颜色,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更多的是心灵的冲击。之前就对宜春市的绿色扶贫充满好奇,给帮扶加之以“绿”,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扶贫无尽的生命力。为了能对绿色帮扶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宜春市扶贫办副主任李隆琪的陪同下,我们前往袁州区进行了实地采访,一路上出现的是一幅幅绿色的画面,一片片充满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杨树林以及被称为“绿色精英”的楠木林不时映入我们眼帘。袁州区扶贫办主任胡光庆说起这些树木来如数家珍,他让我们了解到,眼前的“绿”是贫困户希望的田野,是给他们带来无尽财富的“功臣”。马路旁“要想代代富,年年要种树”的标牌虽然没有霓虹灯那般光彩夺目,但却饱含着人们对绿色扶贫的赞许和认同。

2005年,宜春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开展绿色帮扶工程的实施方案》,方案要求,结合全市万名干部扶贫帮困活动,因户制宜,为农村贫困户栽种杨树等速生林木,发展绿色经济。今年,宜春市的绿色帮扶工程持续全面推进。入春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及早行动,周密部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与城乡贫困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按绿色帮扶工程要求,帮扶每户农村贫困户栽种50棵杨树。截止到2009年3月底,全市已有11071名党员干部与1304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并为10806户农村贫困户栽种杨树、桤木等苗木63.77万棵,户平达59棵。

何元光是袁州区下浦街道墈上居委会的一名退休教师,是当地种植杨树的典范。采访中,他给我们计算着这片杨树林的收益,即使按照目前市价,等到卖的时候每棵杨树的纯收益最少也能达到300元,他的这片杨树林的收益能达到十来万,还是非常可观的。何元光说,种植杨树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还能产生生态效益。他对自己的杨树林充满了信心,同时也相信村民们看到了他的成果会对绿色帮扶更加拥护。易军平是洪塘镇布上村有名的贫困户,家庭生活极其贫困。今年3月份,镇党委委员易少裕响应绿色帮扶的号召,帮扶易军平栽种了100棵杨树。易军平高兴的说,党的政策好啊,树苗免费给提供,平时还有专家上门讲解种植的技术和防虫要领,我现在的杨树长势非常好,脱贫在望,真是多亏了绿色帮扶。

如今,绿色帮扶工程正如火如荼的在宜春开展。各县市区及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绿色帮扶工程的通知,做到早谋划、早部署。丰城市春节前就把绿色帮扶工程列上议事日程,并在节后立即下发了有关通知,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要求;铜鼓县召开全县科级以上干部动员大会,给万名干部传达了绿色帮扶的工作精神,并按单位按职级按人数进行了任务分配,会上各部门主要领导签订任务落实责任状;樟树、高安、上高、袁州、宜丰等县市区认真组织,对绿色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查,对进度较慢、帮扶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督促其按时采取补种措施,确保绿色帮扶任务完成。樟树市于今年2月28日和3月20日对全市19个乡镇(街道为)辖区内的绿色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通过督查,有力的推进了工作的开展,确保绿色帮扶真扶贫、扶真贫。宜春市国土资源局3月1日开展了“绿色帮扶”捐款活动,局长罗光华、党组书记冷世民带头捐款100元,全局干部职工共计捐款3000余元。3月19日,组织局里50多名干部职工深入张家山社区开展“绿色帮扶”活动,种植杨树、湿地松、樟树、杜樱树等树种共计2650棵。

三、阳光雨露洒万千——就业帮扶创未来

阳光照亮前进的方向,雨露滋润希望的种子。针对贫困户的各种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就如同阳光雨露般为贫困户带来福音。扶贫先扶智。很大一部分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主要是缺乏技能和科学技术。为帮助贫困户掌握相关的农村实用技术或外出务工技能,宜春广泛开展了送科技入户、免费培训等活动。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党员干部组织帮扶对象参加新技术培训、就业前培训、家政培训等多种岗位培训,并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找出路,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袁州、丰城、樟树、上高等县市区党员干部积极牵线搭桥,帮助贫困户参加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劳动力转移培训,并协助安排相关就业岗位。高安市党员干部先后为贫困户引进先进生产项目32个,先进实用技术20多种,开展技术培训40余次,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铜鼓县采取技术培训、骨干帮带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让50岁以下的帮扶对象普遍掌握1至2门新型实用技术。据统计,2008年,通过党员干部帮扶,全市接受减免培训费或送科技上门的贫困户有1.2万余户。

陪同我们的袁州区扶贫办副主任吴燕说,袁州区经常组织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阳光工程”,每年从财政挤出50万元资金用于劳动力培训,建立起袁州区就业训练中心、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4个培训基地,针对本地企业和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开展了电脑基础、电子加工、缝纫、农业实用技术等20多项培训,每年培训农民达1万余人次。不仅为企业输送了熟练工人,有的农民还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袁州区扶贫办几乎每个月都会组织对区属6个扶贫重点村的贫困户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我们最为触动的是,区扶贫办不仅会请专业人士免费给农户讲解种植技术、缝纫技术等,甚至会带上自己出钱购买的电脑深入重点村,给农户以免费的电脑知识培训,那一台台崭新的电脑,倾注了多少扶贫干部的心血,浇灌了多少贫困户的心田。

在采访中,我们参观了位于袁州区工业园区的江西港丝利服饰有限公司,见到了公司精明能干的女老板姚桂玲,我们很佩服她那异乎常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个性。吴主任说,贫困户接受过缝纫技术的培训后,一些就被介绍到港丝利工作,工资不比在外打工拿的少。姚老板为我们的农户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为我们的扶贫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三阳镇农民钟永贵曾经外出打工,在广东顺德待的两三年间换了几个厂,不仅工作、收入不稳定,而且工作环境也不尽如人意,要回一趟家更是非常困难,后来,通过回乡接受劳动力技能培训后,被介绍到了港丝利工作。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家门口打工不仅能照顾父母儿女,尽点孝道,而且下班之后还能在家里干点农活,好不惬意。”2008年,全市就有6915户贫困户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经过培训和学习相关实用技术,实现了外出就业或自主创业。

爱是黑暗中的一盏灯,照亮人们前行的方向;爱是冬日里的阳光,使人们感受到温暖。毫无疑问,宜春万名干部的扶贫帮困活动点亮了贫困群众心中的灯,温暖了贫困群众心中的情。这无垠的大爱将在百姓心中竖起永恒的丰碑!

[责任编辑:王建平]

猜你喜欢
宜春市宜春杨树
宜春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四月轻语
宜春吟
作品赏析(6)
跟踪导练(五)
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作品
不同类型草坪质量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
高跟鞋
书画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