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榕
[摘要]文章认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应从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上着手,并明确相应的课程建设要求:身心素质教育方面,在突出课程设置的普及性的同时,注重课程教学对象的个别性;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在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的同时,注重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在注重课程设置广泛性的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精要性;专业素质教育方面,在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度理论性的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关键词]高职 素质教育 课程建设与改革
[作者简介]陶榕(1963- ),男,上海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工作。(福建 三明365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1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任何层次、任何类型的教育都是以提高公民和劳动者素质为目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不例外。但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传统的高等学校,因此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时也应体现其鲜明的个性。本文试图从课程建设与改革入手,对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身心素质教育方面,在突出课程设置的普及性的同时,注重课程教学对象的个别性
身心素质应该是指身体和心理(精神)素质。当前高职院校对身心教育并不重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也严重落后,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体育的认同度很低。该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基本处于应付状态,普遍被当做“副科”。目前我国“竞技体育成就最大,占据的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最多。而群众体育的各种指标总体偏低。学校体育更是羸弱,近年来,青少年身体素质一直呈下降趋势”。竞技体育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有限的体育资金对广大群众健康教育和身体素质训练的投入却大大减少,这也就造成了学校体育和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严重缺失。“最近20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1/4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大学生高达83%……”很多学校视体育课为“多余的”学科,删减教学内容,压缩教学课时,有的学校甚至取消了体育课,这也使得体育的功能无法得以真正发挥。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仅仅停留在体育基本常识的教育教学上,与体育教育的真正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心理教育几乎是空白。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逐步开放与发展而层出不穷,引起了诸多教育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因此有的学校已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但总体来说力量还很薄弱,有的学校在此方面的工作甚至还是空白。三是开展身心素质教育的专业队伍普遍水平不高。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教育均未给予足够重视,在体育教育上也未给予应有的投入,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体育教学队伍与其他科目相比显得相对落后。此外,心理教育的专业队伍建设更缺少规范性,较少有学校达到了国家对高等院校设定的标准。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建立身心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积极推进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并做到普遍性和个别性的结合。
1.真正确立体育课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确立体育课地位,发挥其功能,促进体育运动的开展,这是身心素质教育实现普及性目标的必要途径。“高等体育教育担负着培养人身心健康的任务,从教育内容上应包括人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体育教育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身心培养的教育属性,在实践中也应充分开展能够反映出其教育属性的培养活动。体育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学知识,也要教会学生做事,教会学生做人。”概括地说,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分为四个层次:强身健体、开发智力、磨炼意志、塑造完美人格。为了达到以上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将体育、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课堂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本体育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识体育的重要作用,养成良好的运动和体育锻炼习惯,真正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体育精神融入每个学生的言行当中;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和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竞争的意识、纯洁的心灵和稳定健康的情绪,进而提高学生适应求职就业和社会生存的身心素质;同时把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当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组织好每年一次的校田径运动会,组织好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小型专项学生运动会,激发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
2.设置系列心理学课程,规范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咨询活动,这是身心素质教育做到兼顾个别性的有效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是强化和补充体格锻炼的重要手段,还可以照顾到学生身心成长的个别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设置心理学基本常识、心理健康等必修课以及青年心理学和青春期心理学等选修课,还要设置与专业对应的行业心理学等必修课。此外,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三个阶段表现得较为突出,即入学时的自卑心理、学习过程中的盲目心理和就业前的茫然心理。因此,各院校应该根据高职院校这方面的特点,重点在上述三个方面,结合入学教育、专业教学和就业指导来开设心理学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二、思想素质教育方面,在突出教学内容的职业性的同时,还要注重课程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我国各类各层次教育都极为关注的方面,但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陈旧,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甚至还出现了形式主义和说教行为充斥校园的现象,使学生较为反感。因此,高职院校在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方面要有所突破,必须注意突出教学重点,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突破口。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进校时专业方向明确,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贯彻了岗位培训的内容,因此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必然要求;而职业道德教育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思想品德教育为基础,指导学生“先做人,后做工”,这样,学生就能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全面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基于上述认识,高职院校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突出职业道德内容,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真负责的作风以及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要求学生提前体验职业角色,强化职业意识。
此外,教学实效性差也是困扰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要克服这一困难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更多的现代化手段,全方位、综合化地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水平。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尝试进行改革:
1.开设相关的思想素质教育的课程。开设公共关系学、礼仪、语言交际学等公共课,从学术的高度引导和规范学生的言行;加强传统的以法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创建和建设的关键过程,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法制观念。
2.“第二课堂”辅助品行教育。建章立制,将主要的学生管理制度汇编到《学生手册》中,并通过设置和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周活动日、主题班会、讨论课、班干部会等“第二课堂”,结合校刊、广播台、学报等宣传来配合开展学生品性教育。
3.在实践性教学课程中检验学生的思想品德。设置40%以上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参观访问、卫生劳动、暑期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兼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各类专业辅助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组织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言行和思想水平,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会做人。通过营造综合教育氛围,强化综合训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提高思想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三、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在注重课程设置的广泛性的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精要性
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它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较大的影响力。较低的文化素质必然对其他素质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制约。由于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广义的文化包括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这对于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同时也对学生本人专业学习的深入性和牢固性有很大影响,还对社会的适应性有很大影响。从文化的角度讲,各学科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比如对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在很多学科之间都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只是训练的切入点有所不同。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他对事物特点的捕捉越迅速,对事物规律的认识越深入,对环境、对社会的适应性也就越强。然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多由边缘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学科构成,加之受到学制短等因素的限制,其教学更强调专业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往往被忽略。此外,受传统的大学文理分科教育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上,文理界线分明,专业排斥现象严重,学生无法很好地建构完善、广博的知识结构,进而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目前的课程设置表现为“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无法与当前时代的要求很好接轨。基于此,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力图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
1.开设两种类型的公共课。一是全校性公共课。除了保留体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外语、计算机应用和大学语文等传统课程外,新增设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社会学等课程。二是专业大类公共课。文科专业开设公共关系、书法、应用写作、新闻写作、现代管理知识和礼仪等;工科专业开设高数、普物、管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
2.各专业互相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知识面。如有的专业开设文学美学常识,有的专业开设宏观经济理论,有的专业开设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等,这些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增加选课的灵活度。
3.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讲座。学校定期或不定期聘请校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可以涉及文学、哲学、艺术、经济、政治、外交、管理、工业、农业等各个学科门类的内容。
总之,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和宽厚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重新审视专业特点,力求与专业发展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不能简单地体现在教学的“量”上,而应重点关注“质”。因此,高职院校在努力完善文化素质的课程体系时,应力求做到“少而精”,避免在课时上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学管理部门和各专业所在院系应认真研究和严格审查每门课的教学大纲、教材编制、教学内容和方法,逐年修改,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视,每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田径运动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强化文化素质的教育。
四、专业素质教育方面,在注重课程内容的适度理论性的同时,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强化实践性教育环节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具体措施。然而有人认为,强调实践性的同时必然会削弱理论性,削弱理论性则必然会淡化思想性,因此实践性教学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之间存在矛盾;甚至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仅为技艺性人才,与素质教育无法挂钩,不宜在高职院校中推行素质教育。
上述认识是片面的,其既没有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又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和作用。高职教育所强调的实践性、技艺性是在学生培养的“类”上做出区别,并不是把高职学生和其他高校学生在教学层次上进行简单的区分。素质教育是针对各类学生的,业务素质的培养则更体现了“类”的针对性。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适应性好和动手能力强等方面。故而,强调实践性不但与素质教育不矛盾,而且是对素质教育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和个案研究后的深化认识。认清此问题后,改革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大胆改革课程体系。各专业教学计划可以对传统高校“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四板块体系进行改革,将其重新分割为“公共课、职业基础、职业技术、职业方向和综合素质(选修)”五个部分。公共课里有全校共同的技能性课程,如语言、计算机应用等工具性课程,在职业基础、职业技术和职业方向课程中则要加强实验、实习内容,尤其是要根据各专业特点,在每个专业的每个学期开设至少1门如下所列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书写、语言、写作、演讲、摄影、珠算、素描、工程测量、施工、计算机操作、外语口译、电工操作、电器维修、电子线路、汽车修理等,其教学量可以占到教学计划的40%以上,个别专业可以占至50%。
2.改革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贯彻理论课程以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即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不必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能够结合教学目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即可。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院、系每年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种规模的技能竞赛,促进技能课教学,检阅技能课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机会,增设技能竞赛项目,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职教特色。
以上改革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实践性教学的实用性和适应性特点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相应行业岗位群的了解,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就业,更好地满足地方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由“学科中心”向“能力中心”转移,同时,更为高职院校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在高等学校已经深入人心。如何才能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推进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近年来,各个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上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大力推动了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深入开展,但是,这些工作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设计,尤其是强化产学结合以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等方面仍然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在课程改革中还有很多来自传统观念的阻碍,例如一些传统经典课程和新课程在设置和课时数增减上的矛盾,统编教材的适应性问题,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所带来的边缘课程、交叉课程的增加所随之带来课时数的膨胀等问题,此外,特色课程的建设也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问题。高职院校既有别于传统专科学校,更有别于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中进行素质教育更应该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明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使命,从课程建设和改革上入手,争创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喜.中国体育期待实现新超越[N].人民日报,2009-02-11.
[2]肖江.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20年下降阳光体育运动出炉[N].沈阳日报,2007-05-11.
[3]刘明星.高等体育院校应强化“做人”教育[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