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型复苏”困扰全球

2009-10-02 20:32
环球时报 2009-10-02
关键词:美国商务部失业率经济学家

美国九月25万人丢工作 欧洲失业率达十年新高

本报驻美国、韩国、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管克江 詹德斌 谢德良 本报记者 夏 颖

当全球经济在刺激政策的帮助下显现复苏信号时,失业率仍在上升。分析人士称,经济形势的好转还需要一定时间传导到就业市场,但失业率的居高不下却也表明,政府需要把政策更多地向就业领域倾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日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鉴于全球经济恢复程度好于预期,明年全球经济增幅预计为3.1%,高于此前预期的2.5%。IMF也提高了2009年全球GDP的增长预期,由7月时预计的收缩1.4%改为到收缩1.1%。

此前,美国商务部9月30日公布了第二季度GDP的修正数据,第二季度美国GDP下滑0.7%,小于原先公布的下降1.0%。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支出加速、企业支出和出口降幅小于原先估计。路透社称,该数据表明美国经济降幅放慢,触底复苏迹象更加明显。美国商务部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多姆斯说:“修正GDP数据显示经济正开始稳定,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刺激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将在今后几个月维持这一动能。”

尽管经济数据有所好转,但美国的失业率继续呈上升趋势,给复苏前景增添了变数。美国劳工部最新的报告称,截至上周末,美国初次报告失业的人口已经达到55.1万人。一项调查显示,9月份美国企业裁员25.4万人,超过市场预计的21万人。预计9月份美国失业率将达到9.8%。威尔士·法戈公司的约克在接受CNN采访时称,今年接下来的时间,失业情况预计难以好转。大和证券在纽约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尔·莫兰说:“经济正在转向,但拐弯力度不强。我们将看到退潮现象。”多数经济学家预计,美国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将达到3%,这意味着美国将技术性摆脱衰退。但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上个月却表示,经济增长还没有足够好到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降低失业率的程度。

欧洲一些国家也同样面临这种窘境。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尽管欧洲经济也呈现回暖征兆,但1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欧元区8月份失业率升至9.6%,创10年来最高水平。日韩的情况也不甚乐观。

经济学家说,就业市场的复苏往往要比经济活动滞后。这似乎让人们对失业率攀升的担忧有所减轻。但是芝加哥采购经理人指数9月份突然从50降到46.1,小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衰退。失业率增加导致居民收入减少,消费意愿降低,这对希望靠内需来走出危机的国家而言,不算好消息。《福布斯》杂志刊登署名文章称,失业工人正承受着信用卡债务和还贷等多重压力,这使得他们无力消费。而这对于需要依靠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美国和其他经济体而言无疑是个不利因素。

此外,美国《商业周刊》称,失业问题也意味着,一些失业人群可能很难再找到下一份工作,他们将需要依赖政府救济来过活,这无疑将给政府带来更多的压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采访时说,普通人的就业是检验经济成色的切入点。除非就业情况回暖,否则哪国政府都不敢贸然退市,仅靠市场自身的规律进行调节。从外需拉动转向内需驱动,就业是最根本的因素。没有就业增长,就没有收入增长,也就没有消费增长。当务之急是弄清就业与增长的关系,切实把目标转向“就业优先”,考虑如何让刺激措施对就业更加友好。▲

猜你喜欢
美国商务部失业率经济学家
三个愿望
美国GDP意外下降
找工作
“全球80名经济学家预测经济走势”
谁给了经济学家“出场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