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玲
引言
鲁迅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中涉及翻译理论中的很多方面,但常有不少人因为鲁迅所提出的“宁信而不顺”的口号而对其加以质疑和诟病,但是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为了达到特定的翻译耳的,译者可以采取任何翻译策略。因此本文将从“目的论”出发,对鲁迅的翻译策略进行解析,以便人们能正确认识鲁迅的翻译。
一、目的论的基本思想
“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维米尔创立,后来由克里斯蒂安·诺德继续发扬,属于功能主义学派。“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行动皆有目的,行动者参照实际环境选择一种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以求达到预期目标;既然翻译也是一种行动,所以译者也会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最合适的行动方式。”“目的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因此,译者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译文文本作者,而是在一定社会和历史文化条件下,带着特定的目的与任务走进原作的译者。而原文目的与译文目的不一定会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目的论首要关注的是译作的目的,这个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产生功能上可满足需要的结果”。这样一来,译者所追求的就不是与原文“等值”的译文,而是能达到译文与译者目的的文本。在“目的论”目的决定策略的观照下,只要能达到预期目的,不管是直译也好,是意译也罢,各种策略皆可采用。根据“目的论”,评价译文的标准不在于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忠实于原文,而是在于译文完成预期目的的适宜性,即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目的论”也将读者对象纳入考虑范围,认为译者在完成其翻译目的时,必定有其意向读者,因此翻译策略的制定也应考虑到意向读者。“目的论”的出现为我们解读一些译者的翻译观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二、鲁迅的翻译目的与意向读者
1、鲁迅的翻译目的
鲁迅在翻译方面,“基本观念是既定的,那就是以思想启蒙和政治救亡为目的的功利翻译观”。简而言之,即是想通过思想启蒙来改造社会、救亡图存。而要想进行思想启蒙,文艺是较为有效的办法。关于这一点,鲁迅自己也说过,“我们在日本留学时,有一种茫漠的希望:以为文艺是可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因为这意见,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介绍外国新文学这一件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鲁迅总是翻译一些弱小国家或被压迫民族的作品,意欲“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除此之外,鲁迅还站在改造中国语言的高度,想通过翻译来改造汉语。他一直认为汉语不够严谨,需要借鉴外语来丰富我国语言,所以鲁迅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译本,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话,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作文的秘诀,是在避去熟字,删掉虚字,讲话的时候,也时时要词不达意,这就是话不够用……要医这病,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进去,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翻译。的确可以帮助我们造出许多新的字眼,新的句法,丰富的词汇和细腻的、精密的、正确的表现。”
2、鲁迅的意向读者
鲁迅提倡对读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读者采取不同的对策,同时他也认为在开始翻译时,就应确定自己的意向读者。他明确宣称,“我们的译书……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的分起来: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的范围之外,启发他们是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的任务,在这里可以不论。但就是甲乙两种,也不能用同样的书籍,应该各有供给阅读的相当的书。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而这创作又必须并不只在配合读者胃口,讨好了,读得多就够。”可见,笼统地说,鲁迅的意向读者是甲乙两类读者,而就严格意义的翻译而言(即非创作的翻译),他的意向读者更多的是甲类读者。
三、“日的论”观照下鲁迅的翻译策略
1、翻译选材
鲁迅的翻译策略之一即体现为其对翻译材料的选择。为了达到启发民智、改造社会的目的,鲁迅的选材以有益于社会和人民为基本原则,因此他的选材“没有摆脱‘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科学小说的范畴,与当时救亡图存的政治倾向相契合”。最初,鲁迅选译了一些科幻小说,因为当时尤其是“科学小说,乃如麟角。知识荒隘,此实一端。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可见,鲁迅想通过科学小说扩大国民的眼界,陶冶国民精神;后来,他翻译了不少童话,因为童话可以反映真善美,使人们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但随着国内形势的发展,他深感国民的斗志薄弱,革命意识亟待唤醒,遂一反“欧洲文学中心论”的观念,侧重译介俄国、波兰、北欧及东欧诸国的作品,“从异邦的被损害民族中寻求叫喊和反抗的雄声,意在激发国人的斗志,以改变旧中国遭受异族奴役和列强欺侮的悲惨状况”。总的说来,在选材方面,鲁迅完全基于其“启蒙思想、政治救亡”的目的,置个人的喜好于不顾。有人这样概括:“鲁迅弄翻译,跟一般译家很不同。他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文化,他就从外国搬运什么样的文化。他本人适宜搬运什么,胜任搬运什么,喜欢搬运什么,只好置之度外了。”
2、翻译方法
鲁迅初期受晚清意译风尚的影响,也采取了意译的翻译方法,但在后期他的翻译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鲁迅后期认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倘有,就是貌合神离,从严辨别起来,它算不得翻译。”为了保存洋气,传播异域的思想,同时也为了改革中国语言,给汉语输入新的表达法,鲁迅后来一直力主直译,并为此前未取直译法而后悔。1925年,在《出了象牙塔》的“后记”中他又强调:“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所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请看下例:
Seeing the police laying hands upon her, the unfortu-nate woman struggled with them. But when she was securely seized she manifested the deepest grief. While two poli-cemen were pushing her along, each holding one of her arms, she shouted, "I have done no harm, I assure you! It is the gentleman who interfered with me. I am not guilty;
I im-plore you to leave me alone! I have done no harm, really, really!"
彼不幸之女子,见巡查之捕己也,乃离抗之,然终被捕。尔时渠乃婉转悲鸣,巡查各执其双手,曳令行。女子呼曰:“余未为害,余可保必无,彼绅士实先击余者,余实无罪,乞就此释余,余害未为一害也,实如是,实如是。”
这段话的翻译完全体现了鲁迅直译的手法,句式基本未作调整,只有些许的微调,内容上也没有删减,完全是逐字逐句的直译。
正因为他有时对原句语序也不作调整,所以他的一些译文晦涩难懂,关于这一点,他自己也有清醒的意识,但他同时也明确阐明了自己的目的。“固有的白话文不够用,便只得采些外国的句法。比较的难懂,不像茶淘饭似的可以一口吞下去是真的,但补这缺点的是精密”。“但这情形也当然不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这最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所以从“益智、移情”与改造汉语的角度来讲,这一方法是恰当的。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思,勇于面对和承认本国文化的不足,极力想通过翻译来输入新鲜的血液,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出于这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又何尝不应肯定呢?
而且,鲁迅的意向读者的主体应是前面提到的甲类读者,可以称为是精英读者,“这些人由于不需要进行文字上的启蒙,故而可以跳过文字通俗与否这种浅层次的问题,而直接吸收西文原著的精密的表达法和先进的思想。”所以,从“目的决定策略”的“目的论”来看,鲁迅的直译主张无可厚非。
四、结语
“目的论”中“目的决定策略”的理论为我们解读鲁迅的翻译策略提供了途径,为了达到“启蒙思想”与改造汉语的目的;鲁迅的翻译策略可谓恰当。不仅如此,鲁迅的翻译策略还移情又益智,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法。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鲁迅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