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播·坚守·展望

2009-09-30 06:18刘景松
华文文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华文刊物栏目

刘景松

《越南华文文学》(简称“越华”)是在全球化浪潮裹挟下,在经济领唱主调,文化式微且被挤至边缘的境遇中响锣登场的。因此,她的存在,既是“奇迹”,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越华”创刊于2007年,既无官方背景,又缺商贾注资,更乏圈内人捧场,活脱脱一副“三无”刊物的薄命模样。但在我看来,蹒跚学步中的“越华”,恰似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因其单薄、真诚、无俦而愈发清纯可爱。

“越华”,装帧简朴,尚未开卷,就不由心生好感。读毕全刊,又总会沉浸在纯文学氛围中不愿释手,仿佛沐浴着湄公河畔的蕉风椰雨,顿觉神清气爽。“越华”的封面多选用具传统华族文化韵味的水彩画编饰,“榕树下”、“雄风万里”、“人牛同耕图”等画卷,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有一股“根的意识”涌动其中。如此品相,自然能够快速缩小读者与出版人的情感距离,使得读者真切感受到“南洋存知己、四海一家亲”的浓情厚谊。

“越华”的固定栏目计有:诗广场、散文诗、散文谷、小说篇、微型诗、诗人谈诗、教与学、学生习作。其中前五项为常规板块,其余的则为兼顾专栏。这样的栏目设置涵盖了各类主要文学体裁。一期“越华”在手,某种程度上也就拥有了察览当地文艺创作动态的可能,“越华”也因此成为透视文艺苗圃的一扇窗口。不难发现,“越华”所刊登的作品,并无名家新丁之别,只要作品言之有物、格调健康向上,都能在文学的航道扬帆竟发,各显风采。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作者齐集旗下,不同风格的作品同期刊发,期刊浓厚的本土色彩便由此凸显出来。

丰富多样的栏目设置乃期刊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甚至是命脉所在。但仅有多样的栏目而无视合理的编辑,又势必造成杂志内容的拥挤、重复,给读者带来阅读疲劳。这就要求栏目设置要有灵活性、变通性、时效性,编者要时刻追踪文坛最新动态,适时调整编辑路数。流通于文化市场的杂志,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商品,刊物一旦上市,高雅也好,通俗也罢,终须接受消费者的“评判”与“鉴定”。唯有配合读者的阅读需要,及时更新应变,才能求生存谋发展。毕竟,刊物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维系于读者的“胃口”与“口味”,而读者的胃口口味,则取决于刊物的整体风格和所刊载的作品的质量。“越华”既不独宠小说王子,也不溺爱诗歌女神,或偏袒散文游记。她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固定板块和兼顾栏目的作品均衡“亮相”,从而满足了读者期待中的阅读需求。

如果说文学作品是精神食液,能愉悦读者情感,助其提升审美能力,那么,对评论性文章的研读则往往能够加深读者在某一话题某一领域的理性认识,进而提高思辨才能。杂志作为作品与理论文字的载体,其价值与意义就在这里。“越华”以登载原创性作品为主,“诗人谈诗”、“教与学”两个较具理论色彩的栏目,则是该刊亮点所在。歇脚于斯,读者往往能够拾获最新理论信息,了解研究动态,甚至激发出参与学术争鸣的热情。当读者的要求、作者的呼唤、编者的努力很好地统摄在纯文学的追求大旗下,当“越华”将人文性、学术性完整地融为一炉,一份成熟杂志的体态也就呼之欲出。

“越华”立足中南半岛,本土与东盟以及周边国家地区的作者多有佳作刊登其中。“学生习作”的开辟为新苗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得益于此,越南华文文学之树一时间“老凤甫开喉,雏凤声声应”,呈现出百鸟啾啾的繁荣气象:

潺潺一江东流水/蜿蜒两条宿命/父亲在源头 我在尽头

不选择驻足的水/席卷两片芳心/父亲出澜沧 我走九龙

似两截趋水浮萍/起伏同一波涛/他芳华抖擞天涯/我海角……挥霍青春

潺潺昔日逝水/流淌两端相思/父亲在上游/ 我恋下游

(作者注: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沧澜江一带,于越南九龙江三角洲入海)

一首《同是一条湄江水》,写来欲歌无声,将泣无泪。全诗千转百回,一唱三叹,颇得余光中《乡愁》之神韵。两代人的际遇宿命,恰似愁肠千千结,赚尽读者掬掬热泪。这类优秀作品,将“越华”的天穹装点得格外璀璨。

“越华”这份民间刊物,就像一块文学运作的试验田,一个抚育文坛新秀的摇篮:在这里,青少年作者互相切磋,初显身手,老一代写作人宝刀出鞘,再谱新曲。正由于田间的摸爬滚打,有实力的作家开始显山露水,越华文坛的名气,因此在圈内响起。年仅两岁的“越华”,宛如早熟的姑娘,亭亭玉立于东南亚华文文学河畔,我们为之鼓舞。

没有意识形态的紧箍罩,没有居高临下式的说教,更没有派系之争与文人意气之辩,“越华”刊物的总体格调可谓温润淡定,清爽和气。倘若因此论定其编辑策略乃秉承“无为”原则,走一条乏善可陈的平庸老路,那未免过于冒失武断。毋须讳言,“越华”的地盘相对狭窄,迄今亦不见重量级作家学者在此留下墨宝,甚至连表面客套实则硝烟弥漫的“商榷”类文章也踪影难觅。但她的自留地尚有深广的空间可供开垦。编辑部为打造有本地特色的刊物尽心尽职,对本土以外的稿件也同样欢迎。他们期待各路“大腕”、“小辈”投稿赐文,携手为“越华”开疆辟土。在这一办刊思路导引下,“各立山头”和“门户之见”等顽疾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这份胸襟广阔,包容开放的杂志,每期都能吸纳来自东盟、港台和中国作家的优质稿件,其国际性刊物的雏形已告胎结成型。

一本杂志一旦问世,她就不再专属某人某地某机构。她已经由筹办阶段的私有性质转化为天下之公器,要承担社会责任,肩起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审视我们的新潮作家,终日在文字的迷宫兜兜转转,标榜个性。偶一复归到现实主义道路,其创作题材又从厨房、病房一路写到闺房、洞房和产房。诚然,在个人隐私地带横、折、弯、勾,翩翩起舞惬意快活,且符合创作美学中的真实原则,然文学创作岂专为一人一事而来?创作视域如此狭小,其创作水平焉能迈步向前?反观“越华”之编辑风向,紧扣时代潮流。当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事件发生后,总在第一时间刊发文稿,呼吁各界伸出援手,帮助灾民重建家园,呼吁华夏儿女出钱出力,共襄体坛百年盛举。我们必须承认,“越华”刊物的人文关怀因穿越国界而具有普世意义,她无愧“天下公器”四个汉字。

越南多种族多元文化共生并存,但华族人口仅占总人口五分之一,华族文化绝非主流文化。《越南华文文学》以文学守望者的姿势出现于中南半岛,她一步一个脚印,悲壮复振奋,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天地留下了一道光彩的风景。

越南的华文社会语境远较我们稀薄,“越华”为弘扬民族文化,履行着历史的承载职责,而且,她承载的还不仅仅是中国历史,这难道不值得再三思考回味?

猜你喜欢
华文刊物栏目
刊物贺词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杭州特产
征 稿
品牌栏目策划新方法——栏目品牌度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