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探析

2009-09-29 08:16闫英琪黄兰芳郏伯荣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

闫英琪 黄兰芳 景 丽 郏伯荣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成功地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同时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已成为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本文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的基础上,以学科教师教学设计的需要为出发点,探析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

关键词:信息技术能力;资源整合;MindManager;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6-0082-04

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生存手段,也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专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责任,是教师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如何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对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搞好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和“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中对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小学教师、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教师以及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际培训,拟从培训内容的角度出发,探析培训内容框架,希望对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现状分析

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很多培训仅局限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例如演示型的课件制作,机械地照搬国外的一些培训模式,真正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教与学全过程中的培训少之甚少,因没有得到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能力依然很弱。有些培训虽然贯彻了课程改革的思想,深入到教学与课堂的新课程政策,但培训内容过于笼统,不能有条理、有层次地规划培训内容,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很难把握培训的真正目标,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不大。

笔者在青海省城西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虽说已经参加过多次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但是因为没有一个系统化、框架化的培训内容作指导,培训时大家兴趣高涨,学完了却不知用到哪儿,一段时间后也就忘记了。鉴于此,在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项目启动之始,笔者和其他研究者就一起探析了一个自下而上、层级递进式的适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框架。

二、培训内容框架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高效地获取教育信息、批判性地评价教育信息、高效地应用教育信息并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中小学生具备较强信息能力并形成中小学生良好的信息心理和高尚的信息道德品质的综合素质。[1] 通俗地解释,就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上好一堂课。

笔者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内容框架正是基于帮助学科教师上好一堂课的目的,将信息技术能力拆分为中小学教师要掌握的由低到高的几种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信息技术。如以地理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备《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这节课为例:首先,教师要规划教学资源的存放位置,这就需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其次,获取一些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途径有网络、光盘等;再次,对获取的资源进行处理,然后整合处理后的资源;最后,进行综合运用。我们将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需要具备的信息技术能力划分为以下五种能力,如图1所示。

1.基本操作能力

基本操作能力是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最基本的能力,它指的是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管理各种类型资源的能力。具备基本操作能力需掌握以下内容:

⑴认识计算机中资源管理和组织方式;

⑵浏览文件与文件夹;

⑶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那么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资源呢?下面从教学应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逐步熟悉计算机中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并考虑如何有效地管理教学资源。

例如,王老师在制作《澳大利亚》(人教版地理初一上学期第八章第四节)课件时,收集了很多资源,包括图片、文档、Flash课件、压缩文件和网页等。由于资料比较多,她在备课时找某一文件感觉非常吃力,常常需要进行搜索才能获得需要的文件。显而易见,当收集的资料越来越多的时候,如果不进行分类管理,很难及时找到所需要的文件。用计算机的两大管家(“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来管理资源,就不会有这些困难。下面是我们为王老师规划的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资源管理的内容,具体细化框架如图2所示。

2.资源获取能力

资源获取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的在教学准备阶段利用各种工具搜集、获取教学资源的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需要丰富的资源支撑,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资源获取能力。在信息时代,教师必须掌握从网络中获得资源,这包括资源检索与收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熟悉一些获取工具,针对教学目标和需求收集相应资源。

例如王老师为了制作《澳大利亚》的课件,在获取资源部分需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在网上搜索有关澳大利亚的相关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其二,对手头已经拥有的资料进行二次捕获,这些资料包括课件、文档、光盘中的图片及视频等。为了掌握这些技能,我们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内容如下,具体细化框架如图3所示:

⑴IE浏览器的使用;

⑵搜索引擎的使用;

⑶网络下载工具的使用;

⑷图像捕获工具的使用;

⑸视频捕获工具的使用。

3.资源处理能力

当教师掌握了获取资源的能力,就能够利用网络或者采取其他方式获取第一手的资料。然而当使用这些收集到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时,有些原始资料不能够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所以必须经过二次加工、处理才能适合教师的教学需求。我们把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称为资源处理能力,主要包括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的处理与加工能力,中小学教师具备这些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图片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工具——画图;

(2)图片素材加工与处理的工具——PhotoShop;

(3)音频、视频素材简单加工与处理的工具——会声会影。

在《澳大利亚》这节课中,王老师为课件的制作下载了一些图片和视频。她想对其中的一些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如缩小或者放大;对另外一些图片要进行高级处理,如截图等操作。在视频的处理上,则需要把下载的视频片段中的其中一段视频截取下来,然后将这些视频合成一整段反映澳大利亚风情的完整视频,并配以背景音乐和文字说明。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王老师需要学习的具体细化内容见图4。

4.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是在对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将收集处理好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中小学教师要达到这个能力需要掌握如下内容:

(1)使用MindManager规划教学内容;

(2)使用PowerPoint整合教学资源;

(3)使用PowerPoint模板制作课件。

教师收集、处理好所有的资源后,正式进入备课阶段。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可利用特定的技术平台进行整合。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资源的整合能力呢?

在王老师的备课阶段,教学内容的规划方面我们选择了MindManager,这个软件既是一种表达知识的网络图形化技术,又是思维可视化的表征工具,更是一种优秀的计划规划软件。笔者认为用MindManager软件进行备课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呈现资源的平台最终还是定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较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然而,这里的学习不再是从最初的插入幻灯片、背景设置等基础开始,因为大部分一线教师经过多次培训,已初步掌握了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会使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因此,在这块知识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让王老师制作更加漂亮、美观的教学课件,并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超链接和使用模板等高级操作,具体内容框架如图5。

5.综合应用能力

随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的形成,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小学学科教师需要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综合应用能力就是这些能力的集合体。在中小学教学中,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创设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方式都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新任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基于学科的专题学习网站。

在为王老师设计的学习课程中,先是为她铺垫了专题学习网站的理论知识,如专题学习网站的构成、原则等。然后介绍了制作专题学习网站的工具——DotNetNuke,DotNetNuke是一个功能十分强大的开源门户网站框架,它提供了制作网站的基础框架,包括权限管理和内容管理等功能。详细内容框架如下,具体内容如图6所示。

⑴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

⑵DotNetNuke平台的使用。

三、结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我们以一个学科教师在备课阶段需要掌握的信息技术内容为例,详细探析了在信息时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在探析整个框架的过程中,我们以前期教师培训工作经验为出发点,以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力争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框架式培训内容,使培训者明确整合不仅仅是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表达一种新思想的教育理念。

当然,在撰写此文之前,我们探析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内容框架已经指导“利用网络环境建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化能力协同发展的模式研究”项目组完成了该项目的成果之一——《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的编写。在该教程被运用到项目中进行培训时,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确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修岩.论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2004,(2).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资源整合在博物馆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开放的挑战与思考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煤炭资源整合的新视角与新探索—评《煤炭资源整合中的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
省级交通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整合方案探讨
协同创新背景下体育类实践教学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