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元
“生本教育”在智障生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转变观念,如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如何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导学模式,对此,我在智障生的数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效果显著。
一、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我非常重视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每节课,“生本”教育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理论,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量精简,腾出时间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组织乃至参与学生活动之中,由于智障生基础知识薄弱,接受新知识能力差,课堂上精力容易分散,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讲多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通常直接拿许多年历表来让学生观察,由于年历表中有年份、二十四节气、农历月日等,这些复杂的生活情节掩盖了数学的实质,如果照本宣科地授课,会使学生在一些非本质的问题上纠缠不清,更谈不上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去繁取简,在制作年历表时,把“×年(×月×日)”及其一些无关因素去掉,只保留年份及每个月的日期,抓住这节课的知识要点,简明扼要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观察中独立探究,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汇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很快掌握年、月、日等有关知识,仅仅是一堂课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昨天、今天和明天各是什么日期,正是由于知识的筛选和精讲,使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数学味”,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常识中引入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在自主参与中掌握了知识点。
二、创新的教学模式:仿真型模拟教学
智障生,他们同样具有一切人的特性,而同时最终也应回归社会,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他们比普通人更需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按特殊教育领域的前沿理念,智障生是“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他们都具有人认知的规律,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这一规律,让他们在生活中去感受知识,在感受中感悟知识的规律,潜移默化中知识也就掌握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数学”。
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单元中,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做中学”“边做边学”,我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带上测量工具,到操场去,让他们自己去寻找长方形的图形,测量长和宽并计算面积,要求每个组测量并计算3个长方形的面积,很快地,各个组都有结果了,有的测量了篮球场、足球场、沙池、宣传橱窗等等,接着我让各组讲述自己计算的过程,奇迹出现了:这些平时连话都不敢说的学生,竟然能够准确地表述出来,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也为教师进一步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基础和着力点,这就是“以学定教”的意义所在。
学以致用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我经常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活动经验,感受生活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元角分的认识”学习中,我设计了仿真型的教学模式:模拟超市—现实超市—回到课堂—现实超市。
第一阶段:到模拟超市,创设仿真型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到学校模拟超市购物,让一部分学生充当营业员,一部分学生充当顾客,学生在这种仿真的环境里活动,很快就掌握了钱币的使用。
第二阶段:到现实超市,把课堂搬到社会,要求每个学生到附近的超市里购物,事先要求每人各自设计一个购物方案。
第三阶段:回到课堂,大家交流到超市购物的体会,教师指出存在问题:由于是初次在超市独自购物,有的学生到了超市就手忙脚乱,不知道买什么,结果购物空手而归,带出去的钱依然未动;有的成了购物狂,不够钱结账,向老师借等。
第四阶段:再到现实超市,这一次与前次大大的不同了,学生们都按照自己设计的购物方案去挑选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买到东西,基本上没有“超支”,经过这样的反复实践,学生作为学习、实践的主角,能够更好地认识钱币,掌握使用方法,增强了自行购物的信心,轻松快乐的教学,使学生大胆说,大胆做,获得更多的实践和成功。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