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添带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和谐校园,因为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标本兼治,内外兼修。既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要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一、人性化管理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核心
毫无疑问,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但是,传统学校管理制度只局限于约束和规范,甚至于控制和限制,这是不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的。现代教育管理学认为,在学校管理活动中,除了发挥严密的组织机构、计划和严密的规章制度等管理作用外,也要特别重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感情、情绪、心态、形象等在管理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潜在的自尊、自信、自控、自强的意识,通过群体共感与共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因此,要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实行人性化管理,也就是说,学校的管理制度要具有人文性特征,即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制度的创立不是限制人,而是发展人,管理制度的创立过程,应该是学校人文环境的塑造过程。
中山市桂山中学原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但是近年来,学校以制度文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致力于建立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以制度提高效率,以制度调动师生积极性,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快速提高,成为市重点中学。究其主要原因是在制度建设中努力突破传统制度中许多“清规戒律”式的“规范”功能的束缚,赋予规章制度以“人性化”,让现代学校制度的“人文性”与传统制度的“规范性”有机结合。为此,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形成了学校的管理特色:一是建立了民主管理制,重在规范;二是扁平化的校级与年级组“二级制”的组织机构,着眼效率;三是年级、班级、备课组和教师“四个整体”的负责制,重在团结;四是教师任课的课级组合“赛马式”用人制度,体现竞争;五是绩效优先的分配制度,重在激励;六是琢玉式的师资培训制度,注重发展;七是可控式的质量保障体系,重在效益;八是求真务实的教育科研制度,立足创新。
这些制度,继承了传统制度的规范性,又改变了传统制度重物轻人、重约束轻发展的弱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人本性、民主性、科学性、发展性等特点。这些创新性制度的有效实施,既规范了学校管理,又激活了学校的运行机制, 为每个教师发展成长提供了条件、机会和动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师资条件。
二、教学改革是必然要求
传统的教学和课程设置千人一面,以相同的模式培养每一个学生,以相同的标准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是产生学校内部不和谐的重要根源。因此,必须以“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为指导思想,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增加选择性,扩大自主权”的课程体系。
桂山中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以多向式分层教学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向式分层教学”的教学特色,实行纵向和横向的“多向”分层,让智能强弱和兴趣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全面加特长”的育人目标。
纵向分层是根据学生智能强弱不同的特点,采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编班方式,开展纵向分层的教学活动。行政班是主干课,教学班开展课后的扶优补差的辅导活动,每年级根据学生各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的不同,重新编成临时性的教学班,进行分层教学辅导。
横向分层是根据学生智能类型不同的特点,采用特长班和兴趣班并举的编班方式,开展横向分层的教学活动。特长班开展扬长的教学活动,如:语文、数学、物理、体育、美术、音乐等竞赛辅导班和特长班;兴趣班开展拓宽知识面的教学活动,通过选修课、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生协会的社团组织等开展实践活动。
在多向式分层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分类布置作业和分类进行辅导,有利于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让不同知识基础、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能力特点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能发展学生的特长,取得显著效果,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
三、师能建设是重要手段
为什么不少教师幸福感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成效不大。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提高师能。一方面要让广大教职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让教职工苦练基本功,增强教育教学的技能,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管理学生的能力。这样,师能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成效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信心也增强了,积极的情绪也自然产生了。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形势教育是有力保障
“君子以厚德载物”。高尚的师德风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更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有力保障。当前复杂纷呈的社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误导和诱惑,只有通过师德教育,激发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引导教师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保持教师的那份清高,拥抱培养人才的满足感,才不至于由于待遇、地位等问题陡添烦恼,才可能不迷失自我,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何况,是否幸福?是否快乐?是否辛苦?等等问题,实在见仁见智,事关人的心态,只是人的感受而已。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一个核心,三线齐抓,四种结合”的运作方法,切实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也就是以党支部为核心,党支部、教工会、办公室三线共同负责;师德教育与教师政治学习相结合,与党团组织生活相结合,与教师工作评价奖励相结合,与晋升相结合。坚持每学期开展“我是桂山人,我为桂山添光彩”大型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每周一次的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每月一次的党团组织生活,每学期一次的师德评价制度,并通过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让家长、专家和上级领导来校作报告,或进行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期望,把师德教育融会到教师工作和生活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教职工能保持良好心态,认真负责、努力工作成为主流,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