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法 培养能力

2009-09-29 09:56陈秋芳
师道·教研 2009年8期
关键词:商是练习本被除数

陈秋芳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我在继承传统的复习——讲授——巩固——作业的数学教学模式基础上,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一、自学能力的培养

抓好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会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针对数学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理解掌握自学数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在自学中能了解基本内容,找到重点难点,敢于尝试练习,如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大体掌握教材讲的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三角形、数小方格等;然后要学生详细了解难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重点是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尝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结构,掌握了重点并能归纳小结,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提供学生思考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与强化,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表现和发展的机会,如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我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数学游戏,”学生们一听游戏,马上精神大振,我出示一张卡片写上“123”对学生说:“无论你们怎样调换位置,它都是3的倍数,”大家检验后,这时头脑中便会产生“为什么还是3的倍数”的疑问,并会萌发强烈的求知欲,迫切地想知道这种判断方法,又如教“小数除以整数”的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来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我不急于让学生列出式子,而是出示系列思考讨论题:⑴用21个一作被除数,除出来的商是1个();⑵第二步用64个十分之一作被除数,除出来的商是();⑶第三步用45个百分之一作被除数除出来的商是3个();⑷既然商里面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3表示3个百分之一,那么商的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地方呢?⑸观察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些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交流中说出思考过程和讲清算理,这样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解题能力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题,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对解题方法进行训练,解题时要有顺序分层次地分析,理清思路,做到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到繁,遇到结构错综复杂、条件隐蔽性强、解法无章可循、难于理解、思路难寻的问题,教师就要耐心给予引导,探求分析解题的最佳途径,如解答简单应用题要依赖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来找出解题思路,在教这类应用题时,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并可统一抽象概括为:每份数×份数=总数,学生熟记理解了这些等量关系后,就能提高解题速度,增强解题能力,如: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5小时一共行多少千米?学生会很快知道“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速度”,“5小时”是“时间”,“一共行多少千米”是“路程”,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乘法计算,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

又如解答复合应用题要引导学生提出中间问题,解决中间问题,要运用“分析法”“综合法”理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找出题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解析,如:育民小学校办工厂,原计划12天装订21600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了多少天?这题的关键句是“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了360本”.在引导学生分析时,把实际每天装订的练习本看作“大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的练习本看作“小数”,它们的差是360本,看作是“中数”,列式:大数-小数=中数,实际每天装订量-原计划每天装订量=多360本,学生掌握了这一关键的问题后,相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及突破重点难点的技巧。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方法的优化,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商是练习本被除数
压岁钱大玩家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小灵通买练习本
商是几位数
被除数可能是几
买练习本也不容易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巧求被除数
相减和相除
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