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初探

2009-09-28 02:06邵紫瑛
大家 2009年12期
关键词:互动建构意义

摘要:在当前背景下,我国过去的传统师生关系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挑战,从而提出新的时代要求。本文从这种现实背景出发,分析了成因,提出了转换的思路和对策,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建构 意义 互动 情境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及国内国际出现的新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我国的大学校园中也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正经受着严禁的考验。

一、 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出现的新变化?

我国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新情况有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的影响。

1、大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和网络信息化的广泛应用,加上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已进入攻坚阶段,社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另一方面,教育的大发展,改变了传统精英教育模式,正向大众普及模式转变,加上高等教育收费代替原来的免费教育模式,加大了教育投资的成本,而社会上的变革又深深的影响着每个大学生的当前学习和今后毕业出路。成长和就业、发展环境是他们都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思考,这些因素都使教育的传统师生关系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发生巨大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2、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危机

最直接的是近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压力增大,学校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与社会上的就业需求之间的差别,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差别,还有对专业前景的迷茫等因素,都使学生厌学情绪弥漫并由此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化甚或矛盾化。在笔者看来,,大学教育中存在的这种种问题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学习意义的缺失。而意义的缺失又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关。所以要求重新认识和审视师生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和教育模式和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因此,在近几年,从国外引进的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逐渐被试点探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倾向,比如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目标的分析、忽视自主学习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对于象笔者从事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来说,都是100多人以上的大班授课教学,而且学科的理论特点也决定了难度更大。因此如何将传统教育与建构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符合实际就更显得重要。

3、建构主义的学习思想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目前西方流行的学习理论。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对建构主义作了比较充分的介绍,它是针对我国长期以来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发现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国内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建构主义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得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成果,基本上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术体系。尤为可贵的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基础的教育技术实验已在全国数百所学校展开,取得了全国上下的一致称赞和支持。但是,不容讳言,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是一门新的“舶来的”思想体系和观念体系,必然与现阶段的一系列观念和相冲突引发争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门外来理论“中国化”的过程,该理论本身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探索,以适应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土壤,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成果。注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将建构主义理论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概括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②

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意义”即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过程对学习者而言有价值、有作用。意义的缺失与客观主义认识论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模式教学直接相关。根据客观主义认识论,知识是关于世界的客观真理,是以原则、定理、法则、条文等形式书写在纸面上的。因此,掌握了这些知识之后便可以将它们运用于各种不同的案件处理情境之中,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知识本身具有不言自明的有用性,对学习者自然构成意义。与此相应,教学的传播模式致力于将这样的知识以适当的方式传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习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接收分块传输过来的知识。与此相应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知识的记忆、储存、提取。但问题在于,这种具有价值的知识,对学习者并不一定构成意义,而且脱离了具体情境的知识也并不一定能够自然地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境中。在我国大学教育中,这一问题尤其严重。我国大学学生从高中直接入学,几乎没有什么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很难有自己的经验参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其实是一种呆滞的“惰性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意义缺失,学习就会变得抽象枯燥,痛苦不堪,这样的学习只对考试有用,学生除了做题什么也不会。而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的课堂理论课更多的仍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仍普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比如甚至还不能用多媒体教室上课,那么多人都是集中在普通教室里,就靠一块黑板和一只粉笔,那学习的生动性就不能体现了。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大学生们,对上实验操作课和体育课,实践课就比较来劲,很感兴趣,上起来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其中,动手+动脑+协作+锻炼=亲身体验+成就感。而另一方面现今的大学己不再是“象牙塔”,来自各领域的竞争和压力使现在的大学生己不太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特别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躁情绪,诸如此类,使得“知识无用论”一度复活,作为这种知识载体的教师自然也就失去了天然的值得尊敬的资格,加上庸俗的市场观念影响,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认为学校与学生是知识的供求双方,因此师生关系市场化也就不足为奇。一方面教师感叹“学风日下”,一方面学生抱怨“知识无用”,固守“支配——顺从型”师生关系可能导致的极端表现即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对抗。

针对这些情况和新变化,要求在当前和今后改变这些不利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办法,找准新的成长成才发展理念,重新界定课堂内外运作策略。

二、走向对话的课堂教学策略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策略必须是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为目标,以陶冶情操和美感吸收和掌握知识相结合,增强学习的目的认识。而建构性的教学模式就是这种模式。

1、新的教学模式是建构性的。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发展,在建立与回复学习意义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而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必须是积极的、建构性的、目标指引的、诊断性的、反思性的。与建构主义密切相关的情境认知理论致力于将知识和学习同其发生和产生的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使知识不再是单独的存在,使学习走进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应用的情境脉络之中,在知识与世界、学习与世界的这种联系中建立与回复了学习的意义。建构主义下的学习是有明确意图性的,往往是指向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指向真实问题、真实世界,是为问题和任务的,而不是为抽象的知识的。③

这就决定了这种合作性的、主动的探究问题解决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有明确的意义。师生关系是在日常具体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是教学生学,新的教学模式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启发性、互动性、合作性、情境性、学生友好性的特征。这种建构主义观念下教学的典型表现形式则是“对话”。

2、现代教育是通过协商对话参与者的地位和行为而发生的。

对话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建立在平等、理解、宽容、信任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双方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育组织生活中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要为学生的参与和发表意见提供和创造条件,从而使师生共同参与到对话中来,共同分享知识与权力,共同决策与认同。要保证在对话中有效地参与,教师就不能过分强调发言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否则会阻止学生的介入。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learning)正是师生间进行的交流起着重要教育作用的过程,对话者们通过参与和加入来批判性地探讨别人的观点,因而由互动而产生的新的阐释是层出不穷的,知识也就不断得到了丰富。传统教学给学生的是确定的结果甚至是惟一的答案,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对话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单一的、封闭的、僵死的、贴标签式的做法,把课程引向具有无限可能性、无限生机与活力的状态。基于个体经验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构建与生成新的属于个体的认识和属于群体的共识。因为对话是永远不会结束的。对话的过程是建设性的,对话的结果是开放性的,具有无限的发展张力。对话本身既是途径又是目标。指向共同的方向——完善人、发展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是现代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

三、课堂对话中的师生关系建构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中的权威、主讲者、主动者;学生是听众、被动者。教师权威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权威的建立主要依靠外在力量来形成和维持的,如师道尊严。但传统教育长期存在的权威作用使学生只能受到有限的教育,因为教师自己的课前准备及在讲台上所说的观点仅仅是某一领域始终不停的对话的局部体现。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属于社会的,个体不能独占知识,只能分享知识。

因此权威并不存在于个体之中,权威是社会参照的。

特别在我国即将全方位的进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环境里更是如此。 要求在“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不是以身份、职位和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教师的威信来自教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教师创造性劳动本身。师生关系的内涵和实质是师生之间平等、真诚的对话产生的。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多重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是一个学习者,对其所教导的学生应持有平等意义上的理解与鉴赏,要设法在教学中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在课堂上听到学生的声音。他时而是一个协调者、促进者、资源顾问,时而也可充当指导教师或教练,让学生能够配置资源,引导学生如何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从书籍与网络中摄取所需要的内容;激发学生将兴趣投注到看破平常的案例中;鼓励学生善于将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抽象概括;要在确立对话的形式和对话的进展方向上提升学生的作用,要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教学规划的制定;应注意按照讨论的进展需要来改变对话的方式。建构主义课堂教学中对话关系的建立根本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角色扮演模式。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教导与接受、先知与后知的鸿沟,而是作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互动合作。在建构主义下,教师和学生都一改传统的面貌,而以新的角色身份出现,新角色要求他们有新的角色扮演。对话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既能平等地接受与理解学生的见解,又能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在对话中则更充分、自由地发表自我见解,发挥自我能动性;在批判、借鉴、吸收教师及同学的见解中或强化、整合,或充实、形成或重建自我见解。在对话过程中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合作对话关系、平等民主关系。当然这种新的师生关系要把课堂内的学习和课堂外的准备、探讨、实践体验相结合更好,特别是开展多层次的第二课堂活动,更有利于加强认识,透过亲身活动得来的素材来映证主课堂师生互动获得的知识。

其实,任何时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都不是由谁来硬性规定的,而是在特定教育或教学模式中自然形成的,并成为特定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从当前现实来看,传统教师绝对权威式的师生关系正在经受严峻考验,固守传统师生关系是不可能的,顺应新型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确立新型“合作——对话”型师生关系才是我们的理性选择。

注释:

①金青山《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述评》

②②详见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③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 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

作者:

邵紫瑛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政法学院

猜你喜欢
互动建构意义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有意义的一天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