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姜月 宋巨华
摘要:本文从人文的角度探讨了Hip-Hop运动的文化特点。认为高校校园Hip-Hop运动属于大学生流行文化以及休闲文化;它对于大学生展示自我魅力、塑造完美人格以及促进高校校园人文环境良性运行和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校园Hip-Hop 文化定性
街舞,是由西方传进来的新现代舞的一种,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舞蹈品种,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闪亮全场,显示出其强烈的吸引力。街舞在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在短短几十年内快速地发展起来,对中国的青年人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校校园Hip-Hop文化特点
1.1时尚文化
街舞运动流行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是一种青年文化。街舞是创新生活的一种文化符号,它传递出青年人对时尚生活的渴求和期盼。街舞从传入到流行,虽短短十几年,但已掀起流行风暴,引起青年人持续“发烧”,并由这种运动形式延伸出去,形成了青年文化的新风格,比如街舞服饰、街舞运动用品、饶舌音乐等。当我们的目光注意这部分学生时,常会发现趋同的装扮风格,这是一种时尚生活。不论它是否是时尚生活,还是超前意识或是叛逆行为,他们的举动都在传递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发展了。因为这些西方文化的因素在中国高校校园中风行,表明了社会和政治系统对他们建立适合本群体的异质文化的认可,是对高校大学生创造新的文化空间和选择个性化生存方式的尊重。这在改革开放前是不敢想象的。也许我们当今大学生今天创造的所谓时尚生活就是明天社会创新的开端。
1.2休闲文化
Hip-Hop文化是大学生的休闲文化。它是在学习、工作之外进行的,是其为完善自我、提升生活质量而进行的活动。作为休闲文化,街舞运动是年轻人心理宣泄的重要途径,人们跳街舞可随心所欲地发挥,既可摇头晃脑卖力地跳,也可懒散地随着音乐晃悠,沉浸于毫无拘束的舞步中;高校流行的滑板运动由于其高难度,玩家调剂身心之余,更锻炼其意志和耐力,并从中获得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1.3减压文化
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他们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主要处于依赖、服从、被社会教化和塑造的地位,会受到来自社会和成人不同程度的控制,并向其灌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不是自我的选择,而是对社会的适应。但是大学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感情压力和不满情绪却在不断累积,迫切需要一种“减压文化”来卸下长期隐忍的心理重担。Hip-Hop文化是从弱势群体中发展起来的亚文化,无疑为大学生感到压抑的心灵提供了一个宣泄豁口,从这一角度上说,Hip-Hop文化起了社会的“安全阀”作用。大学生群体从所处的年龄段来看,正处在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由“客观化”向“主观化”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自我情感和意志、自我个性等心理结构都已形成,需要合适的机会和土壤来表达自我。Hip-Hop文化浓重的表演性质正好满足了他们突出自我、张扬个性的需要,Hip - Hop文化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表演的“前台”和可操作的途径与同辈群体或社会互动。在表演和互动过程中,大学生试图突破社会给予常人的一般框架,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自我、塑造自我,从而用自己.的能力和方式真实地拥有自己。
2高校校园Hip-Hop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街舞锻炼的文化氛围
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只有大学生的直接参与和管理,才能有效地整合与发挥各种体育文化资源。所以,大学生的直接参与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离开了在校大学生的参与,就没有真正和完整意义的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和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街舞锻炼氛围的营造,导致街舞锻炼的文化氛围的缺乏。
2.2组织管理机构不健全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高校相继出现了大量自发性的体育组织团体,然而,不少高校没有健全的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机构,尤其是缺乏街舞锻炼的组织管理机构,学校相关部门对各类大学生自发性的体育组织团体缺乏应有的组织领导,管理不力、放任自流、活动不规范、开展无计划等问题,使校园街舞健身活动显得相对贫乏和凌乱。为了更好地开展街舞健身活动,加强对街舞健身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将街舞的健身活动纳入正常、健康的轨道,应成为当前各高校领导部门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2.3缺乏开展街舞活动的场所
街舞的健身场地相对要求的比较严格,固定的场所是进行街舞锻炼的最基本的条件,除少部分高校有固定场地外,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固定场所,尤其是下雨天,场地更是难找,这给大学生开展街舞健身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不利于进行管理和指导。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的规划重点放在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上,如篮球馆、体操馆、足球场、田径场等。有的高校连一个像样的街舞锻炼场所都没有,这不利于大学生开展街舞健身活动,所以大学生开展街舞文化的需求与场地设施严重缺乏的矛盾,直接影响着街舞健身活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健康发展。
3加强高校校园Hip-Hop文化建设的对策
3.1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创建和谐发展的校园Hip-Hop文化
3.1.1强化以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和高校校园Hip-Hop文化建设的呼应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的必要条件,只有实现课堂教学与校园Hip-Hop文化的融合,才能达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所以,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统一协调,实现教学的第一课堂与校园Hip-Hop文化第二课堂相衔接,正规教学与文化活动相配套,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相协调,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在人才培养和先进文化传播方面的具大效用。同时,要注重融合队伍。课堂教学与校园Hip-Hop文化的融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他们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雄厚的理论功底,有相关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精神,这便要求学校提供条件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Hip-Hop 文化中有不少元素都能显现出青少年拼搏向上的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同时也能让学校教育更加的丰富多彩和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校教育的指导下,这些元素也能够引领学生朝健康 Hip-Hop 的方向发展。
3.1.2加强文化互动,使校园Hip-Hop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协调
高校校园Hip-Hop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须与社会文化的发展相协调。一方面,高校校园Hip-Hop文化要适应社会文化发展和变迁的需要,反映时代文化的本质特征,映衬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表征社会文化的主流形态。通过高校与社区的文化互动来发挥校园Hip-Hop文化对社区和社会的辐射功能,引领社会文化沿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前进。
3.2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略,提升校园Hip-Hop文化的群体效应
3.2.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功能
在高校校园Hip-Hop文化互动过程中,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实际上学生在校园Hip-Hop文化建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一般应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激活校园Hip-Hop文化。校园Hip-Hop文化活动的目的是活跃校园文化,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学生在校园中的归属感。学生的激情、智慧、勇气和进取既可激活校园Hip-Hop文化,同时也可消除“教与被教”、“管与被管”的隔阂,实现学生与教师以及整个学校环境的平等民主和良性互动。二是学生通过发展自己延续校园文化。年年相续的学生不仅把清新的气息带入了校园,同时又将大学的文化和传统扩展到社会,是学生在维系和延续着大学的传统和文化。
3.2.2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Hip-Hop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高校的一些社团组织协会基本包容了校园Hip-Hop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所以,加强高校校园Hip-Hop文化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Hip-Hop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Hip-Hop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要注重学生社团质量的提高,促使学生社团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向精品化、品牌化的方面成长与发展。这样,学生社团才能在管理、服务及学习上达到协调统一,从而发挥其在学校Hip-Hop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基金项目:
2008年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20080147)
参考文献:
[1] 杨文轩,陈 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吕树庭 卢元镇. 体育社会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黄 璐,等 20 世纪下叶街舞运动诞生于美国渊源所探[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4]赵仿 从Hip-hip看青年文化[J] 当代青年研究 2002.6
[5]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刘晓丽 论街舞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8.11
[7]胡小明 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作者:
吴姜月宋巨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