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2009-09-28 07:30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大学校园理论课校园

张 洁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以及重要性,提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文化观念;第三,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夯实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石;第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政治文化活动,发展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建设氛围。

[关键词]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大学生

2008年,我国接连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四川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藏独分子干扰奥运火炬正常传递,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在这些重大考验面前,以“80”后为主体的广大高校学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刻苦学习、发奋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强烈的爱国热情。青年大学生的这些优秀表现是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发生作用的结果,可见我国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取得了好的成效。

一、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社会政治文化在学校的延伸和展开,是社会政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政治文化的性质决定着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性质,同时它的变化发展方向决定着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变化发展方向。但是,大学校园政治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社会政治文化,一方面大学校园政治文化丰富着社会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文化发生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同时,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基础、核心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灵魂。

从大学校园政治文化与社会政治文化、校园文化的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内涵就是:在大学校园这一特定地域环境里,大学师生在其政治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程。[1](P128)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方面。物质方面包括三个方面:大学师生在其政治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定的物化形态表达或反映出来的成果;有形的教学、科研、生产设备;丰富的政治知识等社会政治文化内容承载体。二是制度方面。制度层指校园人的政治行为活动规范,也就是大学校园政治文化主体在从事其政治实践行为活动中所依据、或自身制订、或自发约定而形成的各种制度、章程、习惯等。三是精神方面。它是指支配校园人政治行为活动的主观意识领域,主要包括大学师生群体的政治思想、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等。四是政治行为方面。这个方面主要是指校园人在政治文化的支配下进行政治活动的过程。

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第一,浪漫性。大多读书人总觉得对于社会应该“乌托邦”式的美丽,容易忽视理想必须扎根于现实的泥土之中。第二,前瞻性。许多政治新思想、新观点都曾是从校园走向社会、影响社会的。大学人在强烈关心现实的政治社会的基础上批判现实政治社会并且提出自己对未来政治社会的展望和计划。第三,批判性。大学人具有特殊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能力,他们在关注社会政治的时候往往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他们带着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批判社会错误政治思想的同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第四,发展性。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与社会政治文化无时无刻不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很强的吐故纳新的能力和兼容性。第五,可塑性。任何理论思潮都有可能扎根于青年学生,我们要引导他们树立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并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领校园。第六,脆弱性。当代大学生大都处在青年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具有脆弱性,必须正确引导。

二、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

1、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应对世界态势新变化的必然选择。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等日益多样化,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挑战,我们必须建设好健康、文明的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大学校园政治文化阵地。

2、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高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客观需要。和谐校园的实现离不开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建设。首先,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引导师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内在动力。其次,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安定有序的和谐校园的政治保证。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2](P17)同理,校园安全稳定是和谐校园题中应有之义。

3、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素质。胡锦涛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3]所以必须加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在思想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同时,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载体,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建设好大学校园政治文化。

4、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吸引力的深切呼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尤其需要大学校园政治文化的建设。基于此,我们要在观念上加以重视,在内容上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的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建设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深切呼唤。

三、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

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新挑战,在大学生中要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4]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许多着手点,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缺少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实践经验,很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许多教师只能是背教材、念教材。所以一定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定期地培训和轮训,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在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给他们补上实践知识这门课,让他们成为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的完全的知识分子。[5](P5)其次,发展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但它毕竟是属于社会科学,它的内容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应随时给以发展和充实,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长兴不衰,常讲常新。再次,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课建设的投入力度。思想政治教育课投入的用途,主要在于教学人员的社会考察、科研调查、进修提高。这方面的投入,较之其它学科教师来说,应该大得多,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内容的社会性和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员,应该分批分期地年年有人到社会实践中去,把生动活泼的社会内容带回到教学中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大量丰富的报刊、图书、音像资料,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

2、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文化观念

大学校园政治文化是大学生政治文化观念的载体,所以加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文化观念。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知上的偏差和模糊认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和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代表着未来,应该是民主政治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要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引导大学生关心政治,增强对政治的信赖度,使他们感到自己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员,并积极投身于政治实践活动。其次,完善大学生的政治人格。我们要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取向,要提高大学生政治心理承受能力,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最后,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以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建立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最佳角色结构,大学生一般有着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往往是以加入组织,或以某种利益群体来影响政治过程的。作为高校,一方面要注重民主管理这一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政治参与习惯,逐步提高主体意识和政治参与的能力。

3、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夯实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石

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矛盾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日益增强,对我国高校的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否针对大学生在新的发展时期思想和生活中的困惑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是决定政治教育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客观上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把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以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与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使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因此,高校要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热心学生工作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岗位上,要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学习和培训,用先进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使其准确把握中央精神,领会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掌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律,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

4、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政治文化活动,发展良好的校园政治文化建设氛围

要建设好大学校园政治文化,就必须完善高校社团使之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政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引导。学校党委应该把学生社团建设作为主要工作来抓,要加强对社团工作的引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团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规划。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既要严格把关,把握方向,又要相信学生,不能控制得太死。指导要坚持“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原则,既把握全局和方向,又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其大胆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鼓励他们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各类活动。[6](P91)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学生党支部必须依托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工作,这样才能起到在社团中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最大效能。在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时,党支部成员不仅是活动的主要力量,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作用,当好社团活动的“宣传员”。同时要提高社团骨干党员的素质,增强学生社团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社团成为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阵地。

[参考文献]

[1]刘利才.论大学校园政治文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6.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3]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8.1.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10.15.

[5]檀江林,钟玉海.论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4.

[6]刘志坚,王德才.高校学生社团政治参与的发展与完善[J].教育探索,2007.12.

[作者简介]

张洁(1984-)女,汉族,四川自贡人,现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理论课校园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大学校园网络借贷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大学校园陋习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