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生关系的和谐建立

2009-09-28 07:29李公强
办公室业务 2009年5期
关键词:肢体师生关系心灵

李公强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融洽,教育效果才好。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曾说:“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手段。”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有爱心,有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情。既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又要看到学生是处在成长期,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作为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多一些坦诚与共鸣,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们亲近,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多给予理解与宽容,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使师生融为一体。

2.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潜在力量。”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强,他们往往要求独立自主,而不喜欢别人的管教。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自尊心,往往事倍功半。教师必须摈弃陈腐的师道尊严,摈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采取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为你敞开心扉。人有个“弱点”,就是经不起尊重,你越尊重他,他就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即使最难以接近的学生,也会被你的真诚和尊重所打动、折服的。

3.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教师如果能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诚地帮助每一名遇到困难的学生,就会如“春风化雨”,滋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自然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达到了心与心的融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乌申斯基也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使学生真的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有富有实效。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不管生活中有多大困难,见到学生就什么都忘记了;不管心里有多少愁事,投身到学生中间就一下子晴了;不管自己已经是一把年纪了,在孩子们中间总觉得年轻。可以说,这样的教师达到了“修成正果”的程度。

4.运用语言艺术,搭建沟通桥梁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肢体动作,手势,眼神等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学生回答正确时,为他竖起大拇指;学生诚恳认错时,给予理解与信任的眼神;学生神情沮丧时,善意地拍拍肩;学生精神萎靡时,投以鼓励的目光……肢体语言运用得恰当,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教师要用微笑,融化学生心灵的“冰块”

教师的微笑能点燃学生的创造之火,笑能使教学转化为美的享受,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来,在笑声不断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有些学生还会有创造性的想法。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灵的阴晴;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笑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心与心交流的钥匙。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实现教育目的,也是教师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在班级工作中要重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氛围,使师生之间能真诚相待,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肢体师生关系心灵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世界各地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心灵小语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