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巧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我们要彻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尤其是在课堂上要注意深入研究学生们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来组织课堂。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是实施中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幻灯机、录像机、计算机的推广普及,录音带、录像带、CAI教学软件的制作运用,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来完成对学生各方面的训练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使得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讲解清楚的事物,或难以进行教学操作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和生动,达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教学目的,并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渲染了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实际使用语言的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英语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了解到,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方面,确实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
其一,观念停滞。在部分老师心目中,多媒体课就等于优质课。在现在的公开课竞赛中,不管教者的语音语调、教态、教法和教学效果怎么样,如果不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很难评上奖。也有的老师认为多媒体内容越丰富,形式越多,教学效果就越明显,从而出现了英语课堂教学华而不实的倾向。
其二,教学重点、难点不突出。多媒体课往往容易上成欣赏课。教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不断变换的画面,各种各样的声响效果来吸引学生。这样,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很多教者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设计显得精美,如何声、形、色俱佳,如何才能达到好的视听效果,而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去深究,也无暇深究。学生上课就像走马观花,看似课堂容量很大,似乎获得不少,实则所学有限。
其三,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有的CAI不仅是将课文内容搬进了电脑,还附上讲解、说明和演示,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银幕上,机械地观赏显示出来的画面和文字,聆听音箱里传出来的声音,而老师只是一个电脑操作员,简单地按按Enter键。课堂以教师的操作为中心,没有师生情感上的交流,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缺乏交融。
其四,CAI运用不灵活。在利用现有的CAI软件或教学录像方面,不少的老师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电子读物,照搬照用,不注意班级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取我所需,因材施教,如在SEFC第二册录像中,有一篇关于Sherlock Holmes的文章Noises in The Night。它是以动画形式表现出来的,若是初中生当然喜欢看,可大部分高中学生不但对此不感兴趣,反而还在观赏的过程中嘲笑其拙劣的动画效果。这样不仅分散了注意力,而且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自制的CAI课件因容量大,备课设计不全面等原因而只能按编制好的流程一环扣一环进行下去,却顾及不到学生瞬间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挫伤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大打折扣。
其五,多媒体运用的范围太狭窄且内容仅仅限于课本。高中教学是一环扣一环,课时紧,任务重。高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毕业会考和高考紧密相关。能否顺利完成大纲所规定的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任务是每个英语教师必定考虑的首要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很多教师看来只是在公开课,比武课上使自己提高针对某一课的教学质量而利用。平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更谈不上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优势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何能解决多媒体应用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中学英语教学呢?我个人认为:
首先,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多媒体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现代教育术的本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辅助”二字下工夫,要明白多媒体教学只能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用它来代替教师来充当课堂的主导。“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法并非一无是处,不可全盘否定。教师既要了解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又要看清楚多媒体教学的局限。要在教学手段方面既发扬传统教学的优点,又要适当采用,合理利用多媒体,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际上,并非每堂英语课都要自始至终使用多媒体。以SEFC第二册(下)The Hurricane 一课为例,与其让学生花近10分钟的时间观看课文录像,或花上近20分钟的时间看、听CAI软件中的课文内容、录音,还不如分配角色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学,自己去了解故事情节。因此,课堂教学不能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但在日常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完全可以聪明地利用计算机来克服不足,扬长避短。如,书写不太美观的老师可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或方正奥思等多媒体制作工具来设计板书;发音不够标准的教师可让学生多听与SEFC配套的磁带和光碟;绘画能力不强的老师可进行图片扫描,用计算机显示,起到与挂图同样的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物为人所用”。
其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奈斯比特曾说:“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而这一切并不是CAI中的内容可以代替的。在灵活多变的英语教学课堂上,程序化的电脑语言并不能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善于抓住和保护学生瞬间的创造性火花。要灵活运用CAI,善于舍弃一些过时的,可以称之为“鸡肋”的东西,让学生变被动地观看电脑屏幕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其三,课件的制作和利用要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而定。教师如果自己设计制作课件,要注意抓主流,弃旁支,简单明了,不能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寻求感官刺激,而讲究多多益善,或制作得华丽虚空。以SEFC 第一册(下)Karl Marx 一课为例。可试用如下教学方式来介绍马克思的生活经历:用计算机显示出马克思到过的几个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伦敦桥,艾菲尔铁塔等。老师口头简介其生平,让学生指出生活路线,再用箭头配音动画显示出生活路线,最后让学生自己讲解。简单的教学设计,利用计算机配合完成,学生一目了然。既体现出老师的引导地位,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讲练结合,记忆深刻。
其四,拓宽多媒体的辅助范围。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仅仅限制在利用现存的CAI软件,也不能仅仅只是为提高课堂评课得分时才利用。否则就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效。高一高二新授课,高三复习课,甚至是试卷讲评课都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拓宽,掘深。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不妨把研究课题分为若干子课题交给学生,利用电脑制作相应的辅助材料,提交课堂,进行讨论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彭伟强著.《外语教师在职教育问题探讨》(刊登于《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年第1期).
[3]霍益萍著.《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