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越来越多的资金、商品、技术、人员甚至文化冲破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在世界大市场内流转。较大市场的建立意味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竞争的加剧。本文指出经济基础层面上的竞争变化迫使欧盟对调整竞争关系的竞争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它既能迎合欧洲公司对扩大市场的要求,又能保护本土经济免受国外公司的垄断影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竞争法 欧共体竞争法 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D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44-0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重大影响之一就是竞争的全球化,目前无论是竞争的范围还是程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这种经济层面上的竞争变化,必然对调整竞争关系的竞争法产生重大影响。欧共体竞争法无疑也受到这股经济浪潮的影响,从而呈现出新的变化。欧共体竞争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竞争法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对其变化进行研究,使我们能更好的把握当前竞争法新的发展趋势。
一、跨国竞争削弱了竞争法的作用
当前,越来越多的资金、商品、技术、人员甚至文化冲破了民族国家的范围,在世界大市场内流转。较大市场的建立意味着更多企业的加入和竞争的加剧。企业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纷纷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抢占市场。1995年全球并购案22700起,涉及金额8000多亿美元。1997年全球并购涉及金额是1995年的两倍。 998年全球并购的规模比1997年又增加了50%。1999年全球并购数量比l 998年又有了大幅度增加,企业并购额达到34000亿美元。这场兼并重组战役的胜利者属于少数的大型跨国垄断企业,它们收购被打败的企业,相互瓜分着世界市场。
对于这种超大型的兼并活动和形成的全球垄断结果,发达国家政府往往乐观其成,不再用竞争法来横加阻挠。一方面,跨国公司强大的力量是任何国家都不能承担将其拒之门外的经济后果。在现行管制宽松的自由贸易制度下,企业很容易将生产经营场所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来寻找最廉价的劳动和最佳的投资环境。当政府不能提供跨国公司满意的条件时,在利益的驱动下,它们往往选择背叛。为了避免资金外流,国家政策从对公司既限制又支持的态度转变为合作。尽量配合跨国公司的现行战略,而不是讨价还价以争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一个国家想要追求“有竞争力”,其中的窍门就是拥有能与跨国公司相协调的劳动力和管制环境。
过去,法律和观念方面的障碍,使公司的集中不能如此肆无忌惮。如今,当“生产和资本越是可以无限制地自由支配,那些巨人般的跨国组织就越是强大和不可战胜,这些组织使各国政府和选民都感到心惊肉跳怕被夺去现有的生活”。与这种新变化相对应的是社会上反兼并反垄断的力量越来越弱。“在西方的政治领域中,虽说不论左派还是右派口头上都强调竞争,反对垄断,但它们却很少有什么实际行为。”跨国公司正试图超越政治和法律的限制。经济效益的扩大伴随着平等公正的失效。经济自由主义与政治私有化、反民主结合在一起,使资本主义更像一部绞杀公众利益和民主的绞肉机。这一切正激起许多人的强烈反对。人们开始指责“政府在所有与生存攸关的未来问题上,只是一味地让人们注意跨国经济极其强大的客观现实,把所有政治都变成一种软弱无力的表演,使民主国家名存实亡。”对民主的担忧,厌恶企业规模过大的传统,继续推动着竞争法前行。对于垄断,人们虽然承认它是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当它的力量过于强大,造成对民主公正无法容忍的破坏时,反对它的浪潮也会随之不断高涨。
二、经济竞争使欧共体改变的管制重点
现在,虽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公司和经济将越来越国际化,公司的国籍意识开始淡化。跨国公司穿越世界上不同的地域和政治领域来实现它的跨国整合政策时,它们看似将不再以它们母国的利益为出发点而更多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但目前,这种全球化还远未达到消除各种差异与不平衡的状态。事实证明,主要的经济活动和绝对多数的跨国公司仍集中在其母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
因此关于跨国公司和无缝的世界经济的观念没有打动西欧人的心,它们正通过建立统一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洲公司,与其对手进行有力的竞争。①就像当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查尔斯·威尔逊奉命出任美国国防部部长时说的,对通用汽车公司有利的事,就对美国有利一样,西欧人相信对欧洲企业有利的,也会对欧洲有利。相应的欧洲为了使企业能以更大规模来与对手在国内和国外市场竞争,欧共体在实施竞争法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企业产品或服务在本国背景下的企业规模和市场份额,而是是否有利于企业在国际背景下的企业规模及其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份额,以及是否有利于欧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为欧洲赢得比较利益。限制企业活动的规定会妨碍经济的增长,贸易扩展和其他经济目标的实行,竞争政策开始容忍而且实际上鼓励公司权力以联合企业集团和财阀形式。2002年12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欧盟公司合并规则改革,这是13年来欧盟对反垄断审查规定做出的最大变革。此举旨在明确合并交易的定义,降低公司为合并交易进行辩护的难度。改革后公司能够以“效率”为由进行合并交易,而欧委会阻止公司合并活动的难度也将上升。更多的合并交易将由国家反垄断机构审查,而不再通过欧委会反垄断机构。
同时,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往往使得竞争法在国际贸易被变相的充当了抵制外国企业在欧洲市场垄断的大棒。欧盟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欧盟竞争委员会审议的1400多起并购案中,仅仅否决了14件,不到1%。不过,它们反对的很多案件都是针对外资控制的跨国企业并购。例如:欧盟拒绝了世通公司和斯普林特公司价值l150亿美元的并购计划,以及通用电气与霍尼韦尔公司之间价值400亿美元的计划。而欧盟针对微软开出的高额罚单更是被认为是打响了美国与欧盟新贸易战的第一枪。
由此可见,在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激励竞争,欧盟正灵活的运用其竞争法规一边迎合欧洲公司对扩大市场的要求,一边保护着本土经济使其免受国外公司的垄断影响。
注释:
①伯特·吉尔平著.杨宇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