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瑞
中图分类号:O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6-113-01
摘要:高等教学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是极其重要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等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各个学校对高等数学的教学都很重视,本人也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就高等数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出了几点想法。
一、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高等数学第一节课是绪论课,一般介绍数学的发展,最新成果及其历史上数学家的贡献,还要介绍高等数学的学习方法。迫于课时有限,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忽视绪论课, 因为绪论课看起来与后面的课程联系不紧密,其实不然,高等数学教学中绪论课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效果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首先,通过绪论课,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意义、了解课程主要内容与地位、介绍大学数学学习方法,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教师可把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前沿动态及国内外数学家的故事等向学生作以介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心理上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消除他们对高等数学的恐惧。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讲一些数学在其所学专业的应用实例,这一点对学生是最有吸引力的,可以使学生意识到高等数学的重要性及实用性,消除他们对高等数学的排斥,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总之,绪论课老师给学生的信息越大,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表现出的热情越高。这对教师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概念抽象了很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很吃力,这样枯燥的概念讲多了,学生就只能死记硬背,这样既不能增进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使学生学习起来很费劲,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即使我们讲解的再深刻、再透彻,学生有时还是难以迅速的消化吸收。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举出恰当的例子也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促进,另外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因此,教师在引入概念时,尽量从生活中发掘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便于他们理解抽象的东西。其实高等数学很多内容都能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所任教的学校是部队院校,所以在讲到应用问题时,我总是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这样学生能开动脑筋去思考,使学过的内容迅速理解运用。
三、重视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使得教和学分开,教师只管按照自己的进度教学,而不与学生交流,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知识,整个课堂就会显得毫无生机,死气沉沉,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些就无法实现,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
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数学相对较难,许多学生对数学有一种恐惧和厌烦心理。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亲近感,愿意把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告诉老师,吐露他们真实的想法,这样便于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适当的方法,克服学生各种消极的思想,提高教学效果。其实大家都知道师生之间的关系,能够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习—— 并不是教师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首先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教师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果师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就会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交流、互相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是根据成绩好坏区分的对待学生,只有从内心真正的尊重他们,才会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和亲近感,那么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喜欢数学学科,从而消除他们对大学数学的恐惧,愿意和老师一起探讨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学习负担,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应付考试被迫学习,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讲授新知识时,要采取各种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上课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学习数学时有什么困难,多关心他们,师生之间融洽的关系也能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在课堂上要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的教学原则。讲课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不厌其烦,运用各种方法,反复解释,使学生理解其精髓;对于次要、简单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让学生课下自学。课堂上只有精讲,才能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如果讲得太细,第一是时间不允许,第二是陷入繁琐的细节,反倒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对于学生而言,听课只是从老师那里接收到了知识,若不经过消化吸收,就永远不是自己的东西。 另外适当的时候介绍一下与所学的内容相关的数学典故,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激励他们学习的热情。在讲解有些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用经典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史,这样就可以使得课堂并没有那么的枯燥无味。比如我们在讲解数列极限的时候就可以引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割圆术”来了解极限的思想方法。他在计算圆周率的时候,为了计算圆的周长,将圆六等分。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则此六边形就比较接近圆周了,如此逐渐倍增分点数,依次作圆的正12边形,正24边形,正48边形等等。刘徽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就是说,分点数越多,所作的圆内接正多边形越接近圆周。如此一直下去,则圆内接正多边形无限的接近圆周。当分割越多时,内接正多边形与圆的差异就越小,当无限增大时,则就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个精确的量称为数列的极限。这样给出数列极限的定义就避免了枯燥、太笼统,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对数列极限学习的兴趣。老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举出身边的一些有关数列极限的例子,从而增加课堂学习的气氛和乐趣。总之,让学生觉得高等数学并非深不可测,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逐渐适应高等数学的学习。
若能因材施教,善于总结经验,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等数学的教学,是会取得良好效果的。
五、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掌握一些教学技能也是必需的,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高等数学的知识,学生要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到会、由会到能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求具备渊博的知识,而且更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学技能,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游刃有余,从而淋漓尽致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必须训练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问技巧、导入技巧、板书技巧、讲授和调控教学的技巧等,讲授时要层次分明,口齿清楚,思维清晰。提问要难易适中,太难损伤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让他们失去信心,太容易又让他们骄傲自满,心生浮躁,另外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板书要清楚有条理,总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定要扎实,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另外一定要把握住课程的主次与脉络,思路清楚,重点分明。所以,要想使自己的课学生爱听,乐学,就必须训练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同时增强自己控制课堂的技巧,使教学进程能按预定的目标稳步进行。
六、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由于高等数学概念比较多,逻辑性比较强,因此很多时候都是单纯的讲授法教学,教学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上可以称为千“课”一律。也就是整本书采用的都是一种教学方法,这样会使学生听课产生疲劳,渐渐的失去兴趣,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心思,尽量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虽然大多数数学课还是讲授法教学,但是要尽量求变,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抓住数学中的各种矛盾,如:数与形、定量与定性、局部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微分与积分、线性与非线性、离散与连续等,通过对比进行整体教学。针对数学的抽象性,教学中注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教数学概念和理论,又教一些数学实际应用。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必须积极寻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