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敏
近来常接到来自家长和教师关于孩子青春期方面的咨询。有位家长说:“我的女儿16岁了,不但不听我的话,离家出走,还和大她好多、社会上的男人混在一起,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我应该怎么办?”我明显感觉到这位家长的无助和痛苦。
有些老师打来电话说:“现在做老师要小心翼翼,学生说不得、管不得,跟过去的学生没法比。打架、抽烟、上网、处对象样样落不下,就是不好好学习。他们怎么变成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些老师是多么想让这些花儿一样的孩子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啊!
如果说家长的困扰多是来自自己的孩子,那么老师的困扰就更多了,他们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
这一代青少年为什么变成今天这样?带着和老师一样的疑问,经一位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好友介绍,我于2009年4月16日来到北京市中关村中学聆听了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教授的课,主题是:读懂孩子的青春期。
我坐在教室的中间位置,看着前面大条幅上的文字,我想为什么要给老师讲这个主题呢?是想教会老师理解现在的学生,还是想再教些应对学生的办法?在我印象中,李子勋老师常以亲子沟通、企业EAP、个案心理冶疗作为讲座的主题。今天,李老师会以怎样的形式来阐述这个主题呢?
李老师在前半个小时讲到了发展心理学中的很多内容。其中谈到:12~18岁是自我认同,处理自己情绪中否定自我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就会思考自己的情感、爱好、发展、与他们的关系式、与父母的关系等事件。而我们的老师,正好处在这个他们走向独立个体的重要时间段。有时候,孩子会将老师当做童年时期未完成事件的情感投射对象。缺少母爱的,则更希望老师多些关注;缺少认同和自信的,更希望老师像朋友一样,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当然,那些被挫折打击变成暴躁、孤僻的“不平常”的孩子则会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将内心的不平衡发泄或表达出来。
李老师例举了大量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研究案例,综合表述了:现在这些初、高中孩子身上所具有的有别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的特性。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群体的人的童年,物质及精神生活都非常贫乏。生理与心理上的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对物质或是曾经无法获得的东西,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占有欲望。
心理学专家分析,有这种情结的人,会有积极的一面:做事有动力;力求成功;能吃苦;接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强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恰恰相反,他们被各种心理问题困扰着。有一些人已经拥有雄厚的资产,可还是有危机感,还是感觉自己穷。还有一些人已经有了不错的工作、地位,可还是不知疲倦、不惜代价地往上爬,始终觉得自己活得很辛苦。
我的一位男同事,快40岁了。就愿意吃月饼。我嫌月饼太甜、太腻,他则不然,吃得可香了,边吃边说:“我最爱吃月饼了,小时候特别想吃,却吃不到。所以,现在特别爱吃月饼、酥饼之类的点心。”由此可以看出,童年时期的未完成事件,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深。
这方面我也深有体会。1978年,我出生在大兴安岭,并在那里长大。还记得小时候喝奶粉的情形。妈妈用不多的奶粉兑入一大茶缸的水,喝起来虽然淡淡的,但我和弟弟还是抢着喝。那时候冰棍5分钱一根。每次妈妈就给我们买一根,我跟弟弟一起吃一根。那时候就想,要是每人一根多好!
现在我也成了妈妈,最喜欢的事就是给女儿买东西。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别人家孩子有的,咱们要有,别人没有的,咱们也可以有!”
有次跟我母亲聊天,我问她:“我小时候,你咋那么“抠儿”?”她笑笑说:“我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总觉得要省;还有一段时间,是节衣缩食争当‘万元户;后来又要省了再省,争着拥有‘彩色电视机……”
我母亲的那段经历,让我拥有了一个什么都吃不够的童年,而我童年的那段经历,又使我产生了让自己女儿什么都有的想法。无形中,我让孩子处在一种“过度满足”的体验中。
今年的一次亲身经历,让我理解了女儿现在处于一种什么状态,知道了什么是过度满足,也了解了现在家长眼中的幸福未必是孩子心中的幸福。
那次我们单位在一家宾馆召开了春季工作大会。宾馆的环境很好,食宿标准也相当高。餐饮都是自助的形式。我们一共在这里吃了三顿正餐、一顿早餐。
第一餐。餐厅里令人眼花的饭菜真让人快乐。有中式的炒菜、西式的甜点,还有各种汤、饮料与凉菜。我们每个人都活跃在这些美食中,哪一样都不想错过。当时我想:要是天天都有这样的享受该多好!
第二餐。与上一餐差不多少。或许是没有了新鲜感,或者是上一顿的还没消化,这次我吃得没有那么兴奋了。更多的是知道品一品了,但可能是胃口不太好,并没有吃出太香的感觉。新鲜之余,还是吃起自己最爱吃的东西。这样吃,总感觉不划算。
第三餐。是早餐。大多是大家习惯的早餐食品。我选了油条、豆浆、奶、点心、小馄饨、小凉菜、豆腐乳、玉米,最后还来了点西瓜。吃到最后,我们领导来了,她的盘子里就一点主食和一小碗粥。我当时想我怎么吃得那么杂。
第四餐。这一餐突然感到无趣,甚至有些厌烦,可还是去了。这次我直接取了一碗面,夹了一点小菜,最后拿了一点水果。我心想:原来,什么都有了,感觉就是这样啊,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幸福、快乐。
第一天来时的梦想就这样结束了。
结合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我想我能体验到如今孩子的感受了。老师和家长常常反映 80后、90后的缺点:自主性差、不求上进、团队意识弱、不听管教、对老师挑剔、胆子大……我想,孩子成为今天这样,成为啃老族,这都是时代和家庭的作品。他们错了吗?那你、我、我们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80后、90后大多生活条件优越,社会环境与六七十年代比起来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同伙的沟通和必要的竞争。
据调查,这一代孩子的人生观大体是这样的:他们没有过多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他们更喜欢自己快乐的生活,不喜欢别人干涉,没有给予自己过多的要求与期望,思考上更理性。他们的思想特点是: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也不需要让别人知道我是什么,我要按着我自己的方式活着。
如果一定要把狗的叫声从“汪汪”培养成“哇哇”,你觉得这个想法是否合理?这就等同于用60、70年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来塑造80后、90后。
如果想让他们顺利渡过青春期,那么就认同他们,做他们的朋友。因为你必须相信的一点就是:不是他们错了,是他们就这样儿!
(作者系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获得中国心理测量委员会颁发的心理测量资格及北京师范大学颁发的箱庭冶疗资格。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应用心理发展中心、中国心理网等国内著名心理教育机构从事青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心理训练、亲子沟通、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临床经验。)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