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 杰
我的故乡在素有“藏北江南”之称的比如县(又称那秀龙巴)。故乡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山、水、桥、路、人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山
连绵起伏,峰峦叠嶂。虽没有珠穆朗玛之雄伟、唐古拉山之绵延,却体现出一种不用雕琢就有的独特自然风韵,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西有“那拉赞巴”神山,东有“康斯姆宗”神山,两座神山巍然矗立遥遥相望。传说是“那秀龙巴”千山万水的“保护神”,守护着“那秀”丰厚的自然资源。
比如县城靠北的山峦,传说是一只“神雕”。从“神雕”口中吐露出来的一块宝山叫“扎西拉山”,有了这块“宝”就意味着这片土地充满富饶、充满活力;“神雕”的躯体很大,尾部延伸到距县城近80公里的扎拉山,全身蕴藏着丰富的各种资源,最出名的有冬虫夏草、贝母、当归等名贵药材,还有上百种菌类和野葱、野菜、野果等,调理着人们的口味,供养着山洞溪边赖以生存的万物;与“神雕”正面相望的山叫“达顶卡”,忽的一看仿佛“弥勒佛”端坐,注视着故乡人民生息劳作,笑迎故乡的发展进步。“佛山”的右臂向东伸出,右手紧握“时光宝剑”——“此热”(崖壁),在没有钟表之前,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以阳光照射“宝剑”的程度为坐标,日复一日地划分着早、中、晚的饮食时段,把握着生产劳作的时光。
水
一条来自唐古拉山雪峰的使者,蜿蜒曲折,一路上汇聚了千百条小溪与小河,壮大了自身的力量,奔腾不息地沿着县城正南的“弥勒佛”山脚环形滚滚向东流淌,这就是素有“小黄河”之称的怒江,激励着两岸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怒江,时而如婀娜多姿的少女把腰肢伸得细长而柔软,时而似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有势不可挡的气势,时而像母亲一样温柔祥和,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
一条“布曲河”从“神雕”躯体中流淌直插怒江,由北向南将县城划分为东西两区,与环形的怒江和“神雕”展开的双翅,构成了似张满的“弓箭”预发形状,象征着随时准备抵御外敌侵入的不屈精神和捍卫神圣领土的坚强决心。怒江在故乡境内流域共有13棵石柱破江而出,传说是防止怒江水怪兴风作浪、祸及人间的“镇江十三神针”,保护了两岸的平安幸福。
桥
连接两岸,架起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彩虹”,把五彩缤纷的故乡展现在世人面前。故乡最古老的桥是“牦牛桥”,传说有近500年历史,是和平解放西藏之前县城通往怒江以南的唯一通道。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比如县,在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时,一边修路、一边架桥,在县城以东两公里处架起了第一座通车水泥桥,称之为“解放桥”,连接着藏汉民族的友谊,也架通了幸福之桥。从此,比如人民在摆脱了农奴制度的残酷束缚,人生获得了彻底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翁。改革开放的春风送来了发展致富的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了乡村发展速度,一座座钢架桥、水泥桥横跨大江、小河,拉近了两岸距离,拓宽了发展渠道,成为故乡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致富桥。
路
四通八达,横贯乡村,编织出建设和谐文明与小康社会的交通枢纽。故乡的路,曾经是羊肠小道,勉强走过赶牛人;和平解放西藏的号角响彻了山川河流,解放大军一边平叛一边筑路,修通了那曲至比如县的通车大道——幸福路,迎来了第一辆现代交通工具——汽车,各种百货物资源源不断地送进了高山峡谷,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坚强保障;现如今,平坦油路通县城,汽车摩托进乡村,各种物资送家门,维护稳定保平安,小康道路更宽广。
人
勤劳朴实、充满智慧、勇于开拓进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故乡这幅美丽的画卷描绘得楚楚动人,吸引着四方宾朋添墨加彩,使之更加光彩夺目。比如人世世代代生息在这块沃上上,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人们曾以逐水草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养育着勤劳朴实的人民。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比如人把教育摆在培养造就知识型人才的头等位置,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输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新鲜血液;极力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光大了“丁嘎热巴”、“达布阿谐”,塑造了“歌舞之乡”、“艺术之乡”的品牌;谱写出灿烂文化的新篇章;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广开门路,开拓进取,发展致富,勇敢的驰骋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