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满华 王志伟
摘要: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教师应从多角度审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良策,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德育功能。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223-02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调整后的高校思政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直面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这既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发挥思政课育人功能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切入点,探讨这一问题。
一、存在问题
四门思政课内容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蕴,对于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但从目前的教学过程来看,不论是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还是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教师的执教水平有待提高。应该说目前高校绝大多数的思政课教师是能够胜任自己所授课程的,但不可否认,还有部分教师素质不高,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能力,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导致执教水平不高。例如《概论》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但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没有把这两大理论体系的内容融入到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革命进程和当前改革建设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存在着就理论讲理论的倾向,使讲课内容枯燥乏味。
2.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很多教师依然是“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没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独白的方式满堂灌,没有师生间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讨论,很少有互动环节,既缺乏针对性,又没有创造性,几乎触及不到学生的心灵。这种重讲解轻引导、重知识传授轻思想交流的碰撞、重共性轻个性的教学方法,违背了教育和认识的规律,忽视了学生的需求。
3.科研与教学脱节。科研与教学本来应该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科学研究越深入,教学内容也就越丰富。但就《概论》课而言,由于学科内容涵盖广,使教师在搞科研时感到很难涉及全部内容。再加上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职称评定体系,注重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完成,有明确的数量指标,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科研,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学和科研相长的推动作用,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相互关系成为部分思政课教师所面临的一种困境。
4.学生的厌学和抵触情绪。在当今这个“读图”的时代,很多学生一谈到思政课,就觉得这是一门灌输政治大道理,是讲空话和套话的课程,要么干脆不去上课,要么“左耳进,右耳出”,甚至根本不听课,埋头做自己的事。课堂上常常见到的情景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了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学生这样的听课表现,自然反射给教师,使其授课的激情大减,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对思政课教学的实施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原因分析
以上的情况表明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找准问题的成因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1、教师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政课教师普遍受到隐形抑制。由于受学科定位的制约,在高校专业设置中普遍存在轻视思政课的观念,认为思政课是公共课,是没有专业特色的,不能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做出贡献,从而使思政课教师在大学教师队伍中处于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二是由于思政课课时量比较大,很多教师疲于应付,导致在在教研和科研投入不够,不能有效增强课程的感染力,降低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三是部分教师的育人意识不强。只注重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思政课只是作为纯“理论”课来教,而没有深刻体会和琢磨如何通过教学达到育人功能,忘却了思政课的真正目的和本质要求。
2.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学习思政课热情不高的原因,既包括大环境的原因,也与学生的认知程度有关。一是由于信息传播渠道的快速发展,在大量快餐式的感性文化和具象文化的浸润下,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进一步减弱甚至缺失,对抽象的思政理论教育感到乏味而枯燥。二是由于现阶段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日趋多元化,整个社会弥漫的功利主义倾向诱发滋生了大学生追求当下的实用享乐和急功近利,诱发了读书无用论,尤其是思政课无用论的泛滥。三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已使他们把价值取向定位在现实具体的问题上,而非遥远的理想和抽象哲学,使他们认为思政课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关系不大,对毕业找工作没有立竿见影的帮助和实用价值,学不学无所谓。客观的原因导致主观上的偏差,很多学生对课程产生先入为主的厌烦情绪。
3.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因。四门思政课是所有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上课班级和学生人数都教多,各校都是采用大课堂的教学方式,不同专业很多学生在一起上课。这种大班教学模式管理难以到位,纪律较松驰,从而破坏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低落。另一方面从师生互动的情况来看,很难达到小课堂的效果,教师难以细查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容易使教学方式复归到一言堂。
三、对策思考
尽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掌握教学主导权的老师,必须采取各种对策以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
1.教师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的信仰不坚定,讲理论时是一套,谈自己的体会时又是另一套,含糊其辞,自相矛盾,以己之昏昏又岂能使人之昭昭,学生又怎么能相信你,认真听你的课呢?有了坚定的信仰还要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如果教师本身对所教课程都缺乏兴趣,我们就没有理由批评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缺失。正如一些作家常说的那样:“不是感动了自己何以感动别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如果教师从教学中培养出自己的兴趣,在谋生的同时体会到一种教学的快乐,自己不教得那么痛苦,学生也便不会学得那么艰辛了。[1]21
2.要形成课程建设团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教与学的双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综合素质起着主导的作用。例如,《概论》课是从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体出发,是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理论内容的全面展开和总结,需要教师对具有足够的理论素养,并形成自己的科研视角。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为此应按照课程体系内容的需要,借助教研室具有多位任课教师的优势进行集体备课,开展教研科研互助活动,真正形成一个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互补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必定能使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
3.把握好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体系。教材体系具有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的特点,体现普遍性要求。而教学体系要求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实际,有详有略,具体生动。如何将全国统一的教材体系转化为符合各校实际的教学体系,这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一定要在备课时既“备教材”更“备学生”,既要对教材有透彻的理解,把理论的内容讲活讲透;又要调查了解自己教学对象的学识基础、接受能力、思想疑虑,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让学生听课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只有经过这种再创造,才能够有效防止照本宣科的弊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要探索出适合于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设计好教学环节并在课堂上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如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以利于教师-小组,小组-小组之间的互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兴趣,让各个学习小组准备某一章节的内容,组织学生自己登台讲课,引导各小组在思政课学习上的良性竞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开展实践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如果思政课拘泥于从理论到理论的课堂讲解,必然无法充分实现思政课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应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综合开放的体系,涉及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开展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很多。[2]80一是社会实践,如:“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是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题材,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二是校园实践,如“我校大学生××现象调查”,它是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园内开展的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三是探究实践。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一定有实践价值的教学专题,经过搜集资料、分析归纳、提炼观点、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可行性讨论报告等)的一种实践过程。[3]102四是基地教育,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建立校外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伟人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身临其境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引起大学生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和反思。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既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又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求真、求善的欲望,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旭明.论教的兴趣与学的兴趣[J].现代大学教育,2007,(3):21.
[2]河北科技大学课题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与实践[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08,(5):80.
[3]黄建华,郑彦良.研究性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102.
(责任编辑/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