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芬
摘 要:積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主张,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时代的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呼唤积极心理学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7-0062-02
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主张,对于推进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关于心理健康的基本主张及启示
1.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价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的功能,相信人性中一定有抵抗障碍的倾向和成长的潜能一定会战胜不健康的因素。人面对挫折和障碍,具有自我恢复和康复的功能,要用自我康复的功能战胜疾病因素的影响,减少障碍因素的危害。如果每一个人的积极力量都得到增强,不仅可以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以使个体成为一个幸福、积极的人。
积极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都证实人的积极心理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如Salovey等对积极的情绪重要价值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积极的情绪具有更好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既有直接效果--促进人体免疫系统发展,也有间接效果--增强心理统摄、社会资源利用、健康行为促进。Shelley Taylor及其合作者在AID疾病研究中发现,乐观信念能够保护人们免除疾病,乐观者病理症状更晚出现,生存期也更长,乐观者更可能寻求良好的健康行为与社会支持,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防止疾病的发生。George Vaillant(2000)根据大量的成年群体研究,总结出成熟防御的贡献,利他、升华、压抑、幽默、期望这些机制会产生成功与快乐[1]。
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人类积极心理的研究,不仅弥补了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人消极心理研究的缺失,极大丰富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更充分认识到,积极的心理和品质对于增强人们的健康与幸福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对于人的积极心理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没有心理问题,并非意味着健康、幸福。传统的心理健康研究与评定是一种消极取向模式的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健康”或者病态,往往容易造成“只要不是不健康或没有心理问题,那么就是健康”的假象。然而我们知道,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非截然相反、相互对立的状态,它们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若以黑色比喻最不健康的状态,白色比喻最健康的状态,那么大多数人的心理是处于灰色地带的。传统心理健康的研究实际上并不是研究健康状态,以此作为判断健康与否的标准也显得不是十分恰当。
积极心理学强调从正面来界定与研究心理健康,如Diener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一种主观体验,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2]。正如,一个人的不愉快情绪减少了,并不意味着积极、愉快的情绪就增多了,或是这个人就能体验到强的幸福感。在积极心理学看来,依靠对问题的修补并不能为人类谋取幸福,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意味一定是个健康、幸福的人。目前,研究者越来越多地使用主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心理健康的积极预防观念。积极心理学相信,每个人都具有积极的因素,心理治疗的目标不是修补创伤,而是发展和塑造一个坚强的人,通过重新建立患者的力量和强势而治愈疾病。也就是说,保障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对心理疾病的积极预防,而预防的关键则来自于人内部积极潜力的塑造和唤醒。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疾病更有价值,这一积极的预防观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的理论,而且对心理健康的实践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方面,对于心理有问题的少数学生的咨询与教育中,其重点应放在解决心理问题上,在方法途径的选择上,可以充分挖掘其内在的积极力量,或通过学习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心理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心理处于正常状态的学生而言,同样也是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侧重点可以放在塑造和增强他们内在的积极心理和品质上,帮助他们生活得更健康、幸福和成功。当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朝向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时,这也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目标实现了。
4.强调积极环境因素的影响。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识,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当前,积极心理学特别关注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对个体积极心理和品质影响的研究。如Winner对天赋的研究发现,这些儿童是适应良好的,并有支持性的家庭[3]。Myers认为,增进幸福的要素有:宗教信仰、亲密的人际关系和经济、收入的增长[4]。Francis Bacon也认为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5]。积极的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这一理念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具有启发意义,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分析
1.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过去传统心理学只看到人的心理问题和外在世界的不良事件和恶劣环境,把心理学的目的定位于消除人心理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期望问题被消除的同时也给人类和人类社会带来繁荣。这种价值取向不仅使心理学本身的发展走向了畸形化,而且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并不一定同时在提高,各种精神危机问题日益突显出来。自觉克服现代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重建人类的新人文精神,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对现代心理学提出的新课题。
积极心理学纠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重视人性中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对心理学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即心理学不应是静态的、封闭的研究体系,它应当且必须肩负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担。由此我们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心理科学对人性的理解将更科学,以及将会产生更有效的干预,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需求。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无序化到逐渐规范化的过程。多年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患发生、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因为受传统消极心理学思想的影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局限,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多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这种导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严重偏离了教育的预防目标,无法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的发展,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应有的功能。
可喜的是,积极心理学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如前所述,它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许多观念,特别是心理健康的预防观念,对指导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弥补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缺陷问题。在积极心理学思想的指导下,(1)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将得到很好的整合及实现(既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也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及潜能的培养与开发);(2)一些教师、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仅关注心理问题的偏见可以得到消除,并让他们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幸福、成功具有重要价值;(3)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也可以变得更为丰富(如课堂教学、心理健康周/月活动、素质拓展训练、心理游戏、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心理剧表演等);(4)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还可以得到充分的拓展与利用(不仅是专业教师可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可以成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榜样与促进者,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可以通过相互影响而获得学习和增强);(5)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及课程将充满更多的愉悦情绪,学生将更乐于参加到其中来,并能在這样的积极氛围下获得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要需求。
3.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需要。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总体水平偏低,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比例在三成左右,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一成左右[6]。可见,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来说,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是急迫需要解决的任务。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也十分渴望心理健康教育,不过不同的是,他们的需求主要是发展性、成长性的内容。例如,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课题有: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及调节方法)、我是"谁"?(认识自我,塑造积极自我形象)、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学规划)、做情绪的主人(情绪心理与挫折应对)、做一个聪明的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目标设置、时间管理、记忆规律等)、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好人缘的秘诀、人际交往的技巧)、谁懂我的心(恋爱心理、两性心理差异)。
可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呼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关注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及潜能的开发。这样说来,积极心理学也理应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参考文献:
[1][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3][4]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5]龚光军.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3).
[6]黄希庭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