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方法教《史记》,百分之九十的语文老师应该是这么个教法:每篇文言文要是不给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要是不讲解出特殊句式通假字一词多义,那谁还敢放了这篇文言文!非要把它肢解零碎,使劲“填”到学生肚子里不可。为什么呀?不放心!不敢!高考指挥棒指哪里我们就往哪里冲!以往每周的语文课连早读加晚自习八九节课,语文老师可以有时间小火熬煮炖《史记》中的任何一篇5000字左右的什么《荆轲》《飞将军李广》。但是,新课改之后,语文课减少成一周四节课,老师们在减轻负担的同时,内心也犯了嘀咕,四节课什么概念,《史记》中的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讲不完啊。如果两周讲一篇《高祖本纪》,肢解完这篇文章,估计老师学生全得吐了,没有任何兴趣可言,战争时间过长。
那么,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课时,我们就改变自己的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兴趣,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定可笑傲文言文中的任何一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我们应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我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比较实际而有效的做法。
第一步一定是诵读,学生自由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他们去读,比如营造意境法、散文描述法,配图激趣法,配乐法等等,读上两到三遍。然后小组合作,商讨不认识的字音,划出不明白的字词句,并提出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进行商量交流。例如,在讲《信陵君窃符救赵》时,学生就提出了候生为什么要自杀、信陵君为什么不劝阻的问题,这就联系到古代的“士为知己者死”、“崇尚义”的社会道德,学生在提出这个问题后,后面的荆轲之死田光之死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步也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是组与组之间展开质疑问难环节,小组之间循环式提问,实行“抢问式”,一组提问二组,二组提问三组,三组提问一组。如果你们这个组不去提问,那么就是被提问。让他们带着一种竞赛的心理去阅读去找出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子以及一些问题。所以,同学们很有热情,很愿意去读。这样,他们就能真正自觉自愿地读,这比老师一厢情愿按部就班地自读要好很多。每一篇优秀的文言文都是鲜活的生命,尤其需要我们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
第三步,同学们不明白的地方,老师点拨讲解。因为文言词语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就如同学英语一样,必须要有一定的词汇量,我们也不能回避古汉语的特点,比如讲到特殊句式,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就一定要把这种句式跟现代汉语句式比较。胡适认为:“讲古文文法应该处处同国语文法对照比较,指出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像上面这句话,就要讲清“可使报秦者”是句中的定语,我们翻译时应把它们放在“人”的前面,成为“找一个可以派去给秦国回话的人”。我们反对逐字逐句讲解,但是,对特别重要的文言虚词和重点实词还是必须让学生去积累的。再者,老师就是“解惑”者,面对学生疑惑而精讲,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的。至于学生在课文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可以联系背景联系材料适当补充。
第四步,背诵。在真正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前提下,老师把人物形象丰满的细节处和重点文言现象较多的地方,让他们熟读精背以至默记在心,要求背诵的段落一定要背诵,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负荆请罪段落,几乎每句话中都涉及到一些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式,而且刻画得廉颇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形象饱满,学生背诵并且要当堂比赛式背诵检查,让学生最终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
这是我上课时的基本步骤。到了具体某一课,会根据课文的情况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第一种,讲故事法。我在讲解《孙膑》时,用的是讲故事法,因为这篇课文结构清晰,就是分为三个小故事: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庞涓之死。因为我小时候听过这个评书,所以,我先用这种方式讲了庞涓之死的故事,我又让学生用讲评书的方式讲解课文,效果颇佳。
第二种,看视频。我在讲解《垓下之战》时,让学生先预习十分钟,然后给学生看了王立群教授讲的《垓下之战》,讲解十分精妙全面,这一节课就处理完这篇文章,而且学生还特别感兴趣。
第三种,制作精美课件。我在讲解《信陵君窃符救赵》和《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制作了一系列非常形象直观的画面,比如廉颇负荆请罪的画面,信陵君虚左请侯生的画面,朱亥棰杀晋鄙的画面等等,让学生看着画面讲述课文情节。
当然,《史记》教学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比如利用导语激发兴趣,比如在讲《项羽》时,可以给学生听听屠洪纲的《霸王别姬》,让学生讨论讨论对刘邦和项羽的认识等等。
孙玉萍,教师,现居山东桓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