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论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

2009-09-24 10:06颜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李 华 颜鹏飞

摘要:发展是人类活动永恒的主题。在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在世界各国不断变革、调整和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发展,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的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不断总结发展经验,根据本国国情和实践状况,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正确认识“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论;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非依附型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4-0032-06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历改革开放后30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曾极大地削弱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解决发展带来的“增长中的贫困”或“不带来实惠”的经济发展问题,深化对“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向度转移,就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文的主题是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引领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着重阐述新发展理论的三大发展阶段,以及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着力实现的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

一、新发展理论的嬗变

现代新发展论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产生的背景是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它涉及两大标志。一是《斯德哥尔摩宣言》即《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首次提出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六项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二是佩鲁的《新发展论》,强调发展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内生性”,提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阶段是新发展论的深化时期。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对20世纪90年代各国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人类安全、社会安全等一系列的新理念和发展战略,并且呼吁摒弃Jobless、Ruthless、Voiceless、Rootless、Futureless一类违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念,并在其各种会议、文件、报告中多次强调这种新颖的发展论,力求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人类发展。众多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发展观”,不仅区分发展和增长、而且区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鲜明地提出“发展是一个全面范畴”的主张;另一方面,鲜明地提出“以人为中心”,这是“发展目标”或“发展重心”的转移,并把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更加具体化。

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对20世纪下半期各国发展状况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两大宣言,即在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巴西《里约热内卢宣言》(1992年),以及《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1995年),其特征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之具体化和政策化,例如作出任何国家在社会事业如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安全环境的投资至少占GDP30%的规定。并且赋予社会保障以个人化和普世化权利和原则,包括创造重返工作的刺激原则,健康保障普世权利,基本的退休金保障和家庭补贴,以及劳动力市场和提升机会均等相结合的原则,其中包括流动的普世权利以及终身学习的普世权利。

此外,还推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新公共服务型政府角色理论;而对GDP理论即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及其决定理论的反思,产生了以“绿色GDP”为代表的新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第一个试图打破GDP情结的,是两位美国学者詹姆斯·托宾和威廉·诺德豪斯。世界银行、联合国组织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设计出了许多种新的衡量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其中包括“绿色GDP”核算体系、进步指数(GPI),MDP综合发展指标等。

在世纪之交应运而生的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新发展理论的新成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党中央领导集体着力推进科学发展的决策、思维向度和话语体系,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起点和直接来源;二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三形态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三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和道文化是科学发展观的本土性来源。而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新发展论,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参照性思想来源。其中,坚持以人为本构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以大写的“人类”为本,贯穿“四个统一”的精神——即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人本主义发展观、生态发展观、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和系统合力发展观的统一,物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以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统一。总而言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发展观,是全面发展观,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

二、提倡创新型发展,构建创新型国家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旨在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创新型发展。“创新型国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后者是涵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理论创新在内的综合性概念。必须谨防Rootless现象,摒弃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逐渐消失而丧失文化根基和学术创新能力的那种病态的经济增长类型。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大规模引进和模仿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借鉴西方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方法是必要的;而“比较优势”、“木桶效应”和“市场交换技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下,是有利于资源配置的;根据中国的国情,偏重于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比较优势而参与国际分工,在早期阶段也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美国全球财经研究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占全球制造业附加值从1995年的5%,增加到2007年的14%,与日本并列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仅次于美国。

但是,正如UNDP在2001年报告所言,中国一直是一个以技术模仿为主的制造业大国而不是以独立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制造业强国。这里讲的创新是狭义的科学技术的创新,其中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转折点,我们必须完成从启蒙型、模仿性移植走向自主创新的历史大跨越,转向自主创新经济而不是依附型经济,转变为“世界工厂”、“世界办公室”和“世界实验室”而不是“世界加工厂”或者“OEM大国”,转变为大脑型国家、创新型国家而不是扮演提供原材料和低端加工产品的附庸经济、打工经济、外包经济一类的“躯干型国家”。

应该看到,国内外流行的“木桶效应”理论实际上是美国学者斯蒂格里兹所批判的“价格神话”或者“市场万能神

话”新的翻版。“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或者“用市场换技术”则是用中国式话语对这一理论的诠释。实际上,这是新自由主义泛市场化改革思路的逻辑延伸:完全市场化——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拉美依附学派尤其是激进经济学家早就警告这种曾经把拉美国家拖进依附型发展道路的“比较优势陷阱”;而在伊曼纽尔看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交换是形式上的等价交换而实际上的不等价交换。但是,八亿件衬衫与一架空客A380的交换,却被称为“双赢”或者“发挥比较优势”的典型。这种交换的代价无疑是中国资源的耗竭和环境的破坏,并最终将被发达国家锁定在提供原材料和低端加工产业的位置上。这只能是一种依附型“双赢”。

事实证明,不能单纯依赖市场化,用市场也交换不到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而核心技术、设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战略性产业核心竞争力、高科技人才、工作团队及其创新能力是不能假手于他人的。它们是藏身于全球化市场交换体系之外的。这样做,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大国的科技进步问题,并且滋生技术依赖症。由此可见,中国如果单纯依赖移植或亦步亦趋地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是不能成为真正崛起的大国。而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是目前可行的现实的理性选择。应该用竞争优势及自主创新理论取代比较优势和“木桶效应”理论。我们应该从比较优势阶段转向竞争优势阶段或两者并存阶段,从偏重“木桶效应”和“市场交换技术”转向自主创新为主的阶段。因此,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以及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架构;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自主创新,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增强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尤其是R&D投入和人力资本开发,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扩大对外投资,培育中国的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使其具备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等等。

三、突出公平与和谐型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二就是旨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型发展。全球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结构性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社会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问题。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是无法用哪一个西方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型来进行诠释的。历史经验证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遵循“李嘉图定律”和“库兹涅茨假说”的。李嘉图定律的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与构成整个这一发展基础的劳动群众的利益相矛盾并以牺牲后者的利益为代价;而库兹涅茨所谓的倒‘U型曲线规律即人均财富差异和不平等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规律,并把这一定律模型化;而“中心—外围”理论正是李嘉图定律在国际空间上的拓展和运用,这是西方社会及其发展模式的制度性缺陷和内在的根本性矛盾。而中国社会及其发展模式是发展的理念、原则、目标和机制诸方面的统一体。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还要有新的思路;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可持续”是其内在发展原则。“全面”是其布局原则,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协调”是其运作机制和结合原则,在实践层面上体现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总之,这是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此,在社会模式发展绩效和成果的价值评判标准上,注重生产力发展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追求经济效益、政治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在现阶段,尤应注重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会公正尤其是三大收入分配差距或者三大利益失衡问题,亦即居民收入差距、中观层次的地区差距以及宏观层次的国家与居民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和谐地发展。此种利益失衡的不公正现象不可再无限期延续下去,否则就会蜕化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三大利益失衡中,微观层次的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已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至2006年,中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1.5%下滑到40.6%,与此对应的则是利润侵蚀工资、资本分配比重提高的现象。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2006》提供的127个国家近年来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指标,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尼系数低于中国的国家有94个,高于中国的国家只有29个。这种状况说明,中国的基尼系数高于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高于中国的历史高点。

二是中观层次地区差距。东中西部差距、城乡居民财产分布的差距已远远超过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大规模的民工潮能不能使农民富裕起来?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及其政策建议是否适合中国国情?依靠进城打工能不能卓有成效地改变城乡收入差距?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韩国新乡村运动以及日本和台湾发展农村的经验值得借鉴和参考。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个很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

三是宏观层次的国家与居民收入差距,亦即国富民弱而不是国富民强。我们长期强调“国家利益本位”、“集体利益本位”、“国富”理念,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而不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强调“国家拥有”而不是“国民拥有”或“藏富于民”。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要求个人低消费、个人低工资、国家高积累甚至牺牲农民的利益(例如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来发展生产。

根据统计,从增量上来看,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世界排名升至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5.13万亿元,增长1.71倍。外汇储备超过1.52万亿元。从存量上来看,政府作为中国最大的资产所有者,拥有76%的资产(包括国有企业资产、公有土地以及矿产资源等)。把国家的资产佳可支配收入和财政税收的5.1万亿加在一起,政府可以支配的总收入是15.7万亿元。看来,中国最大的

贫富差距是国家与个人或社会群体之间,而不是在国民之间。国富固然可以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有钱可以集中办大事。但是,长期国民利益失衡所带来的弊端是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增强带有凯恩斯色彩的国家消费(可以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大搞国家基础设施,可以大搞社会保障),会产生对居民个人消费的“挤出效应”,因为居民钱袋子空削弱其购买能力。三是产生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挤出效应”,因为国家垄断大量本来应该由市场配置的资源而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西方经济思想史的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就是存在着一个先重点关注生产、供给,继而转向重点关注分配、消费需求的理论研究重点的变迁过程,然后在继起的发展阶段,生产问题或者分配问题轮流凸显,这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在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成为摆在经济学家和政治家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大问题。

古今中外关于分配的经济学理论、实践和政策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中国先秦文献推崇“民为邦本”,国家则是由国民或社会群体这一主体而派生出来的公共实体概念。自近代以来,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倡导国富(强)民富的自由经济理论,《国富论》就是系统阐述其发展经济学的一部百科全书。李嘉图既是生产力经济学家也是最早以分配为政治经济学主题的分配经济学家。穆勒对生产规律和分配规律作了系统阐释。西尼尔是最早提出“穷人经济学”(E,eonomies 0f the poor)这一名称并大力推崇“富人经济学”(Economics 0f the rich)的庸俗经济学家。此外还有美国学者克拉克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规律和英国学者马歇尔的四位一体分配公式,后者是最早强调研究贫困问题和福利经济学问题的新古典经济学家。这一时期,特别是自1870年“边际革命”以来,古典功利主义在经济哲学和经济伦理学领域终于取得了实质性胜利,从此,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的经济伦理是鼓吹效率至上的功利主义原则的古典功利主义,而不是公平,因为经济效率才是最大福利的影响因素。

现代分配经济学、规范经济学或者经济伦理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就是跳出功利主义的狭窄框架,试图提出某种优于功利主义的替代理论,其中包括罗尔斯——他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Justice as Fairness)理论,率先向二百多年来占统治地位的古典功利主义伦理理论发出挑战,由此引发了关于经济正义问题的当代论争的——“公平分配正义”与“第一正义”理论、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权利持有正义论”、社群主义者的“多元社会正义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生产正义论”,以及“新功利主义”的“经济效率正义论”。

值得称道的收入分配和利益均衡的政策和建议,是《哥本哈根社会发展宣言》(1995年)明确指出,“在社会群体和国家之间公平和非歧视性地分配增长利益,并扩大生活于贫穷中的人民获得生产性资源的渠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倡导“社会分红”理论。他认为,国家理应“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社会分红分给消费者”;“社会分红”在经济萧条时期能够起到扩大消费的作用,因而是一种“反周期”的政策工具。新加坡和中国香港、澳门、东莞等地在实际上也实施了发“大红包”的政策。其二是增加工资比重,例如,俄罗斯工资每年以160的速度增长。其三,减税或者退税政策。2008年2月底美国政府推出了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退税计划是其重要内容。约有l.3亿个美国家庭将从中受益,此外,小企业也将获得部分退税。其四,建立政府资源基金,美国阿拉斯加州用石油收入建立“政府资源基金”,每一位阿拉斯加州的居民每一年都能从基金带来的利润中获得分红。其五,增加公共品和公共服务范围,中东石油产出国大都是这样做的。中国可以参考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同时可以通过立法让国民享受到国有资产带来的红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国家以国有资产利润对福利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更需要建立起国有资产基金,让全体国民享受国有资产的利润分红。

四、推崇绿色型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三就是旨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型社会的绿色型发展。坚决杜绝Futureless现象,即以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为代价、危及子孙后代的、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增长类型。据环境问题专家估算,如果把环境的恶化考虑在内,中国的GDP的实际增长要减少6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空气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15%。中国环境污染每年导致GDP损失6000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部分成果。推行绿色型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国情进行深刻反思后的一种理性选择。

众所周知,生态文明是中国“天人合一”古代哲学的现代话语,是人类摒弃了农业文明阶段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工业文明阶段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自然一社会一文化生态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也是社会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的,人人享有生态民主、生态福利、生态公正、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并且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平起平坐、不可或缺的社会文明形态。

西欧工业化过程用了大约200年(从18世纪中叶开始的到上个世纪60年代)经历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恢复。我们目前面临问题的难度,都大大超过历史上的西欧国家。中国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资源只是世界平均值的1/2;每百美元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物比发达国家高出10倍至几十倍,单位面积国土污水负荷量为世界平均数的16,5倍,污染总量增长率为总产值增长率数倍;工人劳动效率是英国工人的1/30,美国的1/36,日本的1/40,德国的1/45,每年使用的资源环境价值是GDP数倍以上。我国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都无法支持我们按照西方工业化发展模式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因此,必须进行全面的总体性调整和反省,包括价值观念、发展战略和利益格局。

同时,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优良的基础设施以及地方政府竞争性的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世界的大量的资本,成为了世界的制造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稀缺性资源、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和核心性资源被耗费殆尽,以至于中国成了世界原材料的重大进口国;很多被发达国家设置了较高门槛的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中国已经成为污染物排放大国。中国的经济是否呈现过度工业化的特征?有没有以高能耗、高污染制造业尤其重化工业过度发展的问题?如何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不要从过度工业化转变为适度工业化?如何卓有成效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绿色GDP新核算体系,为什么不能尽快地取代黑色GDP或GNP(人们戏称为国民总污染,即Grossnational pollution或者垃圾、噪音和污染即Garbage,Noise,

Pollution)核算体系?等等。这是涉及到包括绿色型发展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谨防依附型发展,构建开放型自主经济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之四就是,克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制订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道路和模式。杜绝病态的依附型增长现象(Independenceless)的办法,就是大力推行开放创新,构建开放型自主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推行的出口导向型大国发展模式,它在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依附性发展的倾向。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过分依赖外需、外资、贸易顺差和国外市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由1978年的9.7%上升到2006年的66.9%。外资依赖度(外资占私人固定投资的比例)在50%以上,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印度只有8%);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20世纪80年代62%左右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而世界平均消费率高达78%-79%。国内消费率低迷已经危及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一消费一出口贸易)的平衡。依附性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我们必须对其负面影响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判断,克服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杜绝病态的依附型增长现象的办法,制订符合自己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道路和模式,大力推行开放创新,构建开放型自主经济。因此,必须做到:

要搞双边的“开放主义”。双边的“开放主义”就是要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高举和平、发展与合作大旗,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保护国内市场尤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与实施,努力争取在制订国际经济秩序和游戏规则以及应对国际经济谈判和对话中,要有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权。

要更新传统的对外开放观念。一是如何实质性地提升出口竞争力,而不是继续依靠廉价手段;二是如何靠制度与软环境的改善创造国际资本进入的条件,而不是继续依靠优惠让利吸引外资;三是如何在各种现代国际服务贸易市场上提高占有率,而不是集中在工程承包市场上搞自相压价的恶性竞争;四是如何真正启动“走出去”战略,提高开放层次,组建中国自己的跨国公司或集团公司,并采用现代企业通行的跨国经营竞争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产向外销售的传统模式。

经济民族主义和地区主义是与经济全球化是并行不悖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能因为全球化而摒弃经济民族主义。德国就曾经采取李斯特提出的民族保护主义政策;美国在发展早期阶段就大行门罗主义。在坚持独立自主发展方针的前提下,倡导区域经济协调,构筑区域经济安全共同体,组建经济地区合作组织。倡导国际经济协调,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通过国际合作抵御世界性经济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挑战。

调整外资优惠政策。颁布外资产业投资目录,引导外资流向非环境污染、低能源消耗、高技术和优先发展行业。应该为外资与内资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印度的外资企业与民族企业都交纳相同的公司所得税率,而中国的外资企业却奉行所谓减半的“超国民待遇”。而且由于地方政府把引进外资上升到对基本国策的态度问题并且与政治业绩相捆绑,对外资的产业流向不加选择,甚至利用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挤垮民族企业。这显然与引进外资的本意相违。

完成出口导向型大国发展模式的转型,即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自主经济的转型,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制度性开放。从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这个结合点出发,这就需要采取与国内外经济平衡发展相匹配的对外开放取向、对外经贸战略和政策。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以及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开放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而促成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内需导向型生产部门与外需导向型生产部门、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引进来”与“走出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开放尺度与经济安全等一系列的综合平衡。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发展、公平与和谐型发展、绿色型发展和非依附型发展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改革开放狂飚突进、凸显实践、创新和借鉴以及不断“试错”、反思、争论和“纠错”的重要历史时期。但是,改革开放这一大方向和基本国策是不能动摇的,而是在实践推进的各个具体阶段上,不断解决“改革什么、怎么改;开放什么、怎么开放”的问题,并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动向具体调整政策导向,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

应该强调指出,现阶段中国改革开放正处于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拐点上,并日益呈现可持续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特征,涉及到可持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战略、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和谐社会发展模式。

第一,中国经济改革应该转向有选择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应有选择地程度不一地退出纯市场化改革)、配套的(辅之以宏观调控、微观规制和中观层次区域协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干预和法律支撑体系)方向,即建立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上、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全方位改革。

第二,应该进入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调整期。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借鉴、移植、启蒙、引进和模仿阶段。现在到了这样一个历史拐点:我们必须创造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这样才有望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里所说的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理论、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

第三,中国在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已经进入一个关键的历史大转折阶段,主要由投资、出口、低端制造业以及劳动力与资本推动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应逐步转换到以技术创新驱动、生产效益提高和内需拉动为主的,并且又好又快的开放性自主经济发展模式上来。

第四,全球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结构性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社会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问题。从社会发展模式的大视角上看,中国改革开放已到达向纵深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发展的一个战略转折点,从增量改革、循序渐进、单点突进转向存量改革、全面推进和综合改革,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和市场化改革转向旨在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和谐社会的多元化综合改革,从而走上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更加关注公平、全面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归根结底,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改革开放的不断创新推动转型期发展中大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新规则:制造商开始跨越低成本[N],金融时报,

2008-05-29,

[2]陈银娥,李铁强,颜鹏飞学术思想述评[J],高校理论战

线,2008,(1):54,

[3]黄亚生,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M],伦敦:剑桥大学出版

社,2008,

[4]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

com/newscenter/2008-03/19/content_7819983.htm,2008-

03-19,

[5]陈志武,中国的政府规模有多大[EB/OL],http://news,

163,com/0810225/08/45HLHU68000121EP,html,2008-

02-25,

[6]亨特,经济思想史:一种批判性的视角(颜鹏飞译)[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布什签署一项总额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EB/OL],http:llfinance,sina,com,

cn/wodd/ggjj/20080214/0328450 1533,shtml,2008年2

月24,

[8]颜鹏飞,戚义明,论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6),84,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