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菅子的消费思想

2009-09-24 10:06尹世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富民

尹世杰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菅子强调富民,强调发展农业生产,这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接着分析菅子关于人的消费欲望以及如何实现消费欲望,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着重探索菅子关于俭、奢问题的观点:菅子在强调节俭的同时,又宣扬侈靡,自相矛盾的论述多;最后提出:菅子的消费思想,有精华,也有大量的糟粕,主要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关键词:富民;消费欲望;俭奢;封建统治阶级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29(2009)04-0075-04

菅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特别是他的经济思想极为丰富,我们在这里,只是就他的消费思想作些简略的说明。

一、富民思想

人们的消费,取决于收入水平。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必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必须富民。这是众所周知的。菅仲是当时齐国的宰相,他从“治国之道”出发,强调富民:“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营子·治国》)。“富上而足下,此圣王之至事也”(《菅子·小问》)。“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菅子·牧民》)。这就揭示了:要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提高消费中的文明程度,必须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必须富国富民。

如何富国富民?菅子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菅子·牧民》)。“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菅子·治国》)。他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国家的根本,包括建立一些节约耕地的制度:“……断方井田之数,乘马田之众,制之;陵豁立鬼神而谨祭;皆以能别以为食数,示重本也”(《菅子·侈靡》)。菅子在这里已强调以农为本的思想。他还认为:“强本事,去无用,然后民可使富”。(《菅子·五辅》)

菅子还认为:农业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积累国家财政收入和提高居民收入的源泉:“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财富之国可知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菅子·八观》)。粮食、六畜生产多,财富就丰富了。

这里有个问题值得研究:不少人认为:营仲在强调发展农业生产的时候,并没有忽视发展工商业,并没有出现重农抑商的思想,而是重视发展工商业,发挥市场的作用。他提出:“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菅予·小匡》)。“石”就是柱石的意思。说明工、商业和农业一样,也很重要。他还认为:“市者,货之准也。……市者,可以治乱,可以知多寡,而不能为多寡。”“聚(150方里)者市,无市则民乏”(《营子·乘马》),他认为发展市场也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事”(《菅子·侈靡》,强调市场对发展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他还提出要:“聚天下之枯财(材),论百工之锐器”,使“工盖天下”,“器盖天下”(《菅子·七法》)。可见他对工商业也很重视。

但在提出重农的同时,有时又出现某些抑商的思想,如提出:“悦商贩而不务本货,则民偷处(偷生)而不事积聚……民偷处而不事积聚,则困仓空虚”(《营子·八观》)。他还提出:“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菅子·治国》)。“禁末”是不是反对发展工商业?菅子还提出:“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骄也,谓之逆。布帛不足,衣服无度,民必有冻寒之伤,而女以美衣锦绣纂组相稚也,谓之逆”(《菅子·重令》)。“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文巧不禁民乃淫”(《菅子·治国》)。有人根据这些论述,认为菅子这里所讲的“末”与“文巧”相提并论,主要指奢侈品的制作,不是反对发展工商业。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菅子在强调富民的同时,还强调贫富有度。他谈到礼有“八经”时指出:“所谓八经者何?曰: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贫富元度则度则失”(《菅子·五辅》)。他还提出:要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包括财政、税收政策、货币及价格政策)来均贫富,防止两极分化。例如,他很重视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认为货币数量多,物价就涨;货币数量少,物价就跌,“……币重而万物轻。敛万物应之以币,币在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什倍”(《菅子·山国轨》)。因此,“先王”要运用货币政策“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营子·国蓄》)。掌握货币政策,也有利于“御民事”、“平天下”。

菅子还主张薄税敛:“薄税敛,毋苟于民,待以忠勤,而民可使亲。三者,霸王之事也”(《菅子·五辅》)。“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菅子·权修》,他还提出要“案田而税”(《菅子·大匡》),“相地而衰其政,则民不移矣”。“省刑罚,薄税敛,则民富矣”(《菅子·小匡》)。根据土地的情况分别征税,这样公平合理,人民就安居乐业,就富裕起来了。

菅子一方面主张薄税敛,增加人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还提出“举财长工,以足民用”(《菅子·小匡》),重视工匠,发展消费品生产,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这些意见都是很可取的。

但应该看到:菅子的富民政策,不仅是为了提高民众的消费水平和质量,主要为了巩固封建帝王对民众的统治。他还明确提出:“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善为也”(《菅子·五辅》)。“民富则易治也,民穷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可见他的“富民”,主要为了“治”民,为维持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他提出对人民要“饰八经以导之以礼”,其中有一“经”就是“贵贱有分……贵贱无分则争”(《菅子·五辅》)。他强调“贵贱有分”,很明显是为强化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还应该看到:菅子均贫富的思想,也主要不是从提高广大群众的平均消费水平,促进人民生活幸福出发,不是从伦理方面反对贫富悬殊,而是从维持封建统治的政治措施去考虑,因而他说:“甚富不可使”(《菅子·侈靡》)。“夫民富则不可以禄使也,贫则不可以罚威也。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菅子·国蓄》)。他的均贫富的思想,就在于“使”民,“治”民,巩固封建统治。

二、消费欲望以及消费欲望的实现

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欲望,用现在的话来说,任何人都有他的消费需求,要求得到满足,这是人的本性。菅仲认为:“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扰,此贵贱之所同者也。近之不能勿欲,远之不能勿忘,人情皆然”(《菅子·禁藏》),如何满足人们的欲望,满足广大民众的消费需求,这就要发展生产。因此,菅子提出著名的论断:“……国多财则远者

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菅子·牧民》)。为了要国家安定团结,社会稳定,必须富国裕民。

关于富国裕民的问题,我们在上面已谈到,这里只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菅子提出“以人为本”的问题。他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菅子·霸言》)。“先王善与民为一体。与民为一体,则是以国守国,以民守民也”(《菅子·君臣上》)。有人认为:营子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中国古代人本主义理论的精华,是很珍贵的。我们认为:这就牵涉到人的本性是什么的问题。这就要追溯菅子对于人的本性的看法:营子认为:人的本性就是“就利避害”:“凡人之情,则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渊)之下,无所不入焉”(《菅子·禁藏》)。“百姓无宝,以利为首,一上一下,唯利所处”(《菅子·侈靡》)。他还认为:人的这些欲望,是人的本性,要尽量使其满足:民有四欲:“欲知者知之,欲利者利之,欲勇者勇之,欲贵者贵之”(《菅子·枢言》)。“从其四欲,则远者自亲”。“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出。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于四方无择也”(《营子·牧民》)。他还认为:人的消费生活,追求“侈乐”,也是人的本性:“饮食者,侈乐者也,民之所愿也,足其所欲,瞻其所愿,则能用之耳”(《菅子·侈靡》)。

菅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这样就把以人为本,完全变为“以物为本”了。他讲人的欲望,包括“欲利”、“欲贵”这些升官发财的欲望,都要尽量得到满足,这就更会滋长自私自利的“本性”,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菅子这些思想,是否可说是代表古代封建社会剥削阶级的一种思想?他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仓禀实”、“衣食足”等富国裕民思想,是否可以说: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后听上,听上然后政可为善矣”(《菅子·五辅》)。菅子写的巨著《菅子》一书中,开宗明义第一篇的命名就是“牧民”,把对人民的统治视同牧养牲畜,提出的理论和策略,主要是如何“牧民”,如何统治人民,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能说是真正以人为本吗?

如何满足人的消费欲望?菅子还提出等级消费问题,在消费生活中体现不同的等级,这就能随时可以辨别贵贱、尊卑:“是故先王制轩冕,所以著贵贱,不求其美。……为雕文刻镂,足以辨贵贱,不求其观。夫大国之君所以尊者何也?日:为之用者广也”(《菅子·任法》)。这种等级消费,也就为统治阶层搞奢侈消费制造了理论和实践的根据。其结果是:“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怠生,百振而食”(《菅子·侈靡》。富裕阶层搞奢侈消费贫困者去生产,这就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了。

菅子一方面提出等级消费,体现贵贱差别,但又提出消费要有一定的标准,防止差距过大:“……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菅子·立政》)。“宫室足以避燥湿。食欲足以和血气,衣服足以适寒温,礼仪足以别贵贱,游虞足以发欢欣……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菅子·禁藏》)。还提出:消费要适度,要勤俭储蓄,量人为出:“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菅子·权修》)他还强调:消费应与“积”量成正比,公平分配,公平消费:“或有积而不食者;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菅子·权修》)。他还淡到:适度消费有利于延年益寿。他以圣君为例:“守道要,处佚乐,驰聘弋猎。钟鼓竽瑟,宫中之乐。无禁圉也。不思不虚,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菅子·任法》)。这样“不忧不图,”可以“利身体”、“养寿命”。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综上可知,菅子提出的等级消费、适度消费等问题,虽然其中有些自相矛盾,但都牵涉到如何满足人的欲望、如何满足人的消费需求的问题,牵涉到人的本质问题。菅子这些观点,是否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这是令人怀疑的,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菅子还提出:要满足人的欲望,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就要发展市场,发挥市场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满足消费需求,还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菅子·问》)。“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菅子·侈靡》)。他提出著名的“轻重论”,包括调节市场商品供求关系,调节商品价格和税收,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这些论述对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生产都很有作用。

菅子在消费方面,还提出一些很重要的观点。例如他很重视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他说:“毋伐木,毋天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长也。……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民材而令行”(《菅子·禁藏》)。生态环境好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富民安,这就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创造了基本条件。他还从发展农业生产出发,提出要改善生态环境,要植树造林:“故日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菅子·立政》)。他还提出一些官员们应该担负的职责:“修火宪,敬山泽林薮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使民足于宫室之用,薪蒸之所积,虞师之事也”(《菅子·立政》)。认为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关系到发展生产、提高居民消费的一件大事。在古代封建社会有这些重要观点是很可贵的。

三、俭奢论——菅子消费思想的核心

俭奢问题,在菅子的论述中,说得很多,但有时提倡节俭,有时又主张侈靡,甚至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下面对这些问题作些说明。

在很多情况下,他是反对奢侈,主张节俭的。他说:“国虽富,不侈泰,不纵欲”(《菅子·重令》)。“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由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菅子·八观》)。他强调用法治来贯彻这些观点。

菅子认为,作为政府官员,也应黜奢崇俭:“故适身行义,俭约恭敬,其虽无福,祸亦不矣。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虽无祸,福亦不至矣。”“故圣人之制事也,能制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能适衣服,去玩好以奉本,而用必瞻,身必安矣”(《菅子·禁藏》)。他还认为:帝王搞节俭,不铺张浪费,为的是不影响农业生产,不影响社会风尚:“夫明君不美宫室,非喜小也;不听钟鼓,非恶乐也。为其伤于本事,而妨于教也”(《菅子·禁藏》)。

菅子还认为:帝王搞奢侈消费,甚至会出现亡国之祸:“远其忧,言上之亡其国也,常迩其乐,立优美,而外淫于驰骋田猎,内纵于美色淫声,下乃解惰失,百吏皆失其端,则烦乱以亡其国家矣”(《菅子·宙合》)。帝王骄奢淫逸,上行下

效,臣子们也都“失其端”,败坏社会风气,必遭亡国之祸。菅子还骂襄王招致亡国的情况:“昔先君襄公,高台广池,湛乐饮酒,田猎华戈,不听国政,卑圣侮士,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食必梁肉,衣必衣绣,而戎士冻饥……是以国家不日益,不月长”(《菅子·小匡》)。

菅子还提出:统治阶层搞奢侈消费,生产奢侈品,就会使老百姓陷于贫困,因此,古代守法者反对生产奢侈品:“今工以巧矣,而民不足于备用者,其悦在玩好;农以劳矣,而天下饥者,其悦在珍怪;女已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悦在文锈。……古之良工。不劳其智巧以为玩好。是故无用之物,守法者不生”(《菅子·五辅》)他还提出:有些官吏搞奢侈消费,使民众出现饥寒,出现他所说的“逆”:“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稚也,谓之逆。布帛不足,衣服无度。民必有冻寒之伤,而女以美衣锦锈纂组相稚也,谓之逆”(《菅子·重令》)。因此,他强调要“禁末作文巧”:“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菅子·治国》)。要反对那些“逆”,要“禁末作文巧”,这样民众就安心搞农业生产,就安居乐业了。

菅子还很重视孤寡老幼的生活消费:“养老弱而勿通,信利周而无私。”“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营子·幼官》)。在当时那种封建专制社会下,能提出这些加强社会保障的思想,是可贵的。

菅子在强调节俭的同时,又大肆宣扬侈靡,他说:“圣人者,省诸本而游诸乐,大昏也,博夜也。问日:兴时化若何?莫善于侈靡。”“通于侈靡,而士可戚”(《菅子·侈靡》)。如何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政策(“兴时化”)?营子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搞奢侈消费。还说懂得奢侈消费,可以团结很多士人。

他还认为:倡导奢侈消费,有利于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有利于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增长:“市也者,劝也。劝者,所以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菅子·侈靡》)。搞奉奢消费农业、工商业都会得到发展。“本事”、“未事”都得到“起”、“立”。他还认为:让富贵的人搞奢侈消费,让贫穷的人去生产,这样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富者靡之,贫者为之,此百姓之治生”(《菅子·侈靡》)。

菅子还认为:统治阶级大搞奢侈消费,消费的货物多,可以吸纳劳动力就业,这对贫民有利:“故上侈而下靡,而君、臣、相上下相亲,则君臣之财不私藏,然则贫动肢而得食矣。”“积者立余粮而侈,美车马而驰,多酒醋而靡,千岁毋出食,此谓本事”(《菅子·侈靡》)。他不仅主张一般的生活消费要奢侈,而且提出了:人死了,丧葬也要大肆奢侈:“美垄墓,所以使文萌也;巨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犹不尽,故有次浮也,有差樊,有瘗藏。作此相食,然后民相利,守战之备合矣”(《菅子·侈靡》)。丧葬搞奢侈消费,多搞一些丧葬物品,也有利于吸纳劳动力,维持贫民的生活。

菅子还认为:“辩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菅子·乘马》)。这里说俭、奢各有利弊。“俭则伤事”,是说节俭会造成市场上商品滞销,影响生产和流通;“侈则伤货”,是说奢侈会造成市场上的物价上涨,也影响商品生产和流通。这看起来。说得有些矛盾,是否可以说是针对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不同的情况,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综上可知,营子关于俭奢的思想,经常出现自相矛盾。究其原因,对不同的人(特别是统治阶级)在不同的情况下,或强调节俭,或强调奢侈,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如何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四、对菅子的消费思想,还须具体分析,认真评说

菅子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他的消费思想,内容很丰富,也很杂乱,有些问题还自相矛盾。究其原因,是由于他的立场不端正,不是真正以人为本,不是从提高平民百姓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出发,而是从统治阶级如何加强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出发,使人民顺从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是否可以说:菅子的经济思想、特别是他的消费思想,代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他是当时齐国的宰相,他的主张,基本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他的消费思想,虽有某些精华,但糟粕甚多。就在古代,有些名人对菅子的言论就很不满意。众所周知,孔子对菅仲不茚俭的情况,很不满意。有人问孔子:“营仲俭乎?”孔子说:“营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论语·八佾》)。孔子还说菅仲不“知礼”:“营仲而知礼,孰不知礼?”(同上)。对菅仲批评得很厉害!

我们在这里,只是就上面谈到的关于他的消费思想,作些简略的评论,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我们认为,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对俭、奢问题,要严格划分界限。什么是俭?什么是奢?在什么情况下是俭?什么情况下是奢?要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等各方面的条件,严格划分,具体落实。应该明确:发展生产的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强调节俭,反对奢侈消费,但这决不是要人们过苦日子,而是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要科学消费、文明消费、适度消费。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的具体情况,去划分这个“度”,决不能使少数人的消费远远超过一般的消费水平,去搞“特殊化”。这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菅子提出富国裕民的大政方针,是很正确的。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必须富国,必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菅子提出发展生产,以农为本,强调发展农业生产。在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情况下,是完全正确的、必要的;但也要发展土商业,发展其他产业。营子也提出发展工商业、扩大市场的一些具体措施。也是很好的。但农工商的发展,如何紧蜜结合,相互促进,却说得不够。从我们当前来说,就要加速发展工商业,发展商品经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工商协调发展。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适应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菅子提出以人为本的问题,但如何真正体现、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他却走向邪路,一切设想、一切工作,都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为了治民、“使民”,人就不成其为真正的人了。从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就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加速发展文化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所指出的:“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菅子是齐国的宰相,作了大官,他又是中国古代法家的重要人物。因此,他强调以法治国,忽视以德治国。他考虑的,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制来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和谐。在消费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就是要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和谐协调,形成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繁荣的社会风尚,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之,我们通过对菅子的消费思想的探讨,分析其中的糟粕和某些精华,使我们更体会到党中央关于富国裕民、黜奢崇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大政方针的正确性,这也是我们研究古代诸子百家的消费思想的最终目的。

猜你喜欢
富民
新中国七十华诞赞
“强国”还是“富民”
不忘初心,做好富民“必答题”
让富民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荀子的富民思想对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启示
广东卫视 搭建公益电商“富民”桥梁
“富民”路上的“李扶贫”
磐安县经济林基地现状、原因和对策
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