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改怡
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索。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问题和中心任务,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收入现状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西安户县周边的12个村子。
一、体力劳动收入
体力劳动收入是农民获取经济来源一种最普遍的手段。大部分农民们没有知识文化、专业技能,只有靠体力劳动换取收入。
第一类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现在靠种庄稼已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了。大部分农户种植蔬菜和水果等经济作物。2009年第一季度小麦收购价每斤0.93元,玉米每斤0.67元,这对农民们来说是高价了,一个四口之家,四亩地4000斤粮食,一年也有近万元收入,除去各种农资,种粮收入有7000到8000的。
第二类体力劳动是在村办企业工作的农民。虽说现在去机砖厂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了,原因是很累却挣不了几个钱。大部分人在机砖厂一天的工资是20~30元(根据机砖厂的效益来定),忙的时候中午只有吃饭时间,没有双休日、节假日,除了雨天能休息外就没有休息日,但雨天休息是没有工资的。
第三类就是在村子周围的工厂干活的农民。这一部分的人大多是农村妇女,闲余时间干活增加收入。主要在纸箱厂、包装厂、玻璃厂工作。纸箱厂和包装厂是计件活。最常见的就是晒纸箱,晒三个纸箱只有一分钱,一天要挣30元的话就要晒9000个纸箱。
第四类外出打工。现在几乎每户家里都有一个人进城打工,打工收入已经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城里打工的工作种类有;服务员、保姆等,多在第三产业就业,像餐厅服务员的工资一个月包吃包住在800~900元左右,保姆工资包吃包住大约在900~1100元左右。因此,农村流行“外出一人,致富一家”的说法。
二、劳动技术性收入
现在部分农民也在不断地学习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有了技术后,找工作也相对比较好找点,并且工作能轻松点,工资也能多一点。
第一类大棚蔬果。在农村已经有一部分村民尝到了大棚蔬果的“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学习种植大棚的技术,大棚在农村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农民李大爷一边在大棚里采摘草莓,一边和记者谈论着自己种大棚的乐趣:“我开始种大棚时,只有1亩地,可收入却比种3~4亩地还多。于是这两年我又上了两个棚,每年都能挣上个两三万块钱。这比干其他活好多了。”和李大爷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自建大棚种植水果蔬菜,享受赚钱的快乐。
第二类是养殖业。养猪、养鸡、养羊、养兔等,现在已具备了一定规模。他们边办厂边学习养殖、防疫等知识。
第三类建筑工人。在建筑工人中最常见的就是泥瓦工,也就是“小工”。一天的工资约35~45元。“大工”一天的工资约70~80元。但在一个建筑队里也就一两个大工,其余的都是“小工”。虽说技术含量没有种植大棚和养殖业高,但却是最容易学会的。天气好的话,一个月也有上千元的收入。
第四类运输队。在大王镇凿齿南村有一个运输队,是把村里搞运输的集中起来,有专人负责联系业务。该运输队以给建筑工地拉砖为主,一般为短途运输。跑一趟约120~140元,这样除去油费、吃饭费用等一趟算下来也有100元的净收入。一位姓王的农户说:“搞运输已经有六七年了,现在我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前年我又买了一辆新车,以后更有奔头了。
三、其他收入
第一类做生意。农村里的生意人和城里的生意人是有区别的,在农村里把开商店、理发店、小服装店、小饭馆等的人都称之为生意人,在他们眼里要用脑子箅账的都是会做生意的。在农村最常见的“生意人”就是开商店,一个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商店里,日用百货、柴米油盐、五金工具等应有尽有。
第二类自己办厂当老板。现在提倡“全民创业”,不少农民也加入了创业的行列,农户创办的纸箱厂、蜂窝煤厂、包装厂等也带动了周围村庄的闲余劳动力的就业。在从大王镇去往户县的七号路旁,两边就有近20家蜂窝煤厂,生产出来的蜂窝煤主要运往西安市周边的一些地区销售。来到一家名叫新薪的蜂窝煤厂,厂子很繁忙,煤厂外四五辆车排队等装煤,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老板告诉记者说自己是最早一批办蜂窝煤厂的,在前三四年销售好的不得了,每年的冬季是销售旺季,但现在就不行了。由于煤气中毒的事情时有发生,用煤来取暖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主要销售到农村地区。
记者了解到现在农民们最迫切需求的是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大棚种植技术、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达75%,文化素质较低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拦路虎”。虽说部分农户已经在养殖种植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他们缺乏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做指导,对市场走向也不清楚,因此不敢在农业发展上进行投资,怕血汗钱打了水漂。
在收入的分配问题上,农户们的答案是出奇的相同:供孩子念书和改善生活条件。
农民尝尽了没有知识的苦处,现在他们很重视教育,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让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越来越看重在教育上的投资,教育的花费占去了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其他方面的消费就有所减弱了。一位在城里打工的康师傅说出了自己家的收入分配情况:他在城里干保安的月收入800元,妻子当服务员月收入900元,家里种了三亩地,算下来平均每个月就有2000元的收入,家里有个上初中的孩子。收入的二分之一都用于孩子的教育投资,每个月还要拿出一些钱作为盖新房的资金,2000元的月收入在农村里来说是高收入了,像他家的收入分配在农村是具有代表性的。
除了生活消费外就是生产消费,25岁做生意的张强说了自己家的消费分配,他在镇上开了家农机维修部,妻子在镇上开了家小商店,家里三口人,两人月收入有1500元左右,他们每个月要把800元存进银行,打算明年在镇上开家超市扩大经营规模。种植大棚蔬菜的胡师傅说:妻子养猪的收入用来供孩子念书,种植大棚蔬菜的收入三分之一用于生活消费,剩余的用于生产消费,明年条件允许的话准备再多包5~10亩地扩大大棚种植面积,发展多品种经营。
农民消费分配是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来划分的。在谈到在医疗保健时45%的农户说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因为农民们的意识问题,他们觉得把收入的一部作为医疗费用是对自己的“诅咒”;另一方面由于收入不高没有多余的钱作为医疗消费。在问道如果生病住院了怎么办时,农户们说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就先用存的钱治病,毕竟救命要紧,他们说自己挣点钱不容易,花钱也要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