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踢猫效应”想到的……

2009-09-24 03:43吴东萍
天津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小张心情效应

吴东萍

一、案例背景

我最近在杂志上看到了“踢猫效应”这则小故事,感触颇深。

故事是这样的:某公司老总因驾车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罚了款,心情很坏。回到办公室,他听说销售经理生意没有谈成,便勃然大怒,把那个经理大骂一顿。回到家,看到儿子一边吃零食一边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又把儿子臭骂一顿。这时他家养的一只猫不识趣地跑过来,这位经理一脚踢过去,呵斥道:“滚开,你这死猫!”

这个故事所说的“踢猫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消极情绪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就很容易波及他人而导致恶性循环。这也让我想起了几天前发生在我班上的一件事。

二、案例描述

几天前,由于工作繁忙,事务繁杂,我的心情一直比较烦躁。上课铃响了,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教室。这节课,我采用带领学生玩游戏的方法来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句型(我教英语课)。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男生组和女生组。让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走到讲台前,男生随机拿起一张表示时间的图片,如“yesterday”;女生按照图片上的提示做动作,如“play the piano”。然后,其他男生问:“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其他女生则根据前面女生的动作回答:“We played the piano yesterday.”男生、女生交换角色、交替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我让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准备表演“Story-time”中的故事。这时突然传来一阵哭声。一看,原来是插班生小张,周围的同学看着他,有的带着轻蔑的表情,有的还轻声在数落着他。看到教室里闹哄哄的场面,再加上我本来就很糟糕的心情,我一下子怒从心头起,把全班学生都训斥了一顿,当然也不分青红皂白地狠狠批评了小张。“发泄”完了,我就继续上课了,没再留意小张伤心失望的表情。从那以后,小张在课堂上更加心不在焉了,课上配合教学的游戏和活动他也不愿参加了,课后作业也常常拖交。

几天后,我偶然在杂志上看到了“踢猫效应”的故事,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的心情沉重起来。小张是个插班生,以前甚至没有学过英语,语言基础很差,再加上平时一些同学对他的嫌弃和取笑,使他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这次合作表演游戏,同学们都排斥他,学习有困难但自尊心极强的他便哭了起来。在同学那里感受不到温暖,从教师这里也得不到安慰,他就变得自暴自弃了。想到这儿,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责:因为我的疏忽和过失,使他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一定不能让他成为“踢猫效应”的受害者!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了学校,怀着内疚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小张一看到我,便把头低了下去。等大家安静下来,我对学生们说:“我们班有同学以前没有学过英语,因此基础比较差。同学们如果不帮助他反而欺负他,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啊!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爱心的,以后你们愿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多帮助他?”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愿意”。“老师那天也不该不分青红皂白地骂他,现在我要向他道歉。”我走到了小张的身边,摸了摸他的头,和蔼地对他说:“对不起,老师不该对你发火,你能原谅老师吗?”小张一脸惊讶地抬起头,我看到他的眼里有泪光在闪动,我知道他已经与我心理相容了。从那以后,我试着多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他学英语更有信心了,脸上也常露出自信乐观的笑容。课堂上他坐得端端正正,参与课堂游戏的积极性增强了,英语成绩也有了进步。

三、案例反思

“踢猫效应”既干扰教师的情绪,又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必须加以克服和避免。首先,要学做一名快乐的教师。我们身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的快乐感减少,焦虑感骤增,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但无论是从教师自身发展来看,还是从教育的要求、学生的成长角度来说,都需要教师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情绪状态,对生活、工作和未来充满希望。美国学者鲍德温在研究了373位教师和100名学生的互动关系后指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干扰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马卡连柯也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好教师。”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任,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情绪多变的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但教师也是凡人,也常遇到不顺心的事,这时教师容易把学生当作“出气筒”,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样既伤害了学生,又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应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适时进行自我调节;要努力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及时忘掉个人的痛苦和不快,以豁达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出现在课堂上。其次,要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学困生”大多羞于表现自我,自卑且不合群。教师绝不能漠视这类学生,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用爱去治愈他们的心灵创伤。请不要忘记,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令他们备感温暖和鼓舞。教师的关注还能对“学困生”形成巨大的情感激励,促使其将感动转化为进步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扭断一根纤细的生命。”愿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愿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小张心情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谁逗谁
心情
稚趣心情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