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周刊》
大学排行榜何去何从
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公开质疑大学排行榜制作者索取“赞助费”。大学排行榜怎样才能具有公信力?其途径有三:首先,加大教育信息公开力度;其次,建立大学排行榜行业规范;最后,严厉打击排行榜中的“潜规则”。
《半月谈》
怎样破解“一考定终身”
近年来,人们对“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一直争议不断。然而,旨在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新课改高考,同样引起了强烈争议。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做好科学的制度设计,既能打破“一考定终身”,让中国的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同时又能保证公平,真正选拔出优秀人才。教育学者熊丙奇建议,对高考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的方向是:逐渐打破集中录取制度,稳步推进高校自主招生,目前比较可行的方式是,高校自主招生与集中录取制度相结合。
《小康》
科研的舞台在中国
与国外的“夹缝中求生存”相比,科研人才在中国受到的重视令许多海外留学人才心动。2008年末,吸引海外留学人才的“千人计划”出台,进一步坚定了海外高端科研人才回国的选择。科研工作者的大舞台在中国。
《南都周刊》
“物欲儿童”:儿童超前消费行为调查
当商家意识到儿童消费已经成为最强劲的利润增长点时,“人小钱大”的“物欲儿童”已经出现在中国父母的面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的儿童人均年消费已高达10700元。儿童过早被物欲包围,这无法不让人感到忧虑。
《中国新闻周刊》
民办教育或将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教学引争议
尽管一些官员和学者赞成实施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但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产权和会计师制度都还没跟上”,“民办非企业法人不仅仅存在于教育一个领域,单凭教育部门的力量,要改革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办法显然不现实”,“实施分类管理,还必须修订《义务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一位参与过《义务教育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起草的官员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法制与新闻》
假高校网上横行
从伪造现存高校学历到“网络虚构大学”,从国内文凭到国际学历,从假文凭的制造、贩卖到购买、使用,我国法律法规如果能将其全部予以囊括,并进行有力规范,对文凭打假及从根本上消除假文凭现象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 邓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