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刚
摘要导学诱思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中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其核心环节是导学提纲的编写,而导学提纲编写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问题和问题链的设置是否合理。因此,导学提纲问题背景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导学诱思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内容。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导学提纲问题背景设置的过程中应遵循四性(趣味性、准确性、具体性、启发性)和四度(深度、跨度、梯度、密度)的原则,这对于导学提纲的成功编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导学提纲问题背景设置原则
素质教育已经倡导了多年,其目标在于发展人、完善人,倡导以人为本,倡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在众多课堂教学模式中,导学诱思课堂教学模式(简称“双导教学”)是素质教育结出的丰硕果实。“双导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体现的是教师的学习意识和创造精神,体现的是师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促进的教学相长关系。“双导”课堂教学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简介、认知、探究、梳理、反馈”几个环节,课堂结构严谨,符合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知识——能力——创新的认识规律与教学规律。其中认知探究部分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或问题链,从而使学生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整个“双导”教学过程中,核心环节是教师对导学提纲(简称导纲)的编写,而如何设计各环节的问题或问题链是导纲编写的重中之重。结合双导教学的实践,笔者在此谈谈“双导”教学中导纲问题背景设置的原则。
一、导纲问题背景的设置要遵循“四性”原则
1、导纲问题背景的设置要有趣味性。导纲中设置的问题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如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节的导纲中,笔者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有位农村老太太比较封建。儿媳妇生了两个女儿,老太太认为儿媳妇断了她家的香火,这种思想对吗?为什么?请学习本节内容并从中找出科学依据。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富有情趣:耐人寻味的问题设置,最易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
2、导纲问题背景的设置要有准确性。导纲中设置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例如,在生物课的第一节,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生物教材上有许多地方的描述都用到“主要”这个词。请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词能否不要?为什么?请在教材上找出理由。这就是生物学教学中,关于准确性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3、导纲问题背景的设置要有具体性。导纲设置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例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怎样进行的?”这类提问,使学生不知从何着手。应将问题具体化,可设问“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血糖平衡指的是什么?具体过程是怎么进行的?”等。
4、导纲问题背景的设置要有启发性。导纲设置的问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通过对不同组织细胞的各种形态和功能的学习,可提出“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样的联系?”这样设问符合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教材内容组成的联系,并且通过分析和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导纲问题背景设置要注意“四度”原则
1、导纲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导纲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既需要学生深思熟虑,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难而偏”或“浅而易”的提问都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导纲中基础知识性的内容能以填空题的形式由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解决。
2、导纲背景设置的问题要有适当的跨度。导纲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如在讲述“呼吸作用”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设问,复习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在这一问题后,笔者设置的问题是: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而用于生命活动的呢?这样,学生在复习回答前一问题后,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个问题的思考中。
3、导纲背景设置的问题要有恰当的梯度。导纲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角色,去寻求知识的真谛。如在讲述植物的个体发育时,笔者先对种子、根、茎、叶、花等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设问,让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进行回忆,这就是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然后通过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进行设问并进行比较。这样层层设问,环环相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4、导纲背景设置的问题要有合理的密度。导纲设置的问题应疏密有间,在紧张的高潮之后要继以小的停顿,让学生对输入的信息有时间去梳理,以利于大脑皮层的有效储存。如果一堂课内容设置的问题不分重难点,不管知识点是否需要都设置成问题,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疲劳,达不到导纲应有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节时,笔者对性别决定部分只设置了一个问题,而在伴性遗传这一部分则设置了四个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课堂效果较好。
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科学地设置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背景,才能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进而大大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