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毅
【摘 要】 本文以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西安市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模式特征、表现形式等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西安高校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探讨西安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及重点,并提出了西安高校体育产业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与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普通高校;体育产业;对策研究
21世纪初期,我国体育产业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峰期—体育产业市场成熟期。同时高校体育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多数高校具有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配置了大量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经验丰富的体育师资。所以高校体育产业在体育产业的结构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高校体育产业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对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支持,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分别从陕西省81所高校中抽取重点一类大学、二类本科、三类本科、民办高校各三所,对18名体育教学部主任、50名体育教师、150名学生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二、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1、体育产业概念的界定
体育产业属于一个发展性的概念,指的是以体育产业(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活动为目的的产业体所从事的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2、陕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陕西省地处我国西部,与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经济还不发达。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近些年来陕西省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1998年至今,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13%-14%,高于全国GDP的平均增长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据调查,陕西省体育产业年产值为40-50亿元人民币,年创利税3亿元,体育产业逐渐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虽然陕西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从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经济不发达,政策、法规和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体育服务市场发展缓慢,缺乏经营人才等。
3、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产业现状
(1)随着“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建立和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化、社会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西安市各高校对于体育的认识还处在“口号”阶段,对体育产业化的政策也是重拿轻放。根据调查得出目前西安市各高校的体育产业依然在浅尝阶段,没有切实可行的思路、目标。
(2)缺乏地域性特点浓厚,群众基础良好的体育活动。地方高校在体育产业方面的形成的优势并不在于它趋同于国内或国际发达省市,恰恰在于它具有地方的地域性特点。不能简单地认为地方高校体育产业的乡土气息,应当看到正是这些特点,地方高校体育才更具有民族性,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而更好地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3)高校体育产业的领域狭窄。目前西安市各高校的体育产业还集中在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出租,体育俱乐部的经营等。发展模式比较封闭,缺乏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形式。
(4)高校体育市场严重缺乏资金。陕西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但是通过问卷分析陕西省的教育经费投入却很低,开发高校体育市场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严重的阻碍了体育市场的发展。当前在高校体育产业化不发达,体育市场程度低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和吸引赞助是开发高校体育市场的关键。
(5)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欠缺。高校体育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大学生,花钱买健康的观念一时难以让大部分学生接受,尤其因为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所以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极大地阻碍了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这给开发高校体育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难题,特别是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改变学生的消费观念,培养其健康消费意识是开发体育产业市场的重要步骤。
(6)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资本注意的市场价值观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应适应国情,应把追求利润和服务社会相结合,特别是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上,更要强调追求效益与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相结合,使之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只要我们在开发高校体育市场中重视并妥善处理好这些关系,就能避免在开发高校体育市场中出现重经济利益轻公益功能的现象,扬长避短地发展高校体育市场。
三、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产业对策
1、加强体育体育产业化观念,加速人才培养
截至到2000年初,我国有110多个体育学专业点,其中体育教育专业占61%以上。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学专业分别只有4个和2个,这说明体育的专业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强与院校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势在必行。
2、扩展高校教师教练员职能
随着高校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员的日益专业化,教师的职能早已由单纯负责课堂教育转化为运动员的训练及运动项目的管理。美国大学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师型教练员在整个教练员队伍中的比重日趋下降。
3、加强和完善地方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法规建设
法律法规是保障我国地方高校体育产业健康稳定运行的关键。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体育产业市场的管理不够规范,多头管理和无人管理并存,部门分割和地方保护问题较严重,缺乏促进地方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
4、建立健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加强宏观调控,为各高校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实现校企良性互动,在市场经济初具规模的今天,大学可以向企业加大宣传,推销自己的实力,帮助企业产品进行宣传。作为回报,企业也为大学提供资助。这样双方就实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荣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5.
[2] 陈彦.陕西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3] 刘元福.成都市高校体育市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