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都市区的界定及其特征

2009-09-22 08:04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8期
关键词:大都市区域经济成都

杨 建

【摘 要】 成都正处于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演进的重要转型期。本文提出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指标模型,通过数据分析和实证研究,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确切范围,并研究其基本特征,界定成都城市化发展己经进入了大都市区阶段。

【关键词】 区域经济;大都市;空间范围;成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在近域推进和广域扩展过程中,成都城市空间扩张到周边城镇及中远郊区。事实上,成都城市空间结构也正处于从单一的向心集聚转至向心集聚与离心扩散同时并存的转型进程中,逐渐形成由核心城市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大都市区。

一、成都大都市区的界定

大都市区是以某一特大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界定成都大都市区范围的原则,一是以行政区划界限为基础,充分考虑城镇建设和管理的连续性;二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城镇建设发展的长远利益;三是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既要体现指标的代表性,又要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获性。

1、成都大都市区的判断标准

关于大都市区中心区域的人口规模,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0万以上为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大中城市数量多。20-50万之间的中等城市更表现为强烈的向心集聚,城市形态多为集中块状结构,城市边缘组团和卫星城发育不明显。中心城市人口在50 -100万之间的称为都市区,中心城市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称大都市区。关于外围地区边界的确定,采用适当的非农化水平指标和城市化指标较为可行。根据成都实际情况,本人认为GDP非农产值比重确定在75%以上为宜。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反映外围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发育程度,考虑到成都目前现状,可由60%放宽到40%以上。同时,考虑到2008年成都市14个周边区(市)县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平均人口密度达到616人/平方公里,故本人借鉴Eurostat在划分欧盟都市区时采用的密度分区法(即以500人/平方公里作为判断一个城市地域是否具备都市区形态的标准),具备现实可行性。综上所述,界定成都大都市区的指标体系如下(见表1)。

2、成都大都市区的范围确定

考虑到数据可获性,本课题以区(市)县为基本单位(见表2),并结合实地调研来综合确定其范围。

就GDP非农产值比重指标,金堂县(51.3%)、大邑县(56.5%)、蒲江县(45.4%)、彭州市(56.1%)、崇州市(48.3%)均小于75%,暂不符合大都市区外围标准。就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指标,金堂县(31.00%)、大邑县(39.20%)、蒲江县(32.00%)、彭州市(34.71%)、崇州市(29.90%)均小于40%,暂不符合大都市区外围标准。就人口密度指标,大邑县(333人/平方公里)、蒲江县(450人/平方公里)、邛崃市(470人/平方公里)均低于500人/平方公里,暂不符合大都市区外围标准。

据此,成都市大都市区范围确定为(见图1):①中心区域:六区。分别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锦江区。②外围地区:四区一市三县。分别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温江区、新都区、都江堰市、双流县、郫县、新津县。

二、成都大都市区的特征

成都大都市区内等级体系较为合理,相互分工与合作关系明确,区与区之间经济发展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特征归纳如下:

1、趋圆性

成都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趋圆性特征明显,具有典型的城乡圈层结构特征。学界普遍将其分为三大圈层。一圈层是指5城区(锦江、青羊、成华、武侯、金牛)及高新区;二圈层为近中郊区6区县,分别为双流、温江、新都、青白江、龙泉驿、郫县;三圈层为远郊区8市县,分别为大邑、邛崃、蒲江、崇州、都江堰、金堂、彭州、新津。这是一个广泛的区域,其通勤半径超过62公里。

2、中心性

中心性首先表现为人口迁移的聚集性。中心区域人口密度非常高,带来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成本,而城郊人口分布非常分散。进一步分析2004-2008年各区(市、县)常住人口变动数据后发现,中心区域(青羊、武侯等五大主城区)人口增长近70%,外围地区(温江、郫县等四区三县一市)仅增长7.2%,而金堂、大邑等行政范围内、大都市区外的三县三市甚至出现了-3.5%的人口负增长。说明外来人口的流入仍以一圈层为主,人口迁移尚处于向心聚集阶段,表现出鲜明的中心性。中心性其次表现为经济活动的集聚性。成都高密度的经济集聚产生高能量的经济磁场,从而形成对周围地区的巨大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2007年成都GDP达到3324.4亿,在全省GDP中的份额为54%。且所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大成都的经济规模已居全国同类城市甚至大城市的前列。

3、开放性

成都大都市区通勤圈形成,开放性好。区域内具有密集的公交、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且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延伸,将主城区与周边城镇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密集的物流、人流、经济流、信息流,主城区到各个城镇保持较高的通勤率。城市多通道路网贯通连接中心城与周边组团,成都主城区向周边辐射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快速通道多达20余条。以主城区为中心、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县级公路为次骨架,乡村道路为连接线的干支结合、功能互补的大都市区公路网体系。

4、一体化

一体化表现为城乡差距缩小。就地区生产总值而言,2007年与2006年相比,外围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为17.51%,中心区域增加值为14.75%。外围区域甚至超过了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势头。就收入水平而言,农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0.512下降到2006年0.4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同步增长。2008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9%,出现了近年鲜见的超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现象。此外,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逐步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基础教育逐步走向均衡化,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发展走向和谐;工业化、城市化联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近38万农民住进了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城乡经济相融,三次产业互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

5、网络化

网络化,一是指城镇体系结构呈现网络化。2003年以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成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在1.2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了中心城区、近郊4大新城组团、远郊8个县级城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170个小城镇和15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一心多级、走廊布局”城镇体系格局。在“全域成都”战略的指导下,将进一步加快四大新城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建设特色市域次中心新城区,突出人居和产业带动发展特色小城镇。二是指产业空间的网络化重构。按照成都“一区一主业”产业梯度发展战略,中心城区将依托工业园区,打造6大企业总部聚集区,二圈层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及相关生产性服务业,三圈层重点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性特色产业。

综上所述,成都在空间结构、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城镇形态、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大都市区特征,成都城市化发展己经进入了大都市区阶段。具体表现为:①趋圆性,表现为典型的城乡圈层结构特征;②中心性,表现为人口迁移的聚集性和经济活动的聚集性;③开放性,表现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网络密集,通勤圈形成;④一体化,变现为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的城乡差距缩小;⑤网络化:表现为城镇体系结构呈网络化和产业空间的网络化重构。

【参考文献】

[1] 戴宾.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N].成都日报,2009-4-9.

[2] 爱德华•李孟〔加拿大〕.大都市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3] 皇甫玥等.大都市区化:特大城市地区城市化的新特征——基于南京的实证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8(1):30-32.

[4] 赖齐,邓立新,何敏.全域视角下的成都城镇发展构想[N].成都日报,2009-3-3.

【作者简介】

杨建(1980-),四川简阳人,讲师,经济学硕士.

猜你喜欢
大都市区域经济成都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City of Dreams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