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芳
【摘要】目的:研究针刺颈部夹脊穴对颈源性眩晕的治疗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131例随机分成针刺组(治疗组76例)和药物组(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治疗颈源性眩晕、头痛的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0%和7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针刺;颈部夹脊穴
【中图分类号】R681.59: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94-01
颈源性眩晕是由颈椎病引起,在临床眩晕病例中占有较高比例,也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内科治疗本症效果不理想。笔者于2006年至2008年运用针刺颈部夹脊穴位治疗该症病人76例,并与药物治疗55例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收集明确诊断的颈源性眩晕13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其中男36例,女40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5岁,平均5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4个月,平均72天;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3岁,平均52.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1个月,平均61天。
1.2诊断标准
1.2.1症状眩晕、头痛、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眩晕阵发性加剧,可伴有恶心呕吐及颈、背、胸、上肢处的感觉异常和功能障碍等。
1.2.2体征颈部活动受限,颈部侧弯、后伸时症状加剧,颈椎及脊旁有不同程度的压痛。131例中以典型的眩晕、头痛为主症,伴颈部不适,活动受限,颈椎3~6以及脊旁压痛95例,占73%,以眩晕、头痛为主症,脊旁压痛30例,占23%,只表现临床症状眩晕、头痛为主症占6例,占4%。
1.2.3理化检查颈椎X线片示:C2、C3、C4、C5、C6椎体侧缘、后缘不同程度的骨赘形成,椎间隙狭窄,椎间孔缩小,生理曲度消失。颅多普勒(TCD)检测下可呈低血流速(供血不足)改变,颈椎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常提示:椎动脉血流频谱异常,有时根据诊断需要,选择性进行血液生化、脑电图、颈和脑部CT及MRI检查,排除颅外或颅内其他因素引起的可能。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根据临床检查及X线片所示,采用针刺颈部夹脊穴加风池穴。患者坐俯位,头部无侧歪和扭转,选用30号1.5~2寸毫针,进针得气后,通以适度连续波形脉冲电流,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休息5天。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加入丹参注射液16毫升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西比灵10毫克口服,每日一次,睡前服,10次为一疗程,两疗程间停止静脉点滴、服药5天。
2结果
2.1疗效标准①痊愈:眩晕、头痛完全消失,伴随症状及体征解除。②显效:眩晕、头痛显著减轻,发作次数减少80%,伴随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③好转:眩晕、头痛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伴随症状和体征稍有缓解。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2.2治疗结果见表1、表2。
由表1可知,治疗组第一疗程末痊愈率为68.4%,总有效率为9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表2可知,治疗组第二疗程末痊愈率达78.9%较第一疗程末提高10.5%,而对照组变化不大。总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延长治疗时间,疗效仍可大幅度提高。
3讨论
颈源性眩晕的病因多为慢性劳损或颈椎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变主要在骨,部位在督脉和足太阳及足少阳经循行范围内,其病因病机多为劳损或体虚,复感风、寒、湿诸邪而致颈部经络闭塞不通,气滞血瘀故颈部疼痛,清阳不能上举致眩晕、头痛等。夹脊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颈背部夹督脉伴足太阳经而行,依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针刺颈部夹脊穴直达病所,能疏通经络、气血,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而致眩晕、头痛、颈部疼痛等得以治愈。本办法有见效快,操作简便、安全、疗效短、疗效持久等优点,病人较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谭吉林,何希俊,郭瑞兰,等.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2,22(6):371-374.
[2]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
[3]刘志顺,张虹,刘军,等.针刺治疗眩晕30例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1):35
(收稿日期:200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