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工程设计管理

2009-09-21 09:48焦恩喜王晓静
关键词:工程设计应用

焦恩喜 王晓静

摘要:介绍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用中的工程设计管理,对工作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工程设计 应用

1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其内容是确定系统技术规范,包括系统的功能范围、功能概述、现场(I/O)测控单元的数量、系统配置规模等;根据各地区的运行管理经验和习惯,制定系统设计及应用管理方案、投资概算等。方案设计在系统设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程。主要内容包括:

1.1 确定SAS的功能范围 SAS系统按其实现的基本功能可以分为5个子系统:①监控子系统;②微机保护子系统;③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④电力系统的低频减负荷控制子系统;⑤备用电源自投控制子系统。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国内在实际应用当中,主要侧重于监控和微机保护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应用,其他几个子系统功能的实现,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变电站SAS的设计,以及功能范围的确定也主要是针对监控和微机保护两个子系统而言。现在国内使用SAS 的变电站中,SAS的功能范围的实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SAS中的监控、微机保护两大部分分别由不同的专业生产厂家配套,通过通信网络实现信息传输、数据共享和分布式处理,优点是SAS系统中的设备之间性能互补,缺点是各厂家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调配合工作量大。另一种是SAS中的三大部分均由一个厂家供货,实现“统一硬件平台、统一软件平台、统一操作界面、统一信息处理”,优点是便于安装调试及运行人员的掌握,相互通信接口方便,缺点是要求制造厂家具有很强的开发设计、器件选择、生产加工和配套供货能力。从国内采用这两种方式的变电站应用情况看,采用第一种方式的很多,主要用于500kV变电站及220 kV枢纽变电站,采用第二种方式的主要为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河北南网的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均采用第一种方式。笔者认为,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除考虑设备之间性能互补外,还应根据具体厂家的供货业绩、运行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再行确定。

1.2 编制SAS技术规范书SAS技术规范书是SAS技术及有关方面的具体要求,一般由各个相关专业按照分工,分别编写。继电保护系统的技术规范书,与常规变电站变化不大。主要是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书,应当根据变电站运行管理的要求,提出对监控系统硬件、软件、人机接口、控制功能的具体内容及实现、工程服务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有关监控系统的性能、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并与基建、调试及运行管理等各方面人员共同讨论确定。最近,规划院已正式颁发了220-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具体某一工程,应根据建设规模、控制对象及运行方式,编制出详细的切合实际的规范书。

1.3配置系统根据监控系统的功能范围及技术规范书的要求,选择几种厂家的监控系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配置,例如:操作员站台数及性能、工程师站的配置和软件、数据处理单元的配置、现场(I/O)测控单元的数量、与其它智能设备的接口以及与多个控制中心的连接方式等,从而拟订出几种配置方案。继电保护系统的技术规范书,应提出通信协议和数据接口的要求,作好数据格式和通讯规约等方面的沟通。

2 监控系统的评估

2.1技术性能硬件系统应选用成熟的,先进可靠的和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工业产品设备,系统内所有的模件应是固态电路、标准化、模件化和插入式结构,并带有LED自诊断显示。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采用开放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多窗口人机界面。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发生拒动、误动、扰动,影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由于各类计算机病毒侵害造成系统内存数据丢失或系统损坏。

2.2应用性能包括监控系统的使用性、开放性、易维护性和企业信誉。所谓使用性指监控系统的市场占有率和适用领域,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如何,先进控制策略的采用等;开放性指监控系统能否与其它系统相连,与其它智能设备的互相连接和可互操作性,软件的可移植性等;易维护性指不片面追求脱离实际需要的高指标,而是对降低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量、减轻现场人员工作压力与强度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等。企业信誉包括厂家的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

2.3可靠性监控系统的可靠性是评价一个系统的重要内容,一般包括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平均维修时间(MTTR)、系统可用率以及系统的容错能力等。

3 监控系统的询价

所谓询价,就是根据监控系统的评价结果及方案论证,以询价书的形式发至3-4个制造厂家。询价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变电站的一次设备水平、控制方案、测量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系统配置、技术说明、主要控制及调节方案的原则组态图,技术服务事项,要求报价书的深度等内容。

4技术谈判和合同签订

技术谈判是买卖双方就询价和报价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以确定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供货范围、交货日期、技术服务等内容。在技术谈判时,买方应详细了解买方的产品,对其报价的内容透彻理解。技术谈判后,买方根据卖方的最终报价以及对各监控系统厂家的评价,从几种监控系统中优选一个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产品,最终进行商务谈判并签订合同。

5 设计联络会

5.1 第一次设计联络会 ①冻结监控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案②修正补充技术协议有关条款③确认双方交接资料④讨论确定第二次设计联络会主要议程。

5.2第二次设计联络会①确认监控系统的具体功能规范和数据库信息表;②确认监控系统的数据库容量、结构及生成定义;③确认控制功能的技术条件;④确认各种测量、接口的要求;⑤讨论和确定画面格式;⑥讨论和确定培训和联合开发计划;⑦讨论和确定工厂检验(FAT)计划;⑧讨论和确定现场检验(SAT)计划;⑨确认第一次设计联络会纪要的执行情况。

6安装调试

在安装调试阶段,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保护装置和监控系统的生产厂家可能不同,受条件限制,无法在产品运抵现场前进行联调,所有的工作都在现场完成,出现问题后,一种可能是相互推诿,无人负责;另一种可能是由于没有专用设备,只好根据经验检查。都可能影响工期。其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传输规约众多,负责监控系统的厂家需要同时开发不同的传输规约,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三,现场试验应做到:开关量动作到每一个点,模拟量校对到每一个值,控制量操作到每一个设备。对正确的操作及可能出现的误操作应一一验证,使操作控制的正确率为100%。现场试验一般在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但不排除对异常状态的模拟试验。

7 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微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设计原理,设备接口,数据库接口,网络接口,现场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等,并参加微机监控系统生成工作,主要包括监控系统数据库定义、参数设置、画面及报表制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使用等。还应能进行故障诊断、更换备品备件等实际操作。

8文件整理与工程验收

8.1 文件整理SAS设计文件较多,主要包括各种设计图表、各种使用手册和操作手册,各种设计变更、组态内容、信号接线图。另外,还应拷贝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防意外。特别是在现场试验结束后,卖方的现场技术人员应负责完整备份系统软件,并提供给买方。

8.2 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应在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设备准备投入试运行时进行,验收应在卖方工程师参加并指导下由买方完成。在验收开始前由卖方应提出现场检验大纲供买方认可。 工程验收要求所有硬件设备同时投入,进行在线168小时连续运行后,测试技术规范书中要求的功能和技术性能指标。工程验收报告需有买方、卖方技术人员签字才能生效。

9 几点建议

9.1 严格微机监控系统的出厂和现场的检验和试验(要把电气性能放在重要位置),要求制造厂家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质量。

9.2 微机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系统的配合和接口十分重要,特别是连接电缆和端子应会同各专业(如设计单位、各制造厂家)进行磋商和协商,以免造成遗漏、误差和冲突的现象,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拖延工期。

9.3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选型上,建议在一个工程中,监控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监控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统一”。

参考文献:

[1]汪小明,聂进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微机保护的改进调试方法.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5).

[2]王中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有关继电保护问题.电力自动化设备.1995(3).

[3]郭占武,林榕.浅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场调试.河北电力技术.2003(5).

[4]黄益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猜你喜欢
工程设计应用
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沙河治理工程设计
铜阳极泥中碲回收工程设计
EDA技术创新演化与工程设计应用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