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新毅
摘要: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外体育锻炼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为了改善广大中职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进一步了解他们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影响中职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几个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 体育锻炼
0 引言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的延续,对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学生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目的、动机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没有较好的认识,有诸多的因素阻碍学生体育锻炼的开展,因此,本文就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和对策研究进行分析,为今后更好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思想服务。
1 影响中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1.1 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健身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学校体育对于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学校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掌握健身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为其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然而大多学校场地器材严重缺乏,学校对这一群体体育经费投入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学校管理者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问题,针对我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制定合理的约束措施,建立体育学分制或制定《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体育制度化;要关注学校学生体育教学,引导广大师生积极配合,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体育资源,发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建立单项体育社团的体育教育新模式,使他们接受体育教育,增强体育终身意识。
1.2 个人因素 从个体上说,一个人只有对体育有了正确的理解和认识,才有可能参加体育锻炼。兴趣是激发体育行为的内在动力,也是克服困难、维持个体行为指向某一特定目标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要重视调动个体的积极因素,使我校学生在健身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健身活动的主动参与者。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体育积极分子学生的作用,以点带面,以少带多,让更多的学生在余暇时间里参加体育锻炼。
1.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中政策法规及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政策法规及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能为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地域经济的发展是改善社会环境、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和家庭、社会要密切合作,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把学生体育工作做到实处,增强其体育终身意识。学校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把社会群众体育俱乐部引入学校,以缓解学校体育经费的不足。
1.4 场地及器材因素 场地的数量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例如,在对本校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学校有33.3%的学生对足球有极大的兴趣,但是由于场地的原因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影响了学生的锻炼情况。
2 结论和建议
2.1 结论 ①简单易行的体育项目是男女生经常锻炼的内容。且男生更喜欢对抗激烈、新颖刺激的项目;而女生爱好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的舞操和隔网的球类项目。②男女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同,健身和考试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娱乐和健身是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但有11.56% 的男生和17.19%的女生从事体育锻炼行为是为了考试,对这部分学生需加以引导。③男女生在动机和参与程度上的差异,导致对体育锻炼效果的感受和结果不同,女生注重自己生活规律,以及身体形态上的变化,女生偏重于健身效果是肯定,而男生则偏重于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的增强。④男女生在体育锻炼的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总体的认识趋于一致和正确。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关注程度上,以及坚持经常锻炼的人数上,男生高于女生,在比例上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男女生在认知水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认识脱离实践的现象。⑤男女学生在行为环境和心理因素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男生对场地器材的不满足感比女生强烈,而女生在
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懒惰、依赖心理比男生严重。
2.2 建议①加强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课外锻炼中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外体育锻炼。②加强体育辅导和体育科学锻炼的同时,多开展有组织的体育健身活动,加强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体质测量和评价体系,配备相应的运动锻炼处方,满足学生的健身欲望和需求。③针对一些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等纳入学校活动计划中。应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体验到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添生活乐趣,愉快身心。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健身、健心、健美、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认识健康身体对自己今后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④增加体育学科设施建设经费的投入,改善和增加体育设施,让学生有充分的场地、设施、条件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