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
最近,中学文理分科应否取消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1949年5月南昌解放,9月我考入了现在的南昌一中,念高二上。我毕业时,有5个小班,后来从中产生了三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学者与专家,包括艺术家。那时,没有文理分科,没有那么多参考书,也没有那么重的学习负担,学生也没有那么偏科;教、学主动性好,同学互助好,尤其是学生精神昂扬,思想面貌好。比如,我的数学学得好,我肯耐心帮助数学差的同学,直到对方真正了解为止。我常讲,帮助中我也很受益,《学记•礼记》讲“教学相长”,帮者被帮者,何尝不是如此?!我之所以能帮助同学,就在于我当时是模范团员,在于我有德。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任校长期间,有位著名大学校长问我:“你认为现在大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想过,大学本身确有不少问题,但主要的问题来自中、小学!”“别解释了,我完全同意!”什么主要问题?一是有的学生人格、情感还不够健全;二是有的学在基础知识还不够全面、扎实。历史证明:少儿教育最为关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情感。我国自古以来,强调“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根正则苗不歪,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规范,首先要学,为做好人打下牢固的德的基础。青少年教育在继续为做好人打下牢固的德的基础时,关键是要为做好事打下牢固的才的基础,这就是学的知识必须是基础的、扎实的。要活跃校园文化,以期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开展有关活动,来训练相应的思维,培养相应的能力,陶冶相应的情感,升华精神境界。当然,对于极少数的偏才、天才,应另作安排。文理分科,隐含重理轻文,隐含理科班学生是学习好的,文科班学生是学习差的,这既不符事实,也不利于同学间互助互学,共同提高,这会对学生思想感情深处产生不良影响。现在从幼儿园到中学都有什么培“优”,只着眼于“才”,而不问或很少问德。这种培“优”,很可能是培“忧”,培不出优质的德才,甚至培出堪忧的麻烦的才。“幼而学,长而行。”无才,何用?劣德,则糟!“风物长宜放眼量。”要为孩子、为国家的长远发展着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十年了。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中教育战线一大硕果,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与模式。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教育就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首先,是做人的素质,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是做事的素质,核心是科学文化素质,要通过做事体现做人,要通过做人来统率做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就讲:“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密不可分,德才要兼备,以德为先。
取消中学文理分科,归根结底要靠法治,靠制度保证。如果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政府到学校,从高等学校到中等学校乃至幼儿园,有一套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作为指导的可行的法定制度,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并坚决实施,问题可以解决。要做到这点,历史证明,既不能等,也不能急,必须是积极、稳妥、坚决改革下去!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责任编辑/刘 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