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文化及其德育功能

2009-09-21 09:48
中国德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德育

余 蓝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宗教性慈善服务,在现代社会泛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进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进入中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进入一个发展高潮,主要表现为志愿服务理念为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并接受,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相关法律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状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何推动志愿服务的群体意识向个人的自觉行动转化,如何培养整个社会的志愿精神与服务能力,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着力破解的研究课题。

一、志愿服务的文化研究视角与“志愿文化”释义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序参与社会的一种行为方式,事实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存在。因此,“志愿文化”概念的提出有其可行性。从理论研究进而指导实践的角度考虑,“志愿文化”概念的提出也具有必然性:其一,志愿服务是一种以人性、道德、良知为逻辑起点的行为,其动机和目的需要有其在文化上的解释和支撑,比如利他的道德理想主义、个人的伦理道德及其对公共准则、组织方式的认知等;其二,解读志愿者这一社会群体的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追求,有助于展现志愿服务所蕴含的文化态度、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有助于我们以文化的方式推动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其三,挖掘志愿服务的文化内涵,包括其历史发展、组织管理、制度环境和全球化趋势等等,便于我们以一种时代的理性意识与人本精神,站在文化的立场反思志愿服务背后的思想运动和人文基础,随时保持对志愿服务的审视态度。

田庚、杨依凡、刘旭霞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一文中对“志愿服务文化”做了界定: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的,在志愿服务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根植于志愿者群体,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并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特别是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独特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志愿文化”一词涵盖但不局限于“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文化”等相近概念,可以指志愿者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文化,也可以指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文化,还可以指一切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有关的历史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比较文化等等。

二、大学生志愿文化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高校丰富的人才和文化资源促成了志愿服务在大学校园的生根发芽,深厚的文化土壤和良好的发展根基使得参与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主要群体,他们的学识水平、心理特点、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志愿服务的文化性特征更加显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为文化群体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或者说有过志愿服务经历的人数比例相当高,他们普遍对志愿服务的理念表示认可和接受,并大多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付诸实际行动。这与大学生易于接受先进文化理念、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烈的参与诉求等特点有关。志愿服务极大地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文化心理需要。

第二,作为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延续性。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这一品牌活动外,目前还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绿色行动营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和大型赛会项目等长期的大型项目。这些活动不仅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在帮扶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作为文化组织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以组织化的力量引导国人关注社会问题,投身公益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受益面问题,也在短期内推动了志愿服务在中国的规模化发展。高校志愿者组织在这种背景下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与其他具有政府背景或者“草根”的民间志愿者组织相比,呈现出了人员相对稳定、制度趋于规范、活动组织长效等优势,在为社会培养储备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志愿者人才的同时,形成了大量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也创造了一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文化表征符号。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志愿服务满足了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需要,在丰富自身生活阅历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处事能力,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了社会实际,唤醒了他们的道德情感,促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将大学生志愿文化的构建纳入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不仅有利于发挥高校引领社会文化之先的辐射作用,更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效果叠加。

三、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大学生德育的主体意识

大学生兼具志愿文化和德育的双重主体身份。现代德育强调教育对象参与德育过程,即在一定条件下让学生主动成长、自由发展。志愿服务作为德育实践的一种新形式,可以让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需求,在具体而琐碎的服务工作中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激发大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志愿服务呈高度组织化的行为状态下,个人道德理想与组织推动力量是参与志愿服务的两大动力。在志愿服务形式和领域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志愿者日渐显现出群体规模的庞大性、人员构成的多样性、个体目标的分散性和群体规范的非强制性等特征。志愿文化的塑造和形成,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志愿者群体的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大学生思想活跃、主体意识较强、参与社会的热情较高,利他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更浓。但是,大学生也处于成长成熟的过程之中,认知、心理、价值观念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要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律行为,根本上有赖于发挥志愿文化的内驱力作用。也就是说,一旦大学生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志愿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就能合理地解释自己为什么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就越能加深对志愿者组织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自己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把志愿服务作为自己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生存状态。

(二)实现大学生德育的社会功能

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育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的公民。志愿服务则是现代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有序参与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帮助他们形成对人类及社会的积极认识、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进行积极思考,成长为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的人。

大学生对志愿文化的体认,建立在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基础上,他们注重社会道义,强调社会责任,更多地考虑社会分配的公正性,其志愿行为也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志愿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其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和集体福祉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博爱、给予、利他、济世是志愿文化的道德情怀。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在加入到志愿者组织中时,除了明确内心的道德支持力量外,还必须清晰地认识志愿服务的公共准则和组织方式,尤其是认识到志愿者对于社会、国家与人类的责任所在,认识到如何处理好志愿者组织与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关系,个人理想、组织使命与争取资源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大众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个人的道德立场与公平公正地对待服务对象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特殊的服务对象与一般公众的关系。志愿服务在满足大学生参与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同时,也引导他们进行现实的价值选择,在尊重个人道德的差异性、条件性的前提下,以增进普遍幸福和改善社会状态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终极追求。

(三)推动大学生德育的现实目标

德育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为目的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是最为贴近“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德育只有建立在尊重教育对象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切实贴近教育对象的实际需求,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深层情感和心理诉求,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帮助教育对象解决实际困难和内心困惑,并施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在大学生眼里,志愿服务的经历是一个让参与者不断获得人生感悟的极有价值的实践。他们在无偿付出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了被他人需要、被社会认可的非物质回报,实现了心灵充实、精神升华、潜能发挥和自我价值等方面的精神追求。同时,他们在对社会上各种弱势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助活动中,缓解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完善了个人的道德品格。志愿服务也使大学生走出了校园,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协调与合作能力、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等,加快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正因为如此,志愿服务才能极大地拓展高校德育的育人空间,将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价值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内容,全方位地渗透到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之中,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优化大学生德育的环境机制

志愿服务活动的产生并不偶然,它既需要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也要有一定的现实条件,它本身也构成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使高校德育回归社会生活,对大学生这一即将步入社会并时刻与社会有着密切接触的特殊群体产生深刻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成才意识培养、理想目标确立、感恩情怀建构等方面,很多内容都是高校德育至关重要却又缺乏实效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志愿文化对社会文化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也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德育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文化的熏陶性、思想的感染性、教育的引导性、价值的取向性共同构成了志愿者行为和志愿者组织与社会文化的有效对接,宽松、自由、和谐的志愿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传统德育的弱势和被动局面。

伴随志愿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多样,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对象迅速延伸,活动层次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初期生长点,走向关注人的总体生存状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志愿服务自身需要借助文化的方式和思维构建志愿文化体系及其长效机制。高校德育工作的社会责任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而服务。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德育既要立足于社会的需求,同时又要关注个体的实际,而二者都只有通过社会化的途径才可能取得实效。志愿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其社会化进程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势必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将以文化的独特方式影响甚至昭示着德育工作的未来走向。

【余蓝,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100083】

责任编辑/赵 煦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德育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