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美

2009-09-19 09:15王风英
文学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萝卜注意力教学效果

听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次美的享受。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布局上,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在教学组织上,有动有静,有板有眼;在教学气氛上,有张有弛,有快有慢。整个课堂有着诗一般整齐而和谐的韵律,有着音乐一般强烈而鲜明的节奏。而要达到这样成功的效果,就必须把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统摄起来形成和谐的共振,达到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不断变化,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为营造课堂教学的和谐美,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阶段,新课开始,学生集中注意力。

上课开始前一两分钟,学生还沉浸在课间兴奋状态中,此时不应进入实质性教学,而应进行注意力的诱发,方法内容上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脑体操,魏书生在公开课上常把气功科学引入课堂,一上课就引导学生练一两分钟。另一类方法是使课堂内容富有趣味性,这是最为普遍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从引起注意角度,可分为以下几种:

直观法。即利用直观的教具实验等,使学生产生具体感觉。例如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时,开始可做一个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的反应试验。具体操作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牵牛花的颜色,然后放入稀盐酸中,拿出,让学生再观察牵牛花的颜色,学生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进入“愤”“悱”状态。告诉学生奥妙在课文中,并要求学生带问题读课文。

创情境。老师可运用文学精品或文学笔法为学生创造一种优美具有感召力的情境,在导语中可融合新旧知识,塑造呼之欲出的形象,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秋水》是一篇短小而有特色的文言文,导课时可创设一下有关海河的壮阔背景:江河湖海,以其波澜壮阔使人心潮澎湃,令人游目骋怀。唐代大诗人李白站在黄河岸边,抒发“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感叹,当代伟人毛泽东伫立渤海之滨,写下了“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诗篇。古往今来,再把历史上推两千三百年,战国时代一位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哲人,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庄子借河神与海神的对话,生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秋水》。这样,学生的心就为壮阔意境所陶醉,愉悦地进入学习状态。

设疑。如讲《隆中对》一课时,教师在板书“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上联讲的是诸葛亮上前后出师表,以酬刘备三顾之思。下联的“一对”是什么?“一对”的“对”,即指《隆中对》,这样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来读这传“千秋”的“一对”了。

设奇。即以新奇的刺激物诱发学生的注意。例如:讲《统筹方法》一课时,课前可以表演这样一出哑剧:职工甲下班回家做饭,他先淘米煮上饭,再洗切萝卜。饭熟了,萝卜下锅,再洗摆碗筷。萝卜熟了,吃饭,共花了40分钟。职工乙下班做同样的事,他先洗切萝卜,再淘米煮饭,坐等米饭煮熟了,又洗摆碗筷。再炒萝卜。等萝卜熟了,吃饭,共花了80分钟。学生一听到演戏都感到新奇而高兴。看完了表演,课文所陈述的统筹方法的原理也就懂得了。

第二阶段,注意力的稳定期。

有研究表明这一阶段可持续5—7分钟,最优秀的学生也超不过15分钟,可以说这一阶段是课堂教学的“黄金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稳定,大脑供氧足,所以“黄金时段”理由的好坏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传统的五大块教学——作者简介、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中心思想中的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正好处于这一阶段,两项并非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重点尽量在“黄金时段”完成。在把握课堂节奏的前提下,教师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激情,适时制造课堂高潮。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一篇表现爱国主题的小说。课前学生反复诵读后,被其中情节打动了,把握着学生一触即发的感情。教师在融点滴背景简介中对文章主旨予以点拨,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上的沉痛表现感动了小弗朗士,感动了郝叟、镇长、邮递员,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不是“放学了”而是“散学了”,是宣告分别了。此时此刻空气在凝结,呼吸在窒息,只有人们那颗爱国心在共鸣。学生在悲壮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以及学习写作特点的领悟,中心思想的理解。

第三阶段,注意力的分散期。

经过5—7分钟的稳定期以后,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该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例如由讲述转入练习或趣味问答上,可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甚至几句笑话,这种教法使学生在笑声中得到休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再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发现课文中值得注意的内容,于是无意注意又转化为有意注意。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你让儿童稍微活动一会儿,他就能用10分钟的注意力报答你。而如果你善于用10分钟注意的事件,取得的效果,则比一星期的半睡眠的效果大得多。”

第四阶段,注意力反弹期。

由于临近下课,在将近下课的四.五分钟内,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前一阶段更加集中,教学结束之前,应充分利用这四.五分钟的时间,要么总结归纳,要么复习巩固,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在讲《祝福》结束时,别出心裁地设计这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考题:“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问题使学生对全文重点内容,以及人物形象分析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使学生在回顾所学内容的过程中,明确了祥林嫂悲剧命运发展的过程:立春之日,她死了丈夫;孟春之日,她被迫改嫁;暮春之日,她死了孩子;迎春之日,她一命归天。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清了小说的结构层次,把握了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了小说的主题,也受到了审美教育。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四个阶段的特点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出发,优时优用,从而设计出合理完善的语文教学方案,把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统摄起来,形成和谐的共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听一堂语文课真正成为一次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钱加清:《语文教学艺术论》,黄河出版社,1996年8月.

[2]毕升等著:《寻求教学中的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于源.《语文教学过程论》,济南出版社,1997.

王风英,山东德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萝卜注意力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让注意力“飞”回来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萝卜蹲
买萝卜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阅读理解两则
种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