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2009-09-18 09:50王利芝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10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

王利芝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龋齿状况及对龋齿病的认识和卫生行为情况,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娄底市区公私立幼儿园3~6岁儿童进行“口腔知识问卷和龋齿病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娄底市区3~6岁儿童龋齿率平均患病率为34.5%,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达到降低龋齿患病率的目的。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龋齿;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06-02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齿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行为习惯等相关。为了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随机抽查2678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2678名儿童,年龄3~6岁,公立幼儿园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儿园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农村儿童为1185人,城市儿童为1493人。

1.2龋齿的诊断

由口腔医生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齿的好发部位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后作出诊断。以可探到龋洞为诊断龋齿的指标,不分度,只统计乳牙龋齿数。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X2检验。

2结果

2.1公私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龋齿患病率为31%,私立幼儿园为38%,公私立幼儿园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 P<0.05,见表1。

2.2各年龄组龋齿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患儿乳牙龋齿发生较为普遍。发生时间早,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1,见表2。

2.3农村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不系统,常规卫生知识都比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会刷牙,但晚上养成刷牙习惯的没有早晨多,对饭后漱口习惯与定期检查牙齿的知晓程度不高,农村父母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3。

3讨论

3.1公、私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存在差异

公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儿园,见表1,私立幼儿园保健管理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为节省开支,不雇用保健医生,龋齿防治知识了解少,卫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从而导致这些现象滋生。

3.2龋齿病发生的年龄特征

龋齿病不仅使牙齿缺损,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甚至造成牙颌器官的后天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见表2。因此。提示人们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3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关系

调查发现,儿童龋齿、特别是乳牙的患病情况比较严重,且填充率较低,一方面与家长对儿童牙齿特别是乳牙龋齿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口腔保健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淡薄,保健知识欠缺有一定关系。

4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防治结合,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特别是睡前刷牙,禁吃甜食,杜绝含食睡觉,尽量采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家庭对儿童生活习惯的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应与医务人员配合纠正儿童不良生活习惯。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家长,对健康教育方式有不同的需求,所以儿童保健医务人员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开展社区集体活动,加强家长与儿童间的沟通,定期上门服务,设置电脑健教网络,定期开展专家座谈,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健康教育服务,使他们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取正确的健康知识信息,在家庭这个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得到家长的督促指导,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最终降低儿童龋齿的患病率。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