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构建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互补机制路径分析

2009-09-18 03:02王淑荣
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14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

王淑荣

摘要: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因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使大学生的创业计划有了一个可以依托的栽体,成功的创业教育则可以有效带动大学科技园内创业型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固之间没有构建相应的互补机制,二者的联动效应难以形成。通过对辽宁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目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促进二者五补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创业教育;大学科技团;互补机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4-0080-02

1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圆的关系

美国是最早进行创业教育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后,创业教育更是成为热点。美国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的机构有500多所,以意识转变和实际技能学习为出发点,许多创业公司的办公室都是接受创业培育的地方,从而形成贯穿大学课堂、高校科技企业、专业科技孵化器、专利机构、工商管理部门、风险投资公司等环节为一体的高科技创业教育体系。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了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实施主体,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构建教育与企业应用有效整合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可以弥补大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操作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概率,有效地带动大学科技园内创业型就业的发展,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就业压力,而大学科技园又为创业教育提供了最直接、最方便的实习基地,摆脱了以往创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为学生在创业之前展开“热身”,有效地归避了朱来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对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机率有着积极的作用。

2辽宁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互补机制的现状分析

2.1优势

(1)丰富的高校资源。

辽宁省高校云集,学科齐全,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开设创业教育与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双重优势。辽宁全省共有高校70余所,其中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四所高校入围国家“211工程”,辽宁高校整体上已经形成了理工、经济、管理、法律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以理工类学科见长,而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等高校在财经管理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辽宁各高校拥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成为辽宁省基础研究的主力军,2001—2005年间。辽宁省高校承担了全省50%以上的“863”和“973”项目以及50%以上的省科研计划项目。其中国家“863”计划207项,承担或参与“973”计划7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2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018项,5年间获得科技经费75亿元。这些科研资源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证。

(2)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早在1989年,东北大学率先创建了大学科技园,拉开了我国大学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建设科技园的序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针对老工业基地建设需要,辽宁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主要围绕装备制造和重要原材料工业两大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现已形成了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和抚顺地区的大学科技园。这些科技园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区域经济特色和高校的区域分布、科技资源优势和互补性等因素。对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3)政策支持。

辽宁省政府州大学创业教育与科技园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2005年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切实将大学科技园建设和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3年和2004年两年,先后出台20条促进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毕业生实行工商、税务费税减免和财政补助政策,同时规定大学毕业生享受下岗失业人员所享受的所有优惠政策。2008年6月,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在全省启动“大学生创业引导计划”,要求全省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有条件的高校要设置创业理论、实务指导选修课,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开展创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等工作,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和创业园,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

2.2劣势

(1)创业教育尚未步入正轨。

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高校率先进行创业教育的试点工作,辽宁虽然有70余所高校,但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率先开展创业教育的院校在教学计划的实施方面还有诸多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业教育的开展、改革与完善的进程缓慢,创业教育对创业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

(2)资源共享度低、互动性差。

调查显示,三大因索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一是课程设计脱离实际,二是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三是缺少合格的师资力量。这三大因素正暴露了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的资源共享度低、无法形成联动效应的现状。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应根据实际应用状况进行滚动更新,体现动态性的特点。固定的实习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平台;拥有实践经验和创业背景的师资力量则是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保障。由于在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之间没有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和互补机制,二者的联动效应得不到体现,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近年来,辽宁虽然制定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创业教育仍没有在高校得以普遍开展,主动创业和享受政策的学生也很少。从2003年到2007年上半年,辽宁全省有1400余名大学毕业生办理自主创业证,仅占同期毕业生总数的0.3%,且其中约半数还没有实质性的经营。

3辽宁构建科技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互补机制的路径分析

(1)以实际需求为导向进行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辽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高校,在课程的设计基本上以工商管理课程为蓝本,在课时和内容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主要的缺点是理论性强、实践应用性不足。辽宁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应在参考国内外成功院校的经验基础上,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发展环境和条件,高校的区域分布、学校类别、科技资源优势和互补性等因素,在对高校科技资源整合和科技产业发展方向进行准确定位和选择,实现创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

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要改变学院派机制,建立创新人才聘用与管理机制和商业领域参与的社会化机制,探索企业和学校相融合的创业导师制度。创业教育师资是大学科

技园的“外脑”,他们在财务、人力资源管理、融资方面具有专业的知识。可以担当大学科技园企业的智囊团。针对创业教育师资以学院派为主的弊端,引进一批具有创业经验、或者正在创业的企业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开展创业讲座、学术研讨和实践指导,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教育指导学生。影响大学创业的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实习基地,而大学科技园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由于大学科技园内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在工资和福利方面的成本支出能力十分有限,安排大学生定期到科技园内的企业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弛降低创业企业的人力成本支出,实现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在设施资源方面的有效共享与互动。

(3)构建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的互动平台。

大学科技园和创业教育部门之间的互动平台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缩短科技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周期具有重要作用。辽宁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表现为项目启动率低和成活率低的特点,其中缺少资金支持、管理咨询服务等必要支持系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如果在大学科技园和创业教育之间搭建起这样的平台,通过科技园的功能,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台与清华大学联合发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将该项竞赛从一个大学推向全国,催生了一批大学生创办的公司。该项赛事很好地实现了大学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目前,辽宁很多高校定期举办创业大赛,但比赛仅仅停留在评奖层面,项目启动实施的比率很低,建议在大学生和大学科技园之间搭建一个平台,使大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创业计划,通过获得融资获得了企业经营的必要资金,迅速把创业项目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4)构建必要的保障体系。

加强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的互补性离不开必要的保障体系。政府、社会和高校应发挥各自的职能,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在项目审批、融资、税收方面给予大学科技园内的创业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对为创业教育提供实习基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奖励,在社会舆论层面上,通过媒体宣传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高校则应为大学生开辟创业的“绿色通道”,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允许大学生大学期间创业期间休学,建立灵活和弹性的教育模式。

4总结

建立创业教育与大学科技园的互补机制是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是完善大学教育功能的客观要求,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业型就业的必然选择,辽宁拥有较好的教育资源和大学科技园基础,但创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二者的互动机制还不完善,无法形成资源的共享与联动效应。高校应该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导向,通过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构建互动平台和保障体系来建立合理可行的互补机制。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农科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