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静林
一、高速增长得不偿失:“两型社会”建设的由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让世界瞩目。然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现阶段,日益突出的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得不偿失。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实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它不仅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关系到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2008年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漳城市群为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质好型”即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
笔者认为,要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必须追根究底,从原因中寻找出路。研究表明,造成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阶段性、转移性因素,也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有关”。第一,阶段性因素。国际经验表明,中国当前所处的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正是资源消耗增长的爬坡阶段。第二,转移性因素。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一些高消耗、资源性、污染大的产业转移到国内。自然会加大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与环境压力。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第三,增长方式因素。资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突出地表明中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是不容忽视关键问题。
现阶段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思路必须定位于以上三方面,从我国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和国际国内环境出发,逐步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历史与现实的高度,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题中之义。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获批,拉开了全国范围内两型社会建设的序幕。
二、反梯度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思路
面对资源环境的突出问题,“两型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社会模式应运而生。然而,在现阶段的中国,这样一种新的经济社会模式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却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大胆探索和改革试验。笔者认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站在历史现实的高度明确建设思路和方向。
长期以来,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是实际指导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实现经济赶超发展的理论基石。在我国,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经济增长模式体现为以资源禀赋和廉价劳动力优势为基础的规模经济。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改革初期的特殊历史阶段实现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现阶段却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需要了。第一,比较优势理论指导下的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着严重缺陷。首先,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牺牲我国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其次,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规模经济在世界经济结构中处于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第二,随着世界经济趋势的改变,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有较大的局限性。
比较优势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局限性表明:第一,解决资源环境的突出问题,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真正实现寻求新的理论支撑。第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要真正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必须摒弃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大胆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转向。
笔者认为,现阶段的中国要迅速转入“两型社会”的发展轨道并非易事。因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空间组织上表现出“核心与边缘”或“中心与外围”的二元结构关系。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经济技术,由高到低形成了一定的水平梯度。核心区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按梯次向边缘区转移,带动边缘区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即经济技术梯度推移所产生的扩展效应。无疑,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经济技术从核心区向边缘区的梯度推移会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展中国家按梯度推移模式发展存在着严重缺陷,尤其对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国来说,梯度推移发展模式的缺陷不容忽视。第一,核心区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个要素集聚过程,即核心区会利用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优势,不断吸附边缘区的各种优势资源,以满足核心区的发展需求。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以大量资源消耗和输出为代价的贸易,必将阻碍“两型社会”的建设和实现。第二,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的空间进程实质上形成了一种发展层面的时间差,即按这种模式发展,中国永远不可能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从“两型社会”建设来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发达国家的产业、产品走向集约化、绿色化、现代化,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向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而现阶段的中国,如果继续按照梯度推移的模式发展,由于时间差的存在,就会始终处于滞后局面,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粗放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经历相当漫长的时期,而“两型社会”的真正实现也就变得遥遥无期了。
建设“两型社会”不能再走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的老路,必须另辟蹊径。笔者认为,21世纪的中国要真正实现“两型社会”,必须实施工业化反梯度推移的新型发展战略。反梯度推移论认为,尽管地区间存在经济技术水平的梯度,但这种现有的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是先进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顺序,是梯度推移还是反梯度推移,只能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来决定。如果低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好的外在经济效应,且又有市场的需要,并具备必要的条件,就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开发,实施超越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可向高一级梯度的地区进行反向推移。
反梯度推移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点:第一,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产业革命,即非连续性的产业转换,这主要表现在工业化成长阶段的秩序上,超越某些传统阶段,大规模开发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甚至优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向现代工业化阶段的跨越。优先开发高新技术产业而非传统产业,必然会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程度,成为推动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动力。第二,反梯度推移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即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梯次,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传统农业和工业的改造以及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趋于优化,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能够减轻不合理结构对环境所造成的巨大压力。第三,反梯度推移所带来的高新技术
产业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都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这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反梯度推移的实质是产业革命,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反梯度推移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重大变革。它应当成为新时期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思路和理论导引。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
从我国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和反梯度推移发展的理论取向中,我们不难发现,增长方式粗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瓶颈。所以,毋庸置疑,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与核心所在。
不容忽视的是,“两型社会”指向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治污”,而必须是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全方位转变。因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涉及产业发展、消费方式、文化生活、日常行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并不仅仅限于产业发展上的“节能减排治污”,而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旨在开拓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方式、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因此,“两型社会”导向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转变发展观念,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的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第二,采用反梯度推移发展的新思维,变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增长方式。“两型社会”建设指向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治污”,而是要以全新的思路,利用后发优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以全新的方式和更短的时间实现新型工业化。争取在某些行业、某些项目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老路。第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加强第一产业发展的基础,加快第二产业的改造和提高,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在总体上推动产业纵向深化发展与升级,形成以高度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为主,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产业结构。第四,加快体制改革,不断突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以资源节约体制创新和环境保护体制创新为核心、配套体制全面发展的体制创新体系,确保“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资源环境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其实质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两型社会”建设作为矛盾的解决策略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真正实现并非易事,它需要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从思路到方式、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新转变。“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始终以反梯度推移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不断向前推进;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切实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