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摘要]设计是从人类生活的开始而不是工业革命之后才产生的。就我国而言原始时代的石器,古代的玉器、青铜器、漆器、陶瓷,这些都是设计,设计伴随着我们的历史在发展,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有设计,各种各样的设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艺术设计生活
中图分类号:J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610118-01
纵观近代工业社会的设计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时期,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时期各具特点的设计方式,其中无不体现着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联性。对于设计,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发明,二是革新或称之为改良。首先“发明”是从无到有,根据人们的真正需要,创造一种或几种真正的功能。而革新是注重产品的艺术性,也就是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就工业设计来说,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研究人与机器、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设计使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色彩及环境条件等更合理地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物质及精神的需求。这是工业设计的定义,从定义里就可以看出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需求,但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又将产品超脱于了原先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同我们的“非物资主义”设计观。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设计来源于生活、超脱于生活。
设计来源于生活、超脱于生活主要体现在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和形式性、实用性和艺术性、技术性和文化性。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技术性是根据生活的基本需求而做出的初级设计,设计从初级上升为高级的时候就是产品的形式性、艺术性、文化性。这两个看上去对立的方面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也就是所谓的对立统一的。
一、设计的功能性与形式性
在我们周围,除了自然物如山林、植被、飞禽、走兽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人工的制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工制品?因为自然物不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这就说明了发明创造这些人工制品是源于生活所需。设计出来的产品是怎样满足人的需要的呢,那就是通过功能。也就是说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就是人所提出的基本生活需求。从远古时代为了满足捕猎的需求把石头磨锋利了,为了使这工具结实使用了金属,为了美观就刻上了花纹染上了色彩,到现在为了各种不同的风格而设计出了具有相同功能但不同外形的产品。这就上升为了设计的形式性,也就是说设计超脱了人的生活需求。我所说的形式性不是通常所讲的形式主义,而是在功能满足的基础上所做的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的设计。原始社会的设计主要是功能性的,当阶级分化之后,统治阶级开始追求设计的形式性。我们现在生活中的设计无不是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形式性设计。
1853年设计的考尔特(Colt)左轮手枪是功能设计的典范。这把设计于1853的手枪完全满足于人们的功能需要,如果单纯的从生活的角度来看,它也完全满足现在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手枪为什么不再是这种设计了,在保留它的功能的基础上更改了它的外形结构,这也是应了人机学的要求。由此说明了设计的功能性来源于生活,而它的形式性又超脱了生活。
但反过来讲,能不能一味的追求形式而放弃功能呢?不能!比如一把椅子,如果不符合使用的目的,坐着不舒适,即使外表装饰的再华丽,看起来也是不好的。这样就成了极端的形式主义了。中国传统艺人有一句行话,叫“艺中有技,艺不同技”。这句话说的很精辟,指出了形式与功能的联系。从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形式性是建立在功能性的基础上的,是功能满足之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同时设计的功能要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也需要形式来突出功能。所以在设计中,功能性和形式性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形式服从于功能并提示功能。
二、设计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其实实用性可以认为是功能性中的一种,但在这里我把它提出来是为了说明设计的艺术性,不过这也正说明了设计的各方面是联系的。工业设计的目标就是为了某一种“用”,即某一特定的功能。但工业设计的“用”并不只是物本身的可用性而已,它还必须是人体的某一特定的功能的延伸。只有真正地延伸为人类自身功能一样,才是产品的实用价值。离开了实用性,设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上面已经阐述了功能性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这里就不赘述实用性了,同样的道理实用性也是来源于生活的。从实用性上来说,设计确实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方便,汽车缩短了空间的距离,而有了豆浆机我们就可以在家里喝到新鲜豆浆。除此之外,设计还产生了很多艺术性,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享受,设计本身也赋予产品艺术性了。罗技公司设计的全新时尚炫彩迷你星貂鼠标。这是罗技公司设计的全新时尚玄彩迷你星豹鼠标,由于它的时尚它在满足实用性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性,艺术性使得它在同类中更加突出。在传统设计中,艺术是虚构的形态,虽然总是以某种方式和日常现实联系在一起,但从根本上说,存在着逻辑上和观念上的界限。但是现代的设计意识到了艺术的重要性,将艺术与实用性完美的结合在产品中。当然,艺术性不是像实用性那样开始就有了的,是在不断的发展和使用中创造出来的,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所以说,设计的实用性来源于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设计的艺术性则是超脱于实用性的,但是两者又是相互依存共同发挥作用的,缺一不可。
三、设计的技术性与文化性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了一场以技术作为巨大杠杆来改变生产面貌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使工业设计成为历史的必然,正是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设计才得以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在现代,技术是指人类用以改变自然和环境的手段或技能。运用到设计上之后,技术就是指生产出所设计的产品,并且完整的表现产品的功能、形式等方面所是用到的科学技能。从设计伊始技术就诞生了,原始人磨削石器就是一种设计活动中的技术,有了这个技术才能磨出工具来,才能完成设计。技术是人类设计活动的智慧结晶,它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这里,技术是与功能联系在一起的,是以有用性为前提的。所以说设计的技术性来源于生活。
技术始终与前进着的社会生活、生活条件、科学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制度、时代风貌等当代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所以,技术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条件。而这些历史条件正是文化的内涵。所以说一个产品它包含技术的同时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产品就成了物化的文化。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国家的考古,古董是用当时社会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但是后人从它的身上了解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古董就具有了价值,它的价值来源于它所包含的文化。这时候设计的文化性就成了技术性的一种飞跃。但文化性又是通过技术来表现的,技术性是以文化为条件的。工业设计是工业文明的灵魂,是科技与艺术的统一,也是科技与文化的统一。所以二者是一体的。
四、结论
美国硅谷两个青年电脑“发烧友”基于“让每个消费者桌上都有一台电脑”的理想,领导了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的PC电脑潮流;海湾战争后赋闲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为了“让普通人在移动中通讯”,轻松地将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引发了“大哥大”的流行;“令妇孺都能操作摄像机”的目标,使索尼创造了“掌中宝”;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设计时来源于生活的,通过此阐述也可以得出设计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超脱的。这对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的未来提供了良好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