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 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数千年的战车制造历史,源远流长。但是近代以来,因为封建社会后期的桎梏,中国的发展逐渐与世界脱节,正如许多伟大的古代发明一样,战车虽源于中国,而在近代却落后了。
20年代末期,国民党政府为了充实军力,先后组建了几支装甲部队,从国外引进T-26B轻型坦克等装甲战车给了古老的中国军队最早的机械化战争气息。纵观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十几年,国民党当局不是不重视坦克等现代大型装备的重要性,也屡次尝试建立自己的战车修理工业,但是都因各种原因屡试屡败。40年代后期,国民党政府最大的战车工业计划是利用中英贷款,从英国进口成套坦克制造设备,辅以美国订购设备,计划将上海龙华兵工厂系统改造为坦克制造厂。然而随着国军败局已定,该厂遂停建转运台湾,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陆军机械化之梦至此宣告终结,中国坦克工业的创始与振兴注定将由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完成。
艰苦创业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国防建设,特别是面对抗美援朝形势的紧迫需求,在重工业部和装甲兵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开始筹划组建新中国自己的坦克修理工厂。1950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接收北京长辛店铁路南厂制配厂,同年10月26日,该厂正式命名为装甲兵第一中心工厂,新中国第一个坦克修理厂由此诞生。第二年3月,第一中心厂从维修日系坦克改为维修苏系坦克,同年11月,改名为汽车工业筹备组第11厂。
1950年底,装甲兵建议东北人民政府于长春地区组建坦克修理厂。12月初,吉林省第一机械厂和吉林省暖气材料制造厂合并,定名为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第19厂。1951年5月,装甲兵聘请的以苏洛柯夫为首的11名苏联专家到厂,当年10月即完成第一辆T-34坦克小修。1952年经过调研,该厂转变方向,以修理坦克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主,开始进行改建。
1950年底,装甲兵建议东北人民政府于长春地区组建坦克修理厂。12月初,吉林省第一机械厂和吉林省暖气材料制造厂合并,划归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定名为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第19厂,成为日式和苏式坦克修理厂。1951年5月,装甲兵聘请的以苏洛柯夫为首的11名苏联专家到厂。1952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该厂转变方向,以修理坦克发动机和变速箱为主,开始进行改建。
三个坦克修理厂的建立,是新中国坦克工业诞生后发出的第一声啼鸣。为了能尽快掌握苏式坦克修理技术,当时采用了聘请苏联专家指导,引进苏联产品图纸、大修工艺和购置苏联坦克维修设备的办法。工作中,三厂都遇到过进口备件消耗殆尽,国外订货却迟迟不到,严重影响了修理工作正常进行的情况。现实的打击让新中国坦克工业第一次从骨子里认识到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从那以后,三厂在进行换件修理同时,重点加强了零部件试制工作,终于实现了全部零件自给。
1951年10月10日,重工业部代部长何长工和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联名上书,要求统一三厂领导关系。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专管国防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9月1日,二机部成立主管坦克工业的第六局。二机部六局成立,首次确立了部、局、厂三级管理体制,标志着坦克工业管理体系的正式确立。
六局成立后,于1952年9月完成三厂接收工作,将11厂改名为36618厂、19厂改为56636厂、674厂改为56674厂。1953年1月,三厂厂名最终确定为618厂、636厂和674厂。同年7月,六局接收军委总后勤部所属陕西第一汽车制配厂,作为专门的坦克配件制造厂,代号615厂。至此,六局四厂共有7360名员工,960多台设备,局内协作配套关系已经初步形成。
1953年,一五计划开始,三个主要的坦克大修厂的全面改扩建工程也全面展开。到1956年,T-34坦克及发动机大修成本较1953年平均降低40%,主要零部件均已实现国产化。随着1965年9月5日16时,第一台国产B2-34发动机下线,新中国不能制造坦克发动机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这标志着中国坦克工业已经开始形成从修到造的巨大跨越,预示着整车仿制的时代即将到来,第一辆国产坦克已经呼之欲出了。
从修到造的飞跃
为加强国防建设,国家将坦克工业发展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当中。从1953年开始,在对现有老坦克修理厂进行改扩建的同时,也着手筹建新的坦克和坦克发动机制造厂,并逐步建立坦克科研机构,兴办各类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组建技术队伍,最终向形成完整的坦克工业体系,设计制造国产先进坦克装甲车辆的方向发展。
1952年12月,六局提出了兴建坦克和坦克发动机制造厂的规划方案。经过谈判,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政府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在这个一揽子援助协定中,就包括援建中国一个大型坦克制造厂和一个坦克发动机制造厂。它们从选址、设计到提供产品图纸、技术条件和设备,都将由苏联派遣专家指导,从开工运转,一直到新产品制造出厂,苏联将给予全方位援助。1953年2月,二机部批准成立新厂筹备组,开始了紧张的选址工作。经过大量反复调研,最后选定内蒙古包头和湖北汉口建厂。从5月起,二机部基建局开始对建厂地区的地质、地震、水文、气候、矿藏、能源、工业等各种相关情况进行系统性测绘整理,形成72万字的完整资料文件发往苏联。
1953年6月8日,二机部正式颁布两个新厂的代号:中型坦克制造厂为617厂,中型坦克发动机制造厂为616厂。当年年底,以鲍·伊·思科别列夫为首的苏联专家工作组来华,在和筹备组人员共同研究审议设计计划书和所有资料,并实地考察后,充分肯定了中方对617厂厂址选择,同时也指出:从战略安全高度考虑,大型主战装备制造厂厂址间隔应在120千米以上为宜,因此建议616厂另行选址。二机部认同了苏联专家的建议,最后决定在山西大同建厂。
按照中苏两国协议规定,两厂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厂区的厂房、主要库房、工业管线的施工详图,都由苏联国家设计院设计;厂区其它建筑设计由二机部一院完成;厂前区各建筑由沈阳工业建筑设计院设计;其它厂外工程设计,由工厂自行承担。1954年7月,苏联交付了两厂初步设计。实事求是的说,50年代苏联对中国坦克工业的援助是真诚的。按照最初协议,援建厂将生产T-34中型坦克,不久就改为比较先进的T-54中型坦克,但提供产品图纸时,又更改为更先进的T-54A中型坦克。T-54A几乎是当时苏联陆
军最先进的主战装备,在鄂木斯克的伏罗希洛夫坦克厂才刚刚投入小批量生产,苏联可以说是在第一时间就将自己的看家法宝提供给中国。另外,工厂设计所采用的工艺和设备,基本都达到了苏联同期先进水平,为了向中国提供一些苏联国内缺少的大型、精密设备,苏方甚至设法同一些当时尚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联系转手引进。
1956年4月,两厂厂房相继开工,9月工厂福利区工程基本结束,人员开始陆续入住,在此期间,苏联提供的坦克制造工艺技术文件也陆续到厂。此时生产T-54A坦克任务已经明确,工厂便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文件翻译、复制、修复、描校等技术准备工作。1957年11月,部局传达了中央关于建厂总进度提前的决定,要求工厂在1959年10月1日以前试制出第一批合格产品,向国庆10周年献礼。此后,两厂进一步加快了建设步伐。
在各方面良性因素共同作用下,617厂从1955年4月破土动工,到1959年5月基本建成投产,仅用了四年时间。616厂从1955年8月破土动工兴建,到1958年前基本建成投产,仅用了三年时间。两厂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对于一个十年前还几乎没有任何坦克工业概念的落后国家来说,完全可以用奇迹形容!
和原有的6局4厂相比,两个新厂作为兵器工业重点建设项目,其规模是空前的,617厂职工总数11 000人以上,总建筑面积55万余平米,主要工艺设备5 500多套。616厂职工总数近4 800人,总建筑面积16万余平米,主要工艺设备近3 200套。特别是617厂,不仅厂大人多,设备齐全,而且拥有35吨炼钢平炉、2 000吨水压机、1000吨冲床和16吨模锻锤等国内罕有的重型机械加工设备。而616厂也拥有曲轴加工、箱体加工和完整的有色金属先进冶炼生产线。两个厂建成伊始,就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超大型坦克生产企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坦克工业面貌。
59坦克诞生
两厂建设基本完成之时,对T-54A中型坦克的全面仿制工作也随即展开。首先需要进行的还是发动机试制,这个任务就落到616厂肩上。1958年1月,616厂开始试制B2-54A中型坦克发动机。车间成立了试制委员会,工段成立了试制小组;各级均制订了切实可行的零部件试制进度计划。1月27日,首批零件投入试制。3月中旬,大型钢件加工车间试制成功了发动机的关键零件——曲轴;4月,铸造车间试制成功了喷油泵外体等12种零件毛坯;接着,伞形齿轮、曲轴尾等关键零部件也先后试制成功。5月初,工厂召开了生产积极分子大会,发出“大战五六七月,‘八一出产品”的号召,全厂广大干部、职工热烈响应。5月15日,喷油泵总成提前试制成功。5月下旬,发动机500多项零部件全部投入试制。
616厂在发动机零部件试制过程中,发动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全厂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4 826条,解决了试制中出现的337个关键问题。如加工车间改变了活塞加工方法,合并了生产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油泵芯子改在磨头上磨楞,提高生产效率30倍;工具车间工人创造了样板刻线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20倍,特别是在一些专用机床、关键设备、专用工装等尚未到货的情况下,广大职工不是消极等待,而是积极想法投入试制。6月底,发动机全部零部件试制成功,陆续转到装配车间,7月3日,发动机总装完毕,26日完成250个摩托小时的保险期试验,经分解鉴定,完全符合技术条件要求。至此,国产第一台B2-54A中型坦克发动机试制成功。
另一方面,617厂的整车试制工作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1958年9月,617厂开始试制T-54A中型坦克,当时,工厂除平炉炼钢车间和橡胶车间外,其它主要厂房的土建工程已经基本结束。但许多厂房的管道尚未安装好,不少工程项目还没有收尾。全厂20个主要生产车间,只有半数车间能部分或全部投产,12个辅助车间只有9个投产。主要设备虽安装了1036台,但是可开动的机床只有600多台。此外,工艺装置也不齐全,原材料、协作件缺项较多。全厂职工虽有850多人,但有技术等级的工人还不到四分之一,老工人也比较少,特种钢冶炼和焊接工尤为缺乏,再加上席卷全国的“大炼钢铁运动”几乎与坦克试制同时展开,这就更加重了坦克试制工作中的困难。
为确保坦克试制任务的完成,工厂党委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了“以主产品为中心,全面准备,全面检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在完成14大部件试制任务的基础上,保证生产3台主产品”的生产方针。9月20日,工厂召开了全厂誓师动员大会。会后,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实行分片包干。为使国产坦克能早日试制成功,许多人把行李搬到车间,昼夜进行苦战。木模任务重,木工车间工人苦战40天,保证了模具供应。锻造车间为保证锻件毛坯的供应,没有煤气用焦炭,没有模具手工干。冲压车间为保证进度,自己动手制造简易工艺装置近千套,两个大型机加车间,为了抢进度,没有工艺装置就自己动手制造。橡胶、焊条车间的工人们在没有厂房和专用设备的条件下,就在临时工棚里用手工方法试制产品,保证了全厂生产的需要。10月中旬,总装车间在设备不全,零件供应不上的情况下,采取工序交叉的方法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1月5日装出一辆坦克,装配了工厂自制零部件多达1 558项,外厂协作件450多项,其余均为苏联零部件。当时称之为“中苏友谊车”。这辆坦克后来经过50千米工厂试车和呈交试车,证明质量良好,检验各部门、军方代表和苏联专家均表示满意。
在“中苏友谊车”总装结束不久,两厂便开始了坦克炮塔、车体、变速箱、行星转向机构、主动轮、诱导轮、负重轮、平衡肘、液压缓冲器、油、水散热器、加温锅、炮塔方向机和高射机枪枪架等14大主要部件的试制工作。到12月中旬,14大部件和扭杆机构试制成功,从12月18日开始总装。经过7天昼夜苦战,到12月25日终于装出一辆全面自制的T-54A中型坦克。这是新中国试制成功的第一辆坦克,它的成功是对两厂几年基本建设工作的全面总结,这一天,标志着新中国坦克工业的真正建立。
1958年10月,一机部下达试制首批国产坦克车辆参加国庆10周年大典阅兵任务。为确保任务的完成,616厂立即安排发动机的试制生产,并于1959年6月将发动机陆续发往总装厂。617厂为了保证受阅车辆任务的完成,在全厂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该厂试制的32辆受阅中型坦克终于在1959年8月22日全部提前完成并命名为59式中型坦克。为此,装甲兵和部、局分别向两厂致电热烈祝贺。
195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天安门广场人如潮涌,欢声雷动,党和国家领导人庄严地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着人民解放军的钢铁队伍,当排着严整方阵的国产中型坦克“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时,观礼台上下响起潮水般的欢呼声。人们为首次见到如此精良的国产坦克车辆而赞叹不已。中国坦克工业在短短10年之内,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它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结束了不能制造坦克车辆的历史,中国坦克工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记
59式中型坦克在经过几年试生产和部队使用测试后,于1963年3月18日正式定型,随后开始大批量生产装备部队。几十年来发展出众多改进型号和衍生车型,除中国外还援助并出口装备到世界各地。59坦克定型不久,中苏关系就因两党意识形态纷争急剧恶化,仍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的中国坦克工业先是失去开山老师的辅佐,紧接着又受到十年动乱大潮的猛烈冲击。原本用于替代59坦克的第一种国产自研坦克——69式中型坦克迟至1974年才勉强设计定型。59系列坦克在服役后的很长时间内不得不独自撑起陆军机械化部队的骨干大梁,直到80年代末真正的国产二代坦克88式服役为止……
从1959年用于国庆检阅的首批预生产型开下617厂总装线算起,59式中型坦克诞生至今已度过50个年头。作为除苏联外世界最大的T-54/55系列中型坦克族群,50载春秋过后,仍有数量众多的中国59系列坦克及其变型车在全球15个以上国家服役。手捧今天中国坦克工业的辉煌成就,心中抚慰着几十年来曾有过的种种痛苦、迷茫和不懈求索,回望半个世纪前59坦克诞生时创业阶段的火红年代,怎能不叫人感慨万千?